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阿苯达唑-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质量指标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阿苯达唑-壳聚糖微球(ABZ-CS-MS)的载药量、包封率、表面形态及结果特性,以及微球在不同介质中的体外释放特性。方法:采用乳化-交联固化法,以液体石蜡为油相,Span-80为乳化剂,戊二醛为交联剂,壳聚糖(chitosan,CS)为载体,制备阿苯达唑-壳聚糖微球(ABZ-CS-MS);应用光学显微镜测量ABZ-CS-MS的的粒径大小及其分布;用扫描电镜(SEM)观察ABZ-CS-MS的表面形态;用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spectrometer,FT-IR)、X-线粉末衍射法(X-ray power diffraction,X-RD)和差示扫描热量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检测ABZ-CS-MS的特性;用体外动态透析法测定ABZ-CS-MS在不同介质条件下的释药性能。结果:所制备的ABZ-CS-MS形态圆整,粒径分布较为均匀,平均粒径为(153±7)μm,载药量为(20.92±0.15)%,包封率为(25.37±0.22)%;ABZ-CS-MS分别在不同介质(0.1mol/L HCl液、PBS(pH=3.5)、PBS(pH=7.4)和0.9%氯化钠溶液)中的释放均遵循Weibull方程,其中在PBS(pH=3.5)中释放效果最佳。结论:该法制备的ABZ-CS-MS的质量与性能良好,具有较好的载药量,包封率高,形态圆整,缓释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32.
目的:为建立标准化的医院药学质量管理体系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多种管理方法,寻找现行质量控制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从确定改进内容、设计可行项目,到分步推进实施进行了论述。结果:通过建立标准化的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了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提升了药师职业素养,深化了药学服务内涵,医院药学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结论: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改善了科室管理现状,使医院药学质量管理更趋于规范、合理,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3.
经股动脉途径Wistar大鼠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及造影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经股动脉途径Wistar大鼠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及造影技术,为大鼠泡状棘球蚴病肝动脉灌注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方法。 方法 采用雄性Wistar大鼠30只,分别切开腹部及右侧腹股沟区,在直视下行经股动脉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及造影术。 结果 30只Wistar大鼠,26只插管成功,24只造影成功。插管和造影的成功率分别为86.67%(26/30)和80.00%(24/30)。造影图像较为满意,可见动脉期早期肝动脉增宽、纡曲,可见"抱球征",毛细血管期可见病灶呈环形染色,中央染色变淡。 结论 经股动脉途径Wistar大鼠肝动脉插管及造影技术简便易行,成功率较高,可提高大鼠泡状棘球蚴病肝动脉灌注治疗研究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成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三色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的特点.方法 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 对126例成年AML患者进行三色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分析.结果 髓系抗原CD13、CD33和CD117在AML各亚型中均有很高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4%、70.2%和90.4%;CD34及HLA-DR表达偏低,分别为63.5%和61.7%.约34.2%AML患者伴有淋系抗原表达,AML淋系抗原CD7和CD19表达率分别为23.6%和2.3%.结论 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对AML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成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三色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的特点.方法 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 对126例成年AML患者进行三色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分析.结果 髓系抗原CD13、CD33和CD117在AML各亚型中均有很高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4%、70.2%和90.4%;CD34及HLA-DR表达偏低,分别为63.5%和61.7%.约34.2%AML患者伴有淋系抗原表达,AML淋系抗原CD7和CD19表达率分别为23.6%和2.3%.结论 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对AML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6.
T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内功能最重要的一大细胞群,在正常机体内各T淋巴细胞亚群相互作用,维持着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乙肝病毒是一种非杀伤细胞性病毒.机体的细胞免疫反应乃是造成乙型肝炎肝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T细胞免疫功能之强弱与慢性乙肝临床过程之轻重有密切关系.本文通过对38例慢性乙肝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与中医辨证关系的观察.以期寻找出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胃癌全胃根治性切除术后辅助化疗期问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免疫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行全胃根治性切除加空肠造口术后给予辅助静脉化疗的86例胃癌患者按住院号尾号单双数分成肠内营养支持组(EN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EN组延期留置空肠造口管至6个化疗疗程结束,每个疗程经空肠造口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7d。对照组于化疗前拔除空肠造口管,每个化疗疗程自由饮食,不予营养支持。检测两组第1次化疗前1d和第6次化疗结束后1d的营养及免疫指标。结果EN组3例因导管堵塞或导管脱落、对照组2例因化疗副反应或经济原因未能完成研究,81例进入统计分析。第6次化疗结束后两组体重均有所下降,EN组体重下降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6.9%±0.95%比11.2%±1.32%,P=0.0000)。与第1次化疗前比较,第6次化疗结束后两组预后营养指数(PNI)均下降,但EN组化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34),对照组化疗后PNI显著低于化疗前(P=0.0000),且EN组化疗后PN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40)。第6次化疗结束后,EN组IgG、自然杀伤细胞、CD4^+和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83、P=0.0143、P=0.0000、P:0.0000)。结论术后辅助化疗期间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全胃根治性切除胃癌患者的营养及免疫状况。由于病例数少,两组入量控制存在不可控制因素,需要更严格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8.
慢性乙肝免疫状态与中医辨证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刘剑  许晓东 《浙江中医杂志》1998,33(10):444-444
T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内功能最重要的一大细胞群,在正常机体内各T淋巴细胞亚群相互作用,维持着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乙肝病毒是一种非杀伤细胞性病毒,机体的免疫反应乃是造成乙型肝炎肝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T细胞免疫功能之强弱与慢性乙肝临床过程之轻重有密切关系。本文通过对3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状态与中医辨证关系的观察,以期寻找出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1病例选择38例慢性乙肝患者均系1994年来我院肝炎门诊就诊者,均已明确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按1990年5月上海第六届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讨论修订方案),而且经…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转基因JAK2介导的脐血干祖细胞长期扩增调控的可行性和转基因细胞的生物学特征。方法: 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MGI-F2JAK2,内含有JAK2基因的功能催化区和2个与小分子靶向基因合成药物(AP20187)结合的位点蛋白(F36v,F2)。应用MiniMACS磁珠分选系统纯化分离脐血CD34+细胞,用含JAK2的逆转录病毒上清转染脐血CD34+细胞。转染后的CD34+细胞在IMDM培养体系中,将细胞分为AP20187组;FL组;TPO组;AP20187+FL+TPO (AFT) 组。对扩增后的细胞定期检测基因转移后GFP动态变化、细胞免疫标记、造血祖细胞集落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裸鼠致瘤实验。结果: 分选的CD34+细胞纯度>91%,基因转移率为49.32%±6.21%;只有AP20187+FL+TPO组可以使转基因的脐血CD34+细胞大量增殖,扩增至第8周时细胞数达109,CD34+细胞GFP的阳性率由基线水平逐渐上升并于第8周时达到90%以上;细胞表型为CD33+、CD61+、Gly-A+部分阳性;CD38+、HLA-DR+强阳性;CD2、CD7、CD19接近阴性。扩增的CD34+细胞可分别形成BFU-E、CFU-GM、CFU-Mix并以CFU-GM集落为主。扩增后CD34+细胞检测染色体核型正常,裸鼠实验无致瘤特性。结论: 转染JAK2 基因的人脐血CD34+细胞协同FL和TPO细胞因子可以体外长期扩增脐血干祖细胞,对今后研究细胞信号转导、造血调控以及开展干细胞和基因治疗都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0.
西米替丁配伍大黄防治应激性溃疡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