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回顾性分析过去10年抢救ARDS/MODS的疗效,探讨诊断治疗中的经验。方法:将1996-06~2006-12收入ICU中心的624例危重急症病例按统一标准筛选出符合ARDS/MODS 64例,根据ICU专业建设不同年份分为1996-06~2000-12(A组n=21)、2001-01~2004-06(B组n=22)、2004-07~2006-12(C组n=21),3组均按高海拔地区ARDS/MODS评分系统相关指标参数进行统计,比较3组入住ICU的APACHEⅡ、MODS、SSS评分、住ICU时间、带机时间和结局。结果:住ICU时间、带机时间C组明显短于A组,P<0.05;病死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3个不同时期MODS多脏器指标参数、APACHEⅡ总分、MODS总分评估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由普通病房转入ICU时间、上机时间、上机适应证的掌握和诊断救治技术等因素是影响治疗结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2.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3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可行性及实用性。方法:39例共64个瘤体全麻气管插管后,腹腔镜下行射频消融治疗,其中10例同时行胆囊切除术。结果:全部病例治疗效果满意,术后无残留病灶,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安全可行,治疗彻底,是一项微创治疗新技术。  相似文献   
33.
软骨黏液样纤维瘤(chondromyxoid fibroma,CMF)是一种特殊分化的良性软骨性肿瘤。好发于下肢骨,约占70%。其典型影像学特征为偏心性病灶,可见“咬饼样”骨质缺损。恶变率低,约为3%[1],目前尚不能证实恶变率与年龄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PLH)治疗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3—07~2012—07的17例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在全麻下行PLH,共治疗20个肿瘤,平均肿瘤直径(4.4±1.4)cm。肝功能Child—Pu小A级6例,B级11例。结果:17例均顺利完成PLH。平均手术时间(143.4±50.3)min,平均术中出血量(334.1±221.9)ml。无一例中转开腹,未出现大出血、严重胆漏、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4±2.4)d。术后随访12~73个月(平均39.3个月),1例肿瘤切除边缘复发,5例发现肝内新病灶,1例肺转移。经皮射频消融治疗4例,肝动脉化学栓塞(TACE)2例,6例死于肿瘤复发或肝功能衰竭。结论:PLH治疗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安全可行,治疗效果肯定,具有局部创伤小、全身炎症反应轻、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最适于肝脏表浅部位的肿瘤。  相似文献   
35.
腹腔镜多脏器联合手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多脏器联合手术临床应用的优越性、可行性及适应证.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8月至2010年9月为186例患者施行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86例腹腔镜联合手术中,1例右肝管狭窄;1例肝包虫术后胆漏引流不畅,1例因心肺疾患不能耐受头低足高体位而终止妇科手术;余均顺利完成手术并痊愈出院.术后平均住院时...  相似文献   
36.
目的 :研究脾内直接注射携带 IL- 2和 (或 ) IL- 1 2基因的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株对血 IL- 2和 IL- 1 2以及 NK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构建携带 h IL- 2和 (或 ) m IL- 1 2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将肝癌细胞 CBRH3注入大鼠腹腔 ,形成肿瘤 ,断颈处死 ,剖腹取出肿瘤组织 ,剪碎后接种于 5 0只 Wistar大鼠肝脏一叶 ,制备肝癌模型。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空载体对照组、IL- 1 2基因治疗组、IL- 2基因治疗组及 IL- 2 / IL- 1 2联合基因治疗组 ,每组 1 0只。含 IL- 2和 (或 ) IL- 1 2基因的包装细胞于肝癌接种后 1、3、5、7d进行脾内注射转染脾细胞。 EL ISA法检测大鼠血 IL- 2和 IL- 1 2浓度 ,放射性活度测定法检测 NK细胞活性 ,并进行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IL基因治疗后 3d,IL - 2 / IL - 1 2联合基因组血清 h IL - 2与单基因治疗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病理示治疗后肝癌组织中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增多。 IL治疗组 NK细胞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0 .0 1 )。治疗后 3d血清 IL达高峰 ,以后逐步下降。 IL - 2 / IL - 1 2联合基因组较 IL单基因组增高 (P<0 .0 5 )。 结论 :脾内直接注射携带 IL -2和 (或 ) IL - 1 2基因的逆转录包装细胞株可明显增强 NK细胞活性 ,IL联合基因治疗优于 IL单基因  相似文献   
37.
抗坏血酸诱导新生鼠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针对帕金森病进行细胞移植治疗的研究进程中,除寻求合适的细胞系外,如何将各种有分化潜能的细胞诱导为含量丰富、有功能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尤为关键.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抗坏血酸对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7-01/12在广西医科大学科学实验中心完成.材料:清洁级新生24 h内SD大鼠30只,由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抗坏血酸为Sigma产品.方法:取新生鼠脑组织,组织块胰蛋白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传至第2代以5×108L-1密度接种.设立4组:空白对照组不给予抗坏血酸,仅加入含体积分数为10%的胎牛血清、2%B27的DMEM/F12培养基;剩余3组在此基础上分别加入50,100,200 μmol/L抗坏血酸进行诱导,10 d后终止诱导.主要观察指标:RT-PCR检测诱导后细胞酪氨酸羟化酶基因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神经干细胞,检测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率.结果:各浓度抗坏血酸诱导组均得到795 bp的扩增片断,即均表达酪氨酸羟化酶mRNA.神经球具有自我更新和表达巢蛋白的能力,诱导分化后的细胞能表达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特异性抗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50,100,200 μ mol/L抗坏血酸诱导组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率均明显升高(P<0.05);且100,200 μ mol/L抗坏血酸诱导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50 μ mol/L(P<0.05),100,200 μ mol/L抗坏血酸诱导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从新生鼠脑组织分离出的神经干细胞在体外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及表达巢蛋白的能力.50~200 μ mol/L抗坏血酸均能促进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抗坏血酸浓度从100 μmol/L增加至200 μmol/L时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总结内脏脂肪对胃癌患者发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收集国内外在线数据库中有关内脏脂肪与胃癌发病、治疗及预后的相关性,以及其机制研究的文献并作综述.结果 内脏脂肪与胃癌的发生、进展及胃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高内脏脂肪可能会促进胃癌的发病及进展,并提高胃癌根治术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9.
腹腔镜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血管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的可行性及实用性。方法 :2 5例肝血管瘤患者全麻气管插管后 ,腹腔镜下行射频消融治疗 ,其中 5例同时行胆囊切除术。结果 :患者经治疗均获满意效果 ,术后无残留病灶 ,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安全可行 ,治疗彻底 ,是治疗肝血管瘤的微创新技术。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构建急性重症胆管炎风险预测评分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肝胆外科2016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381例急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非重症胆管炎患者273例,重症胆管炎患者108例。通过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急性重症胆管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并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模型的区分度,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精度,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临床价值。运用加强Bootstrap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并评估模型在内部验证中的表现。通过构建网页计算器、列线图与评分系统,对模型进行可视化呈现。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Bil(OR=1.014,95%CI:1.009~1.020,P<0.00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OR=1.128,95%C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