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2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83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99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76篇
内科学   120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80篇
外科学   165篇
综合类   554篇
预防医学   229篇
眼科学   50篇
药学   170篇
  2篇
中国医学   186篇
肿瘤学   4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目的 研究考察阶段递进式带教计划培训护理本科实习生的教学效果.方法 按照预定的阶段递进式带教计划,将实习期分为四个阶段,深入浅出地进行护理知识技能的培训教学.实习期满通过考试考核及量化评分与实施本计划前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阶段递进式带教计划后护生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患者对护生满意度、带教老师对护生实习效果的综合评价均有明显提高.结论 制定并实施科学的带教计划能够有效地提高实习护生的培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52.
目的了解医院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分布情况与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度医院感染患者临床标本中所分离的118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类型、临床科室分布、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标本中呼吸道标本占69.5%;临床科室中重病监护病房(ICU)50株(42.4%),呼吸内科32株(27.1%),脑外科18株(15.3%);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在11%~14%。结论呼吸道是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高发部位;ICU、呼吸内科、脑外科为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应加强药物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953.
背景:组织工程皮肤是目前研究皮肤损伤修复重建的重要手段之一,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不存在免疫原性,在异体移植时不会发生排斥反应,是比较理想的真皮替代物。目的:观察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组织相容性。方法:以正常人体真皮组织作为对照,通过体外、体内细胞毒性实验检测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组织相容性,以膨胀度、饱和含水量及生物力学分析检测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的亲水性及机械性能。结果与结论:真皮基质中未见任何细胞成分,其网孔直径介于100~180μm之间。脱细胞真皮基质组饱和含水量为(69.6±3.97)%,膨胀度2.30±0.42,最大断裂力为(3.082±0.046)N,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体内外细胞毒性检测,未见明显细胞生长抑制及免疫排斥反应。提示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机械性能接近正常皮肤,组织相容性好,免疫排斥反应小,是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理想的真皮材料。  相似文献   
954.
目的在湖南地区缺血性脑血管病人群中进行长沙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的信度、效度检测并初步探索其筛查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理想划界分值。方法在长沙地区年龄≥40岁的159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进行长沙版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认知检测组合(包括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的计算、相似性、数字广度、木块图测验;中国修定韦氏记忆量表中的常识和定向、逻辑记忆、视觉再认;Stroop测试)及其他相关量表的评估。并于首次评估后的3~5周在随机选取的30例子样本中进行长沙版MoCA的复评。分别计算长沙版MoCA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调查员信度、平行效度,并根据ROC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分析探索其筛查VCI的理想划界分值。结果长沙版MoCA的克朗巴赫系数(Cronbach’sα)为0.846、重测信度为0.974、调查员信度为0.969;长沙版MoCA与MMSE及简式智商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79及0.799;按照受教育年限≤6年者总分加1分,以26/27分作为诊断VCI的划界分(≤26分存在VCI),可得到最佳的灵敏度(90.0%)及特异度(70.9%)。以该划界分进行诊断的结果与临床专家组的认知诊断结果间的Kappa一致性系数为0.610。结论长沙版MoCA的信度、效度良好,适合在湖南地区缺血性脑血管病人群中进行VCI筛查;长沙版MoCA为一个适合中国大陆人群使用的中文版MoCA,有进一步向全国推广使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955.
子宫肌瘤是妇科发病率较高的良性肿瘤,传统的肌瘤切除术不但给患者心理及生理产生极大的影响,而且,女性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也受到损害,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微创技术[1-3]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上有了快速的发展,本组采用彩超监视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子宫肌瘤,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56.
目的:分析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麻疹的流行特征,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崇川区2004~2011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崇川区2004~2011年累计报告麻疹630例,发病率0.71/10万~75.88/10万;≥15岁476例(75.56%);无免疫史或不详的共602例(95.56%)。麻疹发病呈下降趋势;麻疹发病以冬春季节高发;以大年龄组发病为主。结论:在做好儿童麻疹防控的同时,须加强成人麻疹的防控工作,应适时开展成人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957.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研究手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对比手术治疗与传统的保守药物治疗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消化内科收治的胃溃疡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展药物保守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6.9%,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68.4%,两组治愈率有显著性区别(P<0.01).观察组的总并发症数为38.5%,相对于对照组的75.4%,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的一年内复发率为20.4%,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51.0%(P<0.01).结论 手术治疗胃溃疡的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比保守治疗药彻底,且复发率和术后的并发症较低.  相似文献   
958.
目的 观察应用曼月乐和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疗效比较.方法 将96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随机分成曼月乐组和孕激素组,分别予曼月乐和孕激素治疗.随访观察并比较刮宫组织病理检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曼月乐组总有效率91.66%显著高于孕激素组75.00% (P<0.05);曼月乐组总满意度93.75%高于孕激素组75.00(P<0.05),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曼月乐环对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能有效抑制,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59.
目的:为了使行全乳腺切除术后的患者保持良好的胸部外观,探讨应用双环法行全乳腺切除乳房皮肤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02年5月以来,采用双环法全乳腺切除乳房皮肤成形术,为17例女性行保留乳头乳晕的全乳腺切除,并一期成形。结果:术后1例发生乳晕皮缘坏死,其余病例乳头、乳晕及皮瓣血运良好,感觉较正常略减退。结论:对于需行全乳腺切除但拒绝乳房再造的患者双环法全乳腺切除乳房皮肤成形术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60.
目的:针刺治疗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的慢性腹痛具有良好疗效,然而,其神经生物学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在电针缓解IBS模型大鼠慢性内脏痛敏基础上,观察和分析IBS大鼠脊髓背角中内脏反应神经元的兴奋性在针刺治疗前后的改变,探讨针刺缓解IBS模型大鼠慢性内脏痛敏的机制。方法:采用新生9d的Sprague-Dawley雄性幼鼠,通过结直肠机械扩张刺激制作IBS慢性内脏痛敏模型。饲养至648周后,观察大鼠由结直肠扩张诱发的腹部撤回反射(abdominalwithdrawreflex,AWR)评分变化。电针组穴位取双侧"足三里"和"上巨虚",连续隔日治疗4次,假电针组不通电,其余与电针组同。治疗结束后,取材并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脊髓背角中c-los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大鼠比较,IBS模型大鼠AwR评分明显升高(P〈0.01),电针治疗后AwR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大鼠相比,IBS模型大鼠脊髓L6-S2节段浅层(superficiallaminae,SDH,laminaeⅠandⅡ)、固有层(nucleusproprius,NP,laminaeⅢandⅣ)、背角颈段(neckofdorsalhorn,NECK,laminaeVandVI),以及T13-L2节段的NECK中,c-los阳性神经元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电针治疗后IBS大鼠脊髓L6-S2节段SDH、NP、NECK以及T13-L2节段的NECK亚区中,c-los阳性神经元明显下降(P〈0.05);假电针对AWR评分、c-los蛋白表达没有影响。结论:电针可以明显抑制IBS模型大鼠脊髓背角中内脏反应神经元异常增高的兴奋性,这可能是针刺缓解慢性内脏痛敏的机制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