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9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建立力达霉素辅基蛋白荧光衍生化的方法。方法:采用FITC和9-氨基芴分别对力达霉素辅基蛋白的氨基端和羧基端进行衍生化。偶联产物用Sephadex G15葡聚糖凝胶柱和半透膜分离纯化,并用MALDI—TOF质谱检测连接效果。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力达霉素辅基蛋白分别与FITC和9-氨基芴成功偶联,偶联连接分子比均为1:1。结论:此法简单和准确,可用于制备力达霉素辅基蛋白荧光衍生物。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在降低骨科住院患者术前常规检查漏检率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成立"以降低骨科住院患者术前常规检查漏检率"为主题的QCC活动小组,统计我科自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术前常规检查漏检率,分析原因,根据相关因素制定相对应的医护干预措施,并赋予实施,再统计QCC活动实施后,自2017年3月至5月期间患者术前常规检查漏检率,对两者进行比较。结果通过QCC活动,我科住院患者术前常规检查漏检率从活动前的12.14%降低到2.25%,低于目标值5.59%。结论通过QCC活动,可以有效地降低骨科住院患者术前常规检查漏检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3.
目的调查了解新兵训练期间女兵生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做好女兵生理健康预防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35名女性新兵进行女性生理健康问卷调查,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新入伍女兵军训期间月经总异常率为68.8%,其中以月经周期异常率最高87.5%,闭经48.6%,痛经68%,白带异常率为33.5%;月经周期异常率17岁以下女兵比17岁以上女兵明显增高(P<0.01),其中痛经、月经期异常、月经量异常、白带异常率有明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异常(P<0.01).结论女新兵新训期间存在明显运动、精神,年龄等因素相关月经周期异常,个人卫生习惯相关白带异常,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和适当的运动负荷,适时进行生理、心理健康等健康教育,确保其身心健康.training associated with the new movement, the spirit of the age and other factors related to menstrual cycle abnormalities, abnormal vaginal discharge related to personal hygiene, should develop a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training program and proper exercise load, timely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health education, to ensure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相似文献   
64.
突发性聋(突聋)是一种病因不明、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聋,其病因繁多,发病机制不甚明确,治疗方法及效果各异,而老年人突聋的治疗效果欠佳。笔者对1998~2004年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40例老年人突发性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不同年龄组进行对比,探讨影响老年人突发性聋的相关因素,以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5.
患者男性,54岁,3年前体检时发现肺部结节,未行治疗,定期复查,为求进一步治疗入我院就诊.CT示:左肺下叶见小结节状高密度影1枚,界清,大小9 mm × 8 mm(图1).CT示肺部结节,诊断倾向于浸润性腺癌.遂行肺段切除,术中左下肺S7+8段见肺结节1枚,大小9 mm × 8 mm,质稍硬,边界清,活动度可.  相似文献   
66.
吸食过量可卡因可导致呼吸极度抑制引起缺氧中毒性脑病 ,临床致死致残率很高。本文报道 2例因吸食可卡因过量致急性中毒昏迷 ,经抢救后意识恢复 ,但出现锥体外系症状的病例 ,经高压氧治疗有效 ,报告如下。病例 1,男 2 1岁 ,首次吸食可卡因约 15 0mg后 6h被发现意识不清、呼吸细弱。在外院抢救治疗后意识恢复 ,仍有头昏、四肢无力 ,计算力、定向力差等症状 ,第 3天来我院进行高压氧治疗。治疗 5次后上述症状有所缓解 ,但渐出现四肢发硬、走路不稳、前冲小步态、说话声低弱 ,上肢静止性震颤、面部表情呆滞等锥体外系症状 ,坚持给予高压氧治…  相似文献   
67.
2006年3月-10月,我们对10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实施了患者自控镇痛(PCA)技术镇痛,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高压氧与三七总皂甙联合治疗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1996-01/2000-01在解放军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血液流变学异常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 例。两组均给予三七总皂甙治疗,1次/d,21 d为1个疗程。对照组:单用三七总皂甙。治疗组:在给药的同时,每天进行氧舱治疗,压力为0.22 MPa, 吸纯氧60 min,1次/d,20次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在用药前及用药后 7 d、21 d均清晨空腹抽血,2 h内测定血液流变学。结果:64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全血黏度比较:治疗组治疗21 d、7 d 后明显比治疗前低[(4.20±0.80,4.45±0.12,6.55±1.08),t=5.42-17.22,P<0.01]; 对照组治疗21 d、7 d后明显比治疗前低[(4.84±0.03,5.78±0.18,6.50+1.25), t=2.27-5.68,P<0.01]。②血浆纤维蛋白原比较:治疗组治疗21 d,7 d后明显比治疗前低[(462.50+37.6,497.62±39.2,558.30±1.40)g/L,t=5.42-17.22, P<0.01];对照组治疗21 d、7 d后明显比治疗前低[(483.40+35.6, 550.43±37.20,557.60±141.00)g/L,t=2.27-5.68,P<0.01]。③红细胞压积比较:治疗组治疗21 d,7 d后明显比治疗前低[(39.20±3.98,40.85±4.64, 45.51±4.69)%,t=5.42-17.22,P<0.01];对照组治疗21 d,7 d后明显比治疗前低[(42.25±3.76,43.72±4.64,46.30±5.00)%,t=2.27-5.68,P<0.02]。④血沉方程K值比较:治疗组治疗21 d,7 d后明显比治疗前低[(68.72±35.66, 70.68±38.63,105.67±20.10),t=5.42-17.22,P<0.01];对照组治疗21 d,7 d后明显比治疗前低[(74.58±35.23,92.70±36.43,107.50±19.10),t=2.27-5.68,P<0.01]。结论:高压氧与三七总皂甙配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异常比单纯用三七总皂甙起效快、副反应少,作用随治疗时间延长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盐酸地芬尼多片在健康人体中的药动学过程。方法采用双周期试验设计,12名健康志愿者单次和多次口服盐酸地芬尼多片50mg。建立GC-MS测定血药浓度,用DAS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用AIC法结合F检验判别房室模型。结果盐酸地芬尼多片的药-时曲线符合一级吸收的二室开放模型,单次和多次给药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ρmax分别为(321.15±162.46)和(360.98±175.58)μg·L-1,tmax分别为(2.25±0.62)和(1.75±0.54)h,t1/2β分别为(21.22±22.30)和(29.27±49.65)h,AUC0-36分别为(1052.75±596.25)和(2300.01±1533.73)μg·h·L-1,AUC0-∞分别为(1287.19±2931.36)和(2931.36±1668.27)μg·h·L-1,ρss-max为(360.98±175.58)μg·L-1,ρss-min为(127.23±61.22)μg·L-1,ρss-av为(129.12±136.36)μg·L-1,DF为(1.10±0.39),AUCSS为(1526.77±734.69)μg·h·L-1。结论单次与多次给药,主要药动学参数ρmax、AUC0-36、AUC0-∞统计学配对t检验呈极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及军事训练伤(军训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部新兵2157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观察组)1142例和对照组1015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卫生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卫生教育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心理干预前后两组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并对军训伤发生率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心理干预前,28.6%的新兵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中轻度心理障碍75.0%,中度心理障碍18.0%,重度心理障碍7.0%。心理干预后,观察组SCL-90各因子分值均非常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除人际关系敏感和精神病性因子分值外,SCL-90其他各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3个月后的分值(P<0.05,P<0.01)。心理干预后,观察组第3个月软组织损伤、骨关节损伤和器官损伤的发生率非常显著低于第1个月(P<0.01),同样非常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对照组除第3个月骨关节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第1个月外,软组织损伤和器官损伤发生率第1、3个月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新训期间部分新兵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碍,心理干预可提高新兵心理健康水平,有效降低军训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