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建立复方制剂灵虎片中的有效成分虎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色谱柱:KromasilC18(4.6mm×250mm,5μm);以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05nm;流速:1.0ml/min。柱温:室温。结果:虎杖苷在38.98~389.80μg范围内成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23%,RSD为1.67%。结论:本测定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本制剂中有效成分虎杖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2.
RP-HPLC法测定消痹宁喷雾剂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消痹宁喷雾剂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色谱柱:Kromasil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01mol/L庚烷磺酸钠与0.02mol/L磷酸二氢钾等量混合液(用10%磷酸调节pH值2.8)(21∶79);检测波长:260nm;流速:1mL/min。柱温:30℃。结果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回归方程分别为:Y1=16.21 2772.70X1(r=0.9997),Y2=6.84 1848.65X2(r=0.9996);线性范围分别为:0.1736~0.8680μg,0.1092~0.5460μ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83%,100.59%;RSD分别为:1.69%,1.81%。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消痹宁喷雾剂中有效成分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四项肝纤维化标志物:HA、LN、ⅣC、PCⅢ在肝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测定60例正常人和472例各型肝病患者,其中急性肝炎78例,慢性迁延型肝炎(以下简称慢迁肝)126例,慢性活动型肝炎(以下简称慢活肝)113例,肝硬化155例。肝硬化组按child—pugh分级:A级42例,B级66例,C级47例。测定上述四项指标在血清中的含量,并计算这四项指标在诊断肝硬化时的ROC曲线时的线下面积。结果①急性肝炎组与正常人组比较HA有显著性差异(P〈0.01),慢迁肝组、慢活肝组、肝硬化组与正常人组比较这四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对肝硬化组child—pugh分级后比较:HA、ⅣC这二项指标B级与A级、C级与B级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ROC曲线表明HA和PCⅢ在诊断肝硬化优于LN和ⅣC,灵敏度为87.7%、81.9%,特异性为73.7%、74.5%。准确性为77.8%、76.1%。结论HA、LN、ⅣC、PCⅢ血清浓度越商,肝硬化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64.
65.
恶性肿瘤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浆膜腔积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恶性肿瘤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浆膜腔积液进行分析,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与恶性肿瘤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的制片采用推片法,以改良的瑞吉复合染色法鉴定细胞。结果40例恶性肿瘤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浆膜腔积液细胞涂片分类嗜酸性粒细胞相对数为10%-86%,均值为28.2%。查见恶性细胞24例,未查见恶性细胞16例。28例已确认远处转移。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浆膜腔积液中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能提示疾病的恶化和愈后不良;恶性肿瘤患者的浆膜腔积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与血液嗜酸性粒细胞不一定平行。  相似文献   
66.
许晓峰 《中原医刊》2011,(19):59-60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LAVH)与经腹子宫全切术(TAH)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期间患有子宫良性病变在本院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96例,其中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LAVH组)48例,行经腹子宫全切术(TAH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的情况,术后随访1年,比较术后的生活质量及性生活情况。结果LAVH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均低于TAH组(P〈0.05)。LAVH组生活质量及性生活均优于TAH组。结论与经腹子宫全切术相比,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对患者损伤小、恢复快,节约住院时间,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宁县地区胃癌的发病情况和病理特点。方法收集宁县地区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414例胃癌患者胃镜及病理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总结。结果宁县地区胃癌患病率较高;男性患病率和病死率高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3.1:1;年轻病例逐年增多,发病趋于年轻化。农村患者居多,占63.04%。病理分析以低分化腺癌为最高,占52.42%,恶性程度较高;病变部位以胃窦、胃体部高发(占70.05%);胃镜分型以溃疡型和溃疡浸润型为主,占88.64%。早期诊断治疗率较低。结论对宁县地区内胃癌的发病情况及病理特点有了较为详尽、准确、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为宁县地区胃癌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宁县胃癌的防治重点在农村。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结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GERC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症状评分改善情况、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有不良反应发生,但程度均较轻微,停药后均自行缓解。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GERC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提高治疗有效率,且药物安全性可靠。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奈达铂每周同步放化疗与奈达铂﹢氟尿嘧啶诱导化疗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52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 A组)和诱导化疗﹢放疗组( B组)。A组接受奈达铂单药每周一次同步化疗,B组接受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诱导化疗两周期﹢放疗。结果:放疗结束及3个月后近期疗效观察。放疗结束时有效率A组为95.8%,B组为92.8%,完全缓解率A组为79.2%,B组为60.7%。放疗3个月后A组有效率为95.8%,B组为96.4%,完全缓解率A组为83.3%,B组为82.1%。毒性反应:III-IV级口腔黏膜反应A组为12.5%,B组为7.1%;III-IV级白细胞及粒细胞减少A组为16.7%,B组为7.1%。结论:对中晚期鼻咽癌,含奈达铂方案同步放化疗近期疗效优于诱导化疗﹢放疗,病人耐受性较好,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0.
微针针刺治疗肾绞痛9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微针针刺治疗急性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5例急性肾绞痛患者应用0.22&#215;25mm无菌针灸针针刺双侧合谷、内关、足三里、太冲穴,手法为平补平泻,留针20~60min,观察镇痛效果。结果经治疗显效63例,有效20例,无效i2例,总有效率87.4%。结论微针针刺疗法具有止痛迅速,疗效可靠,无毒副作用,且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的特点,可做为治疗肾绞痛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