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38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8篇
  1篇
中国医学   94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对输尿管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37例输尿管恶性病变患者进行了MSCT检查,包括平扫、肾皮质期、肾实质期、肾盂排泄期扫描,再根据输尿管显影情况进行延迟扫描,将原始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获得MSCTU的图像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中,输尿管癌12例,肾盂癌或膀胱癌累及输尿管13例,邻近组织恶性肿瘤侵犯输尿管12例,输尿管恶性病变在MSCTU主要表现为病变段输尿管软组织肿物影,管腔狭窄或闭塞,以及不同程度的尿路梗阻,各种重建方法可以三维显示病变的来源、部位、范围、程度等,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结论 MSCTU对输尿管恶性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适合当前中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模式。方法:通过现状分析当前社区护理面临的问题及以综合医院为依托开展社区护理的优势。结果:开展社区护理可促进综合医院的发展。结论:建立与完善以综合医院为依托,借助其优质医疗护理资源推动社区护理服务的开展,促进全民卫生保健事业发展是适合当前中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夹闭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开颅手术夹闭21例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对破裂动脉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和手术时机的选择,以及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21例共有22个动脉瘤,Hunt-Hess分级:Ⅰ级1例,Ⅱ级10例,Ⅲ级6例,IV级4例。Fisher分级:Ⅱ级9例,Ⅲ级8例,Ⅳ级4例。所有动脉瘤均成功夹闭,出院时恢复良好(GOS 5分)14例(66.7%),中残(GOS 4分)2例(9.5%),重残(GOS 3分)3例(14.3%),死亡(GOS 1分)2例(9.5%)。结论开颅夹闭手术是治疗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4.
蒋超  侯静怡  黄璐琦  袁媛  陈敏  金艳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9):3668-3672
建立简单快速的金银花真伪分子鉴别方法。该研究依据金银花trn L-trn F 625位G/T SNP位点设计快速位点特异性PCR引物,优化位点特异性PCR条件,对金银花及其9种混淆品进行扩增及检测。当在87℃预变性1 min;87℃变性5s,68℃延伸5 s,30个循环时,通过加入SYBR Green I染料染色,金银花样品显绿色荧光,混淆品无荧光。整个PCR反应可在30 min内完成。该研究结果说明快速位点特异性PCR能简单快速鉴别金银花及其混淆品。  相似文献   
55.
目的分析常见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房颤动和心力衰竭)合并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生MCI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6月1日至2022年1月5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医学中心就诊的符合标准的常见心血管疾病患者2 294例, 根据认知功能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1 107例)和MCI组(1 187例)。收集所有患者人口学信息、心血管疾病情况、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等精神心理量表和认知障碍诊断等相关疾病信息。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特征,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常见心血管疾病背景下发生MCI的相关因素。结果 2 294例常见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的年龄为(60.6±10.4)岁, 女性占29.99%(688例)。与认知功能正常组相比, MCI组年龄更大[(57.9±11.4)比(63.1±8.9)岁, P<0.001)], 女性所占比例较高[26.47%(293例)比 33.28%(395例), P<0.001];MCI组中罹患高血压的患者比例更高[59.62%(660例)比 64.62%(767例), P...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γ-氨基丁酸B受体B1亚单位(gamma-aminobutyric acid B receptor 1,GABABR1)基因(G1465A)多态性与汉族脑梗死患者继发癫痫的相关性.方法 取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肘静脉血,柱层析法提取血细胞基因组DNA,用PCR-RFLP技术检测GABABR1基因G1465A多态基因型,并与脑梗死无癫痫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组GABABR1基因G1465A多态基因型都显示为G/G型,未发现A/G和A/A型.结论 汉族人群GABABR1基因(G1465A)未显示多态性,可能不是脑梗死继发癫痫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57.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咪达唑仑(midazolam,MDZ)在6个月至2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镇静效果,探讨MDZ在镇静治疗中合理、安全的剂量。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50例接受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术后常规进行镇静治疗的患儿,随机分成低剂量组(1μg·kg-1·min-1)和高剂量组(2μg·kg-1·min-1)。两名研究者在设定监测时间点同步、独立使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和舒适行为量表(COMFORT behavior scale)评估患儿镇静深度。采用t检验比较不同MDZ剂量组之间镇静治疗效果及镇静药物使用情况的差异。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术后天数两组患儿镇静深度的变化。结果不同MDZ剂量组患儿的BIS镇静深度监测结果显示在手术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两组患儿的BIS镇静深度监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术后天数患儿镇静深度变化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高剂量组患儿不同术后天数的BIS数值显著地下降(F=0.010,P<0.01)。结论针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镇静治疗,选择低剂量MDZ,能够避免镇静剂蓄积而造成镇静深度加深,更安全地指导镇静治疗方案的开展。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0例患者行DSCT冠状动脉增强扫描,分析其断层图像,结合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组(CPR)、多平面重组(MPR)和容积再现(VR)等方法观察冠状动脉的走行及心内外机构.结果:11例患者有冠状动脉瘘,其中右冠状动脉主干-肺动脉瘘5例,...  相似文献   
59.
心脏骤停,系指心脏泵血功能的突然停止,导致脑及其他重要器官血流中断,并随即由此引起意识丧失(15 s)、呼吸停止(30 s)、瞳孔散大固定(1 min)、糖代谢停止(4 min)、脑ATP代谢障碍(5 min)及脑细胞不可逆死亡(6 min)等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若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不仅可以挽救生命,还可以提高预后疗效.2011年2月,本中心华漕急救分站成功抢救复苏心脏骤停1例,并于抵达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急诊室之前,患者出现正常心律和自主呼吸.  相似文献   
60.
殷智宇  王晓毅  蒋超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0):2408-2409,2411
目的:探讨长期注射地西泮(diazepam)对小鼠痛阈及吗啡(morphine)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3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地西泮D1(8mg/kg)组、地西泮D2(16mg/kg)组(n=10),连续给药8d后停药并正常饲喂24h,第10天各组小鼠均注射吗啡(0.125mg/kg)。在地西泮注射之前、吗啡注射之前以及吗啡注射后10min通过热甩尾实验测定小鼠的热甩尾潜伏期(tail withdraw latency,TWL)。结果:生理盐水对小鼠热甩尾潜伏期无显著影响,不同浓度的地西泮不同程度地延长了小鼠热甩尾潜伏期;长期注射地西泮对吗啡的镇痛作用无显著影响。结论:长期注射地西泮能够显著延长小鼠热甩尾潜伏期,但对吗啡镇痛作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