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3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2篇
内科学   6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184篇
预防医学   10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8篇
  1篇
中国医学   74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正> 多巴酚丁胺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儿茶酚胺制剂,可直接兴奋B1-肾上腺素能受体,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从而改善心功能。本文对19例心力衰竭患者静点多巴酚丁胺(溶于50%GS 500ml中),剂量为2.5μg/kg/min,每日一剂,5天为一疗程。心衰患者中高血压病伴泵衰竭2例、扩张性心肌病2例、冠心病(心力衰竭)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6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双病变)1例。心衰史均>3个月。于给药前后用SF-Ⅱ心功能检测仪(西安深秦公司生产),测定LVET、ICT、PEP、PEP/LVET、ICT/LVET等各项指标。结果显示多巴酚丁胺治疗后HR、PEP、ICT均降低;PVET和EF升高;PEP/LVET和ICT/LVET比值降低,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调查已结束课堂学习并即将进入临床的实习护生的死亡态度与临终关怀态度,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在本科与大专护生间的差异。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调查232名高年级在校护生的死亡态度与临终关怀态度情况。研究工具包括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和中文版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量表-B表。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护生死亡态度各维度均分为:中立接受(4.10±0.43)、死亡恐惧(2.76±0.66)、死亡逃避(2.73±0.74)、趋近接受(2.61±0.58)、逃离接受(2.48±0.75)。临终关怀态度总分为(107.63±8.45)。临终关怀态度与死亡恐惧(r=-0.247,P<0.01)、死亡逃避(r=-0.278,P<0.01)及逃离接受(r=-0.145,P<0.05)呈负相关,与中立接受呈正相关(r=0.405,P<0.01)。本科护生死亡逃避得分明显低于大专护生(t=-2.043,P<0.05),且临终关怀态度得分明显高于大专护生(t=2.639,P<0.01)。结论护生的死亡态度与临终关怀态度有较大改善空间,加强临终关怀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4.
陈黎  陈泓  蔡敏  钱建美 《国际呼吸杂志》2014,34(12):942-945
目的 提高临床医师对“临床不典型”及“来源不明”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诊断意识.方法 对1例肝硬化脾切除术后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合并PTE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等方面进行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 肝硬化脾肿大患者脾切除术后易合并栓塞,如门静脉血栓、肠系膜静脉血栓、PTE等,因虑及肝硬化、肝功能不全,凝血功能异常,并发血栓栓塞时抗凝治疗需严密监测.结论 肝硬化患者脾切除术后,免疫功能低下,除易并发感染外,PTE也易发生,尤其在临床征象不典型时,易漏诊和误诊,除原位血栓外,发生“来源不明”的PTE,需注意排查肠系膜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25.
蔡敏  李力  王睿  王斌  程烽涛 《胃肠病学》2012,17(11):696-698
端粒是维持染色体稳定性和完整性的重要结构。端粒长度的变化可导致染色体不稳定性增加,从而诱导肿瘤发生,是一种潜在的肿瘤发生风险指标。然而肿瘤组织取材存在获取时机晚、创伤性大等问题,而肿瘤替代组织易于获取且创伤性小,因此检测肿瘤替代组织端粒长度有望成为肿瘤早期筛查的新手段。近年来关于肿瘤替代组织端粒长度与消化系统肿瘤发生风险关系的研究日益增多,但研究结果不尽一致。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6.
临床上.大多数脑血管病患者经积极对症处理及相应常规护理,病情均能很快好转而进入康复期。然而.精神抑郁及肢体功能障碍却成了康复期的主要问题.笔者就其心理及护理,浅谈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快速滴定能否加快起效速度及提高8周疗效。方法:将78例符合ICD-10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艾司西酞普兰快速滴定组(1周内艾司西酞普兰加量至20mg/d)(n=36)和艾司西酞普兰常规滴定组(2周内艾司西酞普兰加量至20mg/d)(n=42),治疗持续8周,用广泛性焦虑量表-7(GAD-7)评定患者焦虑症状及疗效,同时用TESS和实验室检查评估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1、2、4、8周末快速滴定组GAD-7减分率均大于常规滴定组。第1、2、4、8周末艾司西酞普兰快速滴定组的治愈率分别为11.1%、27.8%、50.0%、72.2%,常规滴定组治愈率分别为2.4%、11.9%、23.8%、50.0%。第1、2、4、8周末艾司西酞普兰快速滴定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3.3%、50.0%、63.9%、88.9%,常规滴定组有效率分别为11.9%、26.2%、42.9%、66.7%,快速滴定组疗效优于常规滴定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快速滴定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可以加快起效速度,提高8周整体疗效,同时不会显著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8.
总结1例禽流感合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经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后凝血功能异常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建立多学科医护团队,启动护理人力资源应急调配,严密隔离控制感染;动态监测凝血功能,确保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安全;针对性预防并发症,降低患者出血风险;重视呼吸功能锻炼,加强早期康复治疗;贯彻落实早期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焦虑、恐惧情绪。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患者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确诊率,减少误诊.方法 选择本院2001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42例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入院后35例(83.3%)经CT检查确诊;CT扫描阴性的7例(16.7%)经脑脊液检查后方确诊.经治疗后35例痊愈出院(83.3%);4例自动出院(9.52%);3例转院(7.14%).结论 对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应提高认识,争取早期明确诊断,以减少误诊,让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30.
重复肾畸形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泌尿系统疾病,其诊断多依赖于静脉肾盂造影、超声、CT和MRI等常规影像学手段,这些检查方法各有优缺点。肾脏核素显像检查便利、重复性好、辐射剂量低且安全可靠,可同时对肾脏形态和功能进行评估,在重复肾畸形的诊断、临床决策的制定、疗效评估和预后分析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现今,SPECT/CT已迅速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