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5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42篇
  2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研究中国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单剂静滴甲磺酸加替沙星注射液的药代动力学.方法按GCP指导原则设计试验方案,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受试者须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选择经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均正常的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9名试者按拉丁方随机分组,分别依次单剂静滴100mg、200mg、400mg 3个剂量的甲磺酸加替沙星注射液后,应用HPLC测定血药浓度,采用3P97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求出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血浆及尿中甲磺酸加替沙星分别在0.0156~1mg·L1和0.434~111.11mg·L1浓度范围内良好的线性关系,日内、日间变异系数及绝对和相对回收率均符合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求.受试者分别单剂静滴加替沙星注射液100mg、200mg、400mg后,药-时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Gmax分别为1.098±0.19mg·L-1、2.17±0.329mg·L-1、和3.164±0.473mg·L-1;t1/2β分别为7.415±1985h、8.41±2.722h和8.462±2.832h;AUC0~∞分别为4.45±0.712mg·L-1·h、11.102±1.814mg·L-1· h和23.029±3835mg·L-1·h;Vd分别为82.120±36.216L、71.254±38.740L和80.504±33.721L;CL分别为24.151±3.787L·h1、18.747±4.256L·h1和19.598±4.250 L·h1.单剂静滴100mg、200mg、400mg甲磺酸加替沙星主要经肾排泄,48h尿药累积排泄率分别为43.08%±15.79%、51.33%±23.69%和45.67%±18.22%.结论9名健康受试者按拉丁方设计分别自身前后静滴甲磺酸加替沙星注射液100mg、200mg、400mg后,药-时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Cmax与AUC0~∞随剂量加大而增加;t1/2β、tmax、β、Vd、Cl与给药剂量无关.提示甲磺酸加替沙星在100mg~400mg剂量范围内药物体内过程呈线性动力学特征而无饱和性,主要排泄途径为肾脏.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藻酸盐抗体的制备、检定和对院内常见致病菌铜绿假单胞生物被膜作用.方法应用免疫方法制备藻酸盐抗血清;应用脾细胞"一"骨髓细胞融合技术制备藻酸盐单克隆抗体;应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菌生物被膜形态变化.结果建立了两株稳定分泌高效价单克隆抗体细胞株;藻酸盐抗体可减少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藻酸盐.结论藻酸盐抗体可中和细菌藻酸盐以防治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  相似文献   
43.
目的在中国健康成年志愿者中进行多剂口服甲磺酸加替沙星片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根据GCP原则设计试验方案.选择10名18~40岁健康成人男性,口服甲磺酸加替沙星片每次400mg,每日1次,连续10日.首次给药和第10日给药前及给药后0.083、0.25、0.5、0.75、1.0、1.5、2.0、3.0、4.0、6.0、8.0、12.0、24.0h分别取血;此外每日测定谷浓度和峰浓度.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药浓度,采用3P97软件拟合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受试者口服甲磺酸加替沙星片,体内过程为二房室模型.连续给药10日后AUC0-∞、AUC0-τ值比首次给药显著增加,但第10日给药后AUC0-τ与首次给药后AUC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参数Cmax、T1/2β、Vd等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平均稳态血药浓度Cav为0.844±0.180 mg·L-1,稳态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ss为26.165±4.530mg·h·L-1,累积比为1.354±0.867,波动系数1.685±0.158.受试者给药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口服甲磺酸加替沙星片,每次400mg,每日1次的给药方案,在人体内可达到有效血浆浓度,且连续给药10日体内未见蓄积.该方案适宜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评价头孢美唑与环丙沙星对33株临床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细菌的联合抗菌效应.方法:采用棋盘法设计,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两种抗菌药物对33株ESBL菌(其中20株大肠埃希菌,13株肺炎克雷伯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并计算FIC指数.结果:头孢美唑与环丙沙星联合应用后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浓度累积抑菌百分率曲线均比单独应用明显左移.FIC指数结果表明:头孢美唑与环丙沙星联合应用后对大肠埃希菌70%为协同作用,30%为相加作用,无无关作用,无拮抗作用;对肺炎克雷伯菌38%为协同作用,62%为相加作用,无无关作用,无拮抗作用.结论: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ESBL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对头孢美唑较稳定.两种抗菌药联合应用后MIC明显降低,抗菌作用明显加强.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评价阿莫西林/舒巴坦治疗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安全性、有效性与药物不良反应及其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21株临床分离菌株采用琼脂平板两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110例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予以注射用阿莫西林/舒巴坦治疗后观察疗效.结果 阿莫西林/舒巴坦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敏感率为90.0%,明显高于阿莫西林与头孢噻肟;对革兰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率分别为82.0%、83.0%,与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呱酮相近,明显高于阿莫西林;不动杆菌属敏感率为83.0%,显著高于阿莫西林,略强于其他两种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和头孢噻肟;阿莫西林/舒巴坦治疗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腹腔感染及败血症患者110例,痊愈84例,显效25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99.0%,细菌清除率91.0%;不良反应发生率4.6%.结论 加入酶抑制剂提高了阿莫西林对临床常见病原菌的抗菌活性,治疗感染性疾病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6.
单剂静注尖吻蝮蛇血凝酶在中国健康志愿者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中国健康成年志愿者单剂静脉注射尖吻蝮蛇血凝酶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将30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名,男女各半,分别单剂静脉注射尖吻蝮蛇血凝酶4,5,6U后,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体内血药浓度,用3P97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求出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药-时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0分别为(1.09±0.14),(1.46±0.02),(1.76±0.01)μg·L-1;t1/2β分别为(2.56±0.30),(2.44±0.35),(2.63±0.40)h;AUC0~t分别为(2.21±0.15),(2.59±0.16),(3.15±0.26)μg·h·L-1;Vd分别为(10.36±1.13),(8.77±0.78),(8.16±2.24)L;CL分别为(4.53±0.44),(4.94±0.36),(5.06±0.52)L·h-1。结论尖吻蝮蛇血凝酶在4~6U内,药物体内过程呈一级线性动力学特征而无饱和性。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中国健康成年志愿者单剂静脉滴注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的药动学。方法按GCP指导原则设计试验方案,选择12名18~40岁健康志愿者(男、女各半),按拉丁方设计随机分组,分别依次单剂静脉滴注250、500、750mg3个剂量的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药浓度,采用3P97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求出药动学参数。结果受试者分别给药后,药-时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4.89±1.11)、(9.94±2.62)、(17.43±3.22)mg/L;t1/2β分别为(1.50±0.19)h、(1.37±0.26)h、(1.53±0.26)h;AUC0~t分别为(9.53±2.00)、(21.47±6.63)、(36.12±3.06)mg·h/L;单剂静脉滴注250、500、750mg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主要经肾排泄,24h经肾累积排泄率分别为(90.19%±10.24)%、(89.36%±9.56)%、(92.97%±3.01)%。结论12名健康受试者分别静脉滴注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后,药-时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甲磺酸帕珠沙星在250~750mg剂量范围内药物体内过程呈线性动力学特征而无饱和性,主要排泄途径为肾脏。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脂肪浸润程度对肩袖损伤手术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临床上随访2010年1月-2013年1月手术治疗的无明显脂肪浸润和明显脂肪浸润的大型全层肩袖损伤患者41例,按脂肪浸润程度分为无明显脂肪浸润组25例、明显脂肪浸润组16例。关节镜下双排重建修复损伤肩袖。记录并比较各组肩关节活动范围(ROM)、疼痛评分(VAS)、Constant-Murley评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肩关节简单(SST)评分。结果:41例患者术后获18~36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术后ROM、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UCLA评分、SST评分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在术后末次随访时ROM、功能评分以及疼痛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再撕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全层再撕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浸润程度对肩袖损伤手术修复效果有明显影响,在发生脂肪浸润不明显之前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9.
头孢地尼与其他6种β-内酰胺类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比较头孢地尼与头孢克肟、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头孢拉定、头孢氨苄、阿莫西林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 (MIC)。结果 头孢地尼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的敏感率分别为 73 3%、90 % ,抗菌活性显著强于头孢克肟 ;对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活性与头孢克肟相似 ,强于受试第一代、二代头孢菌素 ;对大肠埃希氏菌活性强于其他 6种抗生素 ;对变形菌活性与头孢克肟相似。阴沟肠杆菌、柠檬酸杆菌属对受试药物耐药性均较高 ,其中头孢地尼和头孢克肟的敏感率 40 %左右 ,较其他 5种抗生素为强。结论 头孢地尼对大部分革兰氏阳性及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