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凝血因子变化与血瘀证的相关性.方法 对215例ACI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要素评分及凝血因子含量(PT、APTT、TT、FIB)测定.结果 ACI患者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的凝血因子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瘀证证候要素评分与凝血因子也无相关性(P>0.05).结论 常规的4项凝血因子检测不能作为血瘀证微观辨证的指标,ACI凝血因子与血瘀证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2.
63.
脑血管造影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数字化的影像信息,以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的减影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造影血管的影像,对各种颅内外血管病变作筛选检查。儿童血管发育不完善,血管细小,且依从性相对较差,在行脑血管造影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而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防止并发症的发生[1]。我科于2005年1月~2006年12月行儿童脑血管造影术4例,现将其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例,其中女3例,男1例;年龄7~12岁,平均9岁6个月。行CT、MRI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为明确诊断,采用经典Seldinger技术,在神经安定麻醉下…  相似文献   
64.
椎-基底动脉系统(又称后循环)是脑干、小脑、大脑枕叶和丘脑、内囊一部分的供血动脉。椎-基底动脉系统梗塞将会导致这些重要结构的缺血性坏死,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大约有15%的脑梗死发生在椎-基底动脉系统,其预后十分差,病死率超过80%。因此,早期进行溶栓治疗,使闭塞的血管获得再通,可提高本病的存活率,降低病死率及残疾率。我们结合国内外文献,针对后循环脑梗死溶栓治疗的时间窗、溶栓的安全性、血管再通、预后等最新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5.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因血栓引起脑静脉窦腔狭窄、闭塞、脑静脉血回流和脑脊液吸收障碍的一种疾病,属于脑血管疾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少见病,由于其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也无特异性,因此常被漏诊和误诊,若不能及时明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本病常具有较高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66.
目的:分析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代偿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技术(DSA)分析113例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代偿情况,根据有无侧支代偿及代偿的类型将其分为:无侧支代偿组(A 组)、有侧支代偿组(B 组);将 B组分为仅有初级代偿组(C 组)、仅有次级代偿组(D 组)、同时具有初级和次级代偿组(E 组);将 E组中有软脑膜向前循环代偿供血的患者纳入组(F组)、有颈外动脉向颈内动脉代偿供血的患者纳入组(G组)。均于发病后第7天、3个月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发病后第7天、1年后行改良Rankin(mRs)评分,分别计算3个月与第7天NIHSS评分差及1年与第7天的mRs评分差,并分析侧支循环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结果113例患者中,狭窄78例(69.02%),闭塞35例(30.98%)。其中A组51例(45.13%),B组62例(54.87%)。B组中的C组12例(19.37%),D组13例(20.96%), E组37例(59.67%)。F组34例(91.89%),G组20例(54.05%)。A组与B组相比较:3个月内B组NIHSS评分较A组显著降低(P<0.05),1年后B组mRs评分较A组也明显降低(P<0.05)。F组与G组相比较:3个月内F组NIHSS评分较G组无明显差异(P>0.05),1年后F组mRs评分较G组无明显差异(P>0.05)。E、C、D组相比较:3个月内3组NIHS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D组评分降低最不明显。1年后3组mR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D组评分降低最不明显。结论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有侧支循环预后明显优于无侧支循环患者。存在初级侧支代偿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软脑膜动脉代偿及颈外动脉向颈内动脉代偿是次级侧支代偿的主要途径,而次级代偿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无差异。仅有初级代偿及同时具有初级、次级代偿预示预后良好,但仅有次级代偿预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7.
脑血管造影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但因其是有创性检查,降低造影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与处理恰当,将为获得诊断依据提供安全保证。我们将解放军第三0六医院神经内科2005年1月—2009年6月,连续实施的569例脑血管造影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的情况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8.
C反应蛋白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瘀证的相关性.方法 脑梗塞及其梗塞亚型的诊断采用1995年中华神经病学会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全部经过影像学检查证实.受试对象的年龄在40~80岁之间,发病时间在5天以内.中医证候诊断采用<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及<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采集一般情况、发病情况、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中医证候量化评分,测定C反应蛋白含量.结果 肾虚证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最常见证候,肝风证其次,血瘀证位居第三.使用二分类变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发现血瘀证与C反应蛋白有正相关性(相关系数3.020,P=0.038,OR=20.499),与hsCRP值无明显相关性,与TG有正相关性(相关系数3.636,P=0.021,DR=37.925),与TG、CHO、HDL、LDL值无明显相关性,与血小板计数有正相关性(相关系数0.032,P=0.011,OR=1.032),与红细胞计数有正相关性(相关系数4.612,P=0.002,OR=100.637).与其它因素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C反应蛋白异常是出现血瘀证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可以做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瘀证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69.
20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变化与痰证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变化与痰证的相关性。方法对20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要素评分及血脂测定。结果朝阳医院非痰证组血清HDL-C较痰证组升高(P=0.02,P〈0.05);痰证组的LDL-C、TG较非痰证组升高,而TC较非痰证组降低,但差异均未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东直门医院痰证组TG高于非痰证组(P=0.02,P〈0.05);痰证组的LDL-C、TC较非痰证组升高,HDL-C较非痰证组降低,但差异均未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306医院痰证组的TC、TG及LDL-C较非痰证组升高,HDL-C较非痰证组降低,但差异均未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三家医院的痰证证候要素评分与血脂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的痰证患者存在血脂代谢紊乱,但血脂四项检测并不能做为痰证微观辨证的指标。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研究高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动脉内取栓治疗的特点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神经内科收治的诊断为急性大血管闭塞并接受动脉内取栓治疗的卒中患者.年龄均≥18岁,根据患者年龄分为两组:高龄组(年龄≥80岁)以及低龄组(年龄<80岁).详尽收集患者基线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