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51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158篇
预防医学   7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6篇
  1篇
中国医学   63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1.
背景:纳米级的羟基磷灰石纤维蛋白凝胶材料与人体内组织成分更为相似,具有良好的生物与力学性能,但缺乏骨诱导作用。 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纤维蛋白凝胶/重组人成骨蛋白1复合人工骨的骨缺损修复能力。 方法:制备新西兰大白兔单侧桡骨缺损模型后,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分别植入不同材料行骨缺损修复:纳米羟基磷灰石纤维蛋白凝胶/重组人成骨蛋白1人工骨组、纳米羟基磷灰石/纤维蛋白凝胶组、空白对照组(未植入任何材料)。术后4,8,12周行大体标本观察、X射线、扫描电镜、放射性核素骨扫描及生物力学测试,比较各组材料修复骨缺损的能力。 结果与结论:术后4,8,12周,纳米羟基磷灰石纤维蛋白凝胶/重组人成骨蛋白1人工骨组X射线评分、成骨效果、放射性核素聚集强度、生物力学强度均高于纳米羟基磷灰石/纤维蛋白凝胶组(P < 0.05)。空白对照组骨缺损区无骨性连接,骨端硬化,骨缺损未能修复。说明纳米羟基磷灰石纤维蛋白凝胶/重组人成骨蛋白1复合人工骨具有良好的骨缺损修复能力,有望成为一种理想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612.
采用恒定磁场并有氧方法,通过改善面神经的血氧供应与轴流运动,使受损的面神经髓鞘和轴突得到再生和康复。该疗法具有无痛、无创伤、无交叉感染、无神经二次损伤,操作安全,疗程短,治愈率高的特点。现对其疗法的具体应用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613.
健脾消食散中红参、山楂、麦冬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廉丽  袁杰 《中医药学刊》2003,21(12):2168-2168
  相似文献   
614.
袁杰 《医药与保健》2007,15(3):53-53
大自然的各种色彩使人产生各种感觉,并可陶冶人的情操。不同的颜色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从而引起人的心境发生变化。心理学家对颜色与人的心理健康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一般情  相似文献   
615.
前牙冠缺损最理想的修复体是桩冠,其应用范围不仅在于对牙冠部缺损的修复,也适于牙位畸形,发育畸形。前牙桩冠具有最小的异物感,就其美容效果也是十分理想的。为进一步符合审美的要求,使桩冠修复体的形态,颜色,光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并考虑应用材料及工艺的可选性和普及性,以选用不锈钢成品桩做直接法简单桩冠为例,提出有美学的要点。一、清除粘固剂透射的影响。在桩冠粘固后常用粘固剂进行基牙唇侧斜面与人工牙基底之间,而形成不谐调的黄色透射层,致使人工冠的颜色与未粘固之前大相径庭,而又难以补救,为消除这一弊  相似文献   
616.
冷冻扁平疣致局部银屑病1例袁绍发,张春梅,雷毓,袁杰(河南省项城县皮肤病防治所,466700)患者刘某,女,15岁,于1992年3月因双手背患扁平疣8个月就诊,诉曾先后外用内服过多种中西药无效,故采用棉签蘸液氮直接涂压治疗。行第1次冻融后见双手背稍有...  相似文献   
617.
作者对36例乳牙下颌单侧融合牙者经10年追踪分析,表明乳牙融合牙对恒牙、恒牙列有一定的影响。其中19例缺失一个后继恒牙,3例后继恒牙亦为融合牙。缺一个后继恒牙者,恒牙列长度及第二双尖牙前之牙列宽度均明显小于后继恒牙不缺者,且下颌牙列均偏向原融合侧。同名牙相比,乳牙融合牙之后继恒牙的近远中径和高度与正常侧无差异。  相似文献   
618.
目的:对患前列腺增生症(BPH)病人采用三种不同术式行前列腺激光切除术的结果对比分析。方法:158例有症状的BPH病人,其中37例用切割术式治疗,40例用非接触式术式治疗,81例用切割和非接触两种术式相结合术式治疗。所有病人评定术前、术后的IPSS评分、残余尿、最大尿流率及术后置管时间等参数。结果:所有手术病人术后均有明显改善。联合组的各项评定参数改善优于切割组和非接触组。结论:3种术式均有满意的临床结果,其中联合组改善的速度及疗效为最优,切割组与非接触组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619.
速发型过敏性休克病理生理改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速发型过敏反应(Immediate Hypersensitivity)或过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可由直接免疫原性的大分子物质或大分子载体结合,并作为半抗原的小分子物质引起.在人类,由于各种药物、化学制剂和蠕虫及其代谢产物所引起的过敏反应是比较常见的[1].速发型过敏反应又称Ⅰ型变态反应,它是已免疫机体在再次接受同样变应原刺激时发生的反应,具有发生、消退快,反应强烈的特点,并具明显的个体差异.其范围可以从局部到全身,严重者可导致休克甚至死亡.人类青霉素所致过敏性休克和大多数支气管哮喘均属此类型.自1996年Ishizaka等证实IgE是引起速发型过敏反应的主要抗体后,后来学者就速发型过敏反应的生物学、免疫学机制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尽管仍有许多未知的领域,但仍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相似文献   
620.
从人因失误的视角解释、分析了人因失误的概念,力图借助人体工程学、行为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共同分析研讨个体失误行为、群体失误行为及组织失误行为,对构建人因失误防御系统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