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7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7篇 |
临床医学 | 20篇 |
内科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19篇 |
综合类 | 15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26篇 |
中国医学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12.
13.
目的:减轻患儿在灌肠中的痛苦和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寻求更好的灌肠方法。方法: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开塞露加等量生理盐水和生理盐水灌肠,比较两组有效率。结果:开塞露加等量生理盐水灌肠有效率高。结论:开塞露加等量生理盐水灌肠方法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共济失调(Ataxia)是小脑损伤后常见的协调和平衡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本文通过对1例小脑出血后共济失调患者进行病例讨论,探讨共济失调的功能评定和康复治疗方案。方法:采用Team会议的形式,对具体的共济失调患者的诊断、功能评定、临床治疗和康复训练进行讨论,制定出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经过系统的康复治疗,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有所改善。结论:共济失调的康复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功能评定结果制定详尽的康复方案,采用综合的康复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研究氟烷和安氟醚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功能和代谢、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10小组,每组8只。采用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脏模型。按给药方式又分为3大组,对照组(含4小组):平衡15min为1小组,平衡后续灌15min为1小组,平衡续灌后缺血10min为1小组,平衡续灌缺血25min后复灌30min为1小组。氟烷组(含3小组):平衡15min后,灌注含1.5MAC氟烷灌注液15min为1小组,平衡续灌后缺血10min为1小组,平衡续灌缺血25min复灌含1.5MAC氟烷的灌注液30min为1小组。安氟醚组:包括3小组,情况同氟烷组。各组记录平衡后,给药后(或续灌15min)复灌30min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压力升高或降低最大速率(±dp/dtmax)、心率(HR)、冠脉流量(CF)。实验结束后测定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心肌丙二醛(MDA)含量、高能磷酸盐(ATP)含量。结果安氟醚具有明显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安氟醚能促进缺血再灌注心肌冠脉流量的恢复。两用药组明显降低LVDP、+dp/dt,升高LVEDP(P<0.05);缺血再灌注后,氟烷、安氟醚的LVDP分别恢复到基础值的57%、62%,+dp/dt分别恢复到基础值的56%、6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两用药组均能提高心肌ATP含量,缺血后心肌ATP下降较慢,复灌后恢复较快。复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空军总医院糖尿病坏疽患者抗生素应用情况,分析用药特点,并对其中反应出的问题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8—2009年度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坏疽合并应用抗生素治疗患者的局部和全身应用抗生素的种类、剂量、疗程及联合应用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局部和全身应用抗生素种类基本可以覆盖致病病源微生物,联合用药种类较为合理。但全身用抗生素存在治疗周期过长的现象,同时,局部用抗生素存在一次性应用的现象。结论:局部应用抗生素尚需要进行规范,全身应用抗生素的治疗周期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运动平板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测结果做为标准,对113例平板运动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7%、特异性为70%,而且多支病变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较单支病变高,女性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率高于男性。结论平板运动试验费用低、简单易行,是一种较理想的无创性诊断、评估冠心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晓莉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5,13(2):83-8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主要类型及特点。方法对49例29岁~73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39例临床判定再通,再通率79.59%。溶栓治疗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85.41%,加速性自主心律仅发生在再通组,大多是一过性。结论加速性自主心律是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特殊类型,可作为判定再通的可靠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鼻内镜手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2001—06~2004—12共收治儿童慢性鼻窦炎患者56例,均行鼻内镜手术(endoscopic sinus surgery,ESS)治疗,总结如下。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男30例,女26例,年龄8~18(平均15)岁。病程6个月~5(平均3.4)a。临床症状;鼻塞52例,浓涕50例,头痛42例,其中30例伴双下甲肥大,8例伴鼻中隔偏曲。7例泡性中甲,16例中鼻甲息肉样变.10例伴鼻息肉,8例伴腺样体肥大,6例伴变应性鼻炎。本组病例术前均行鼻腔鼻窦冠状位高分辨CT扫描,根据病史、鼻内镜检查和CT扫描,分型分期按海口1997年标准:Ⅰ型1期6例。Ⅰ型2期9例,Ⅰ型3期15例,Ⅱ型1期6例,Ⅱ型2期10例,Ⅱ型3期4例,Ⅲ型6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