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急性卒中患者的代谢改变与营养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危重症监护和康复医学日新月异的发展,营养支持对急性卒中患者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其理论和实践日趋成熟,从适应证到实施方法都有了新的认识。正确合理地运用营养支持,将有助于急性卒中患者病情的缓解和神经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我们对急性卒中患者的代谢特点以及具体实施营养支持过程中的基本原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2.
血瘀证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血瘀证生物学基础研究的背景分析,结合前期的研究结果,探讨从血瘀证生物学基础研究的新思路。认为血瘀证的病理过程不仅与微循环障碍、高黏滞血症、老化等相关,而且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采用文献整理、DME及交叉学科等研究方法,是未来血瘀证生物学基础研究的发展方向。参考文献16篇。  相似文献   
83.
84.
85.
目的 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期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13例急性期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患者经静脉输注尿激酶50-150万U,并进行溶栓前、溶栓后即刻、6h、24h、7d、14d的美国围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3个月时进行MRS评分以评定预后. 结果 13例患者在溶栓前NIHSS评分平均为(17.46-6.19)分,溶栓后评分呈下降趋势,溶栓后即刻为(11.77±6.47)分,溶栓后6 h为(10.31±5.65)分.24 h为(7.92±6.43)分,7 d为(6.58±5.41)分.14d为(6.50±5.56)分.溶栓后24h后的时间段NIHSS评分与溶栓前相比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例中有3例死亡,2例预后不佳,8例预后良好.4例出现出血并发症,其中脑出血2例. 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期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症状和预后.  相似文献   
86.
患者女,37岁,教师。因发热1d,意识不清伴左侧肢体抽搐6h,于2006年8月10日急诊入解放军第三О六医院神经内科。患者入院前因发热、牙痛4d在口腔科诊断为慢性根尖周炎,在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右上颌第一磨牙腭侧牙周袋过程中,突然出现意识模糊,小便失禁,4h内病情急剧加重,发展为昏迷、癫痫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87.
<正>脑过度灌注综合征(cerebral hyperperfusion syndrome,CHS)是颈动脉狭窄血管重建术后少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1]。目前颈动脉狭窄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及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据文献报道,CEA术后患者CHS发病率为0.2%~18.9%,而CAS术后CHS发病率为1.1%~25%[1]。关于CHS发病机制的假说,目前普遍被接受的是CHS与脑长期低血流  相似文献   
88.
脑高灌注综合征(cerebral hyperperfusion syndrome,CHS)为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及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颅内外血管开通手术后少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临床医师需引起高度重视,提高警惕。提高预防及识别、治疗CHS的能力,将有助于提高脑血管病的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使用Solitaire AB型支架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解放军第306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行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20例,均使用Solitaire AB型支架系统进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根据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将20例患者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组和预后不良(mRS评分3~6分)组,各10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危险因素、既往病史、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急性卒中Org 10172治疗试验(TOAST)分型(心源性栓塞、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基线后循环急性卒中预后早期CT评分(pc-ASPECTS)、发病时间、到院时间、静脉溶栓时间、穿刺时间、血管再通时间、取栓次数,以及使用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血管再通情况,对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术后24 h NIHSS评分及临床预后进行评估,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危险因素、TOAST分型、pcASPECT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2) 20例患者中,17例(85. 0%)血管内机械取栓后改良脑梗死溶栓(m TICI)分级达2b~3级,3例(15. 0%) m TICI分级2a级。基线和术后24h NIHSS评分中位值分别为21. 0(16. 0,27. 2)分和8. 5(0. 8,27. 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 155,P=0. 031);预后良好组基线NIHSS评分及术后24 h NIHSS评分均低于预后不良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基线:17. 0(15. 2,21. 5)分比27. 5(21. 2,35. 2)分,术后24 h:0. 5(0. 0,1. 0)分比27. 5(17. 0,34. 5)分;均P 0. 05]。两组静脉溶栓、术中使用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症状性颅内出血所占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取栓次数、发病至再通时间中位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3)术后90 d随访,20例患者中,4例(20. 0%)死亡(mRS评分6分),6例(30. 0%)中重度残疾(mRS评分3~5分),10例(50. 0%)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结论部分ABAO患者初步应用Solitaire支架取栓治疗可获得安全有效的临床预后,基线及取栓后24 h NIHSS评分较高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0.
136例急性脑梗死血瘀证与Hs-CRP血脂四项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TC、TG、HDL、LDL变化与血瘀证的相关性。方法:对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的13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要素评分及血清HS-CRP、血脂四项测定。结果:血清HS-CRP、TC、TG、HDL、LDL比较,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脑梗死血瘀证与血清HS-CRP、TC、TG、HDL、LDL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血瘀证与Hs-CRP、血脂四项无明显相关,本研究对于从细胞层面研究血瘀证的生物学基础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