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0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8篇
肿瘤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顺铂诱导大鼠C6胶质瘤细胞凋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深入进行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分了生物学研究及提高胶质瘤辅助化疗疗效打下基础。通过光镜,电镜,荧光显微镜分析,DNA断裂分析及流式细胞仪分析,进行顺铂诱导C6胶质瘤细胞调亡研究。本研究证实在3μg/mLCDDP作用72h,C6细胞出观细胞凋亡;光镜和电镜可见细胞形态学上出现细胞皱缩,染色质浓集贴达;流式细胞仅结果提示有凋亡峰出现,凋亡细胞占细胞总数17.3%±1.2%;荧光显微镜观察出现染色质浓集,染色质断裂:DNA电泳未表现出DNA呈梯状带型断裂。上述结果提示用顺铂成功地诱导大鼠C6胶质瘤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02.
RV-HSV-tK-GCV系统基因治疗中的"旁观者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反转录病毒载体(RV)-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tK)-环丙氧苷(GCV)系统中的旁观者效应.方法利用RV介导将HSV-tK基因导入C6大鼠胶质瘤细胞,在GCV存在条件下,将转导细胞C6/TK+按不同比例与同种属的野生C6细胞,不同种属的TJ905人多形性胶母细胞瘤以及C6/NeoR+TK-(转导的C6细胞,但对GCV耐药)进行混合培养,同时对旁观者效应产生机理进行探讨.结果 C6/TK+可被GCV所杀灭;C6,TJ905及C6/NeoR+TK-按不同比例与C6/TK+混合后应用GCV,均出现旁观者效应;结论转导细胞对GCV的敏感性较野生C6细胞明显增强旁观者效应的出现并非在同一细胞系的细胞中出现,介导旁观者效应的并非为可溶性因子.本文还就在反转录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过程中tk基因突变可能导致C6/NeoR+TK-细胞的出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3.
垂体腺瘤卒中手术前后视功能改变76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垂体腺瘤卒中手术前后视功能变化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合并视功能障碍的垂体卒中患者,经蝶窦入路手术前后的视力、视野改变和影响因素.结果 12例(15.8%)因视功能障碍,入院前被误诊最长达6年.经蝶窦手术后视力、视野的治愈缓解率分别为86.8%和81.6%,6例眼肌麻痹者恢复正常,治愈率达100%.结论经蝶入路减压是治疗垂体卒中患者视功能障碍的首选方法,对恢复视功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经蝶窦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开颅术后复发性垂体腺瘤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开颅术后残留及复发性垂体腺瘤的再次经蝶窦手术。方法 男性7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49.9岁。4例为开颅术后残留性垂体腺瘤。12例为开颅术后复发性垂体腺瘤,平均复发时间为3.9年。临床表现视功能障碍14例,头痛6例,垂体功能低下4例。肿瘤1~3cm者6例,3cm以上者10例。垂体无功能腺瘤12例,泌乳素腺瘤3例,生长激素腺瘤1例。均选择经口鼻蝶窦入路再次手术。结果 肿瘤全切除7例,大部分切除6例,部分切除3例。随诊6月~5年,15例病人肿瘤未复发。结论 经额开颅术后残留及复发性垂体腺瘤可选择经蝶窦入路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05.
垂体微腺瘤所致双颞侧视野缺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垂体微腺瘤与视交叉功能障碍引起的颞侧视野缺损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经蝶手术治疗的意义。方法分析了北京协和医院经蝶手术治疗的5例术前有典型颞侧视野缺损的垂体微腺瘤,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结果这5例患者术前均有典型的颞侧视野缺损,经蝶手术治疗后3例患者的视野缺损恢复正常,2例不同程度改善。结论结合人体视交叉血液供应的解剖学研究,认为高灌注状态的垂体增殖性病变如肿瘤,通过它与视交叉的共同供应血管分枝进行“盗血”,或干扰了视交叉的正常血液供应,使视交叉中部存在的微循环薄弱环节发生供血障碍,而导致未对视交叉形成直接压迫的垂体微腺瘤能够引起颞侧视野缺损。经蝶手术治疗后5例患者的视野缺损均不同程度地改善或恢复正常,这既反证了上述机制的存在,又显示了经蝶手术治疗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6.
经蝶窦显微外科切除垂体腺癌是一种安全、疗效好,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但偶而可发生严重并发症。1979年4月至1987年11月,我科共完成经口鼻蝶窦垂体显微外科手术392例,其中2例术后发生严重鼻衄(占0.5%),脑血管造影证实为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破裂所致。本文就此2例的体会结合文献,对本并发症的原因、处理及预防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比较鞍区病变经蝶手术中脑脊液漏两种不同处理策略的临床效果.方法 A组36例,其中垂体腺瘤31例,垂体Rathke囊肿5例,采用人工脑膜-明胶海绵-生物蛋白胶方法重建鞍底.B组23例,其中垂体腺瘤18例,垂体Rathke囊肿5例,在A组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手术入路中获得的自体骨质解剖重建鞍底,骨质重建来源分别为:蝶窦腹侧壁骨质18例,骨性鼻中隔4例,蝶窦纵隔骨质1例.结果 A组和B组术后及随诊期均无脑脊液漏病例.B组患者在术后卧床时间、拔除鼻腔填塞物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均较A组明显缩短,分别缩短了5.31、1.94和3.05天,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值均为0.000,均<0.01).结论 以上两种鞍底重建方法都具有较好的预防鞍区病变经蝶手术中脑脊液漏者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的效果,但自体骨质鞍底解剖重建方法较传统的人工脑膜-明胶海绵-生物蛋白胶鞍底重建方法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分析儿童青少年垂体催乳素(PRL)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方法 回顾性总结31例儿童青少年垂体PRL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激素水平以及治疗情况.结果 本组男女比例1:2,诊断年龄(16.9±2.7)岁,发病年龄(15.0±2.7)岁.女性患者以月经异常,男性以头痛和视力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81%为大腺瘤,血PRL水平与腺瘤长径正相关(r=0.5252,p=0.0145).29%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和64%的药物治疗患者随访2-18个月,PRL水平正常.结论 儿童青少年垂体PRL瘤与成人相比男性患者比例显著升高,大多数为垂体大肿瘤,多于青春发育后起病,多巴胺激动剂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的MRI特点。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66例垂体ACTH腺瘤的MRI特点。患者均行蝶鞍区矢状位和冠状位T1WI薄层增强和平扫,39例同时行动态增强扫描。结果:MRI显示未见异常41例(15.4%),微腺瘤179例(67.3%),大腺瘤42例(15.8%),巨大腺瘤4例(1.5%);垂体卒中13例(4.19%)。MRI对垂体ACTH腺瘤的阳性发现率为84.6%(225/266);动态增强的阳性发现率为87.2%(34/39)。本组MRI未见异常和明确微腺瘤的术后内分泌治愈率分别为90.0%和87.8%,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蝶鞍区冠状位增强扫描有助于垂体ACTH微腺瘤的术前定位,动态增强扫描能提高垂体微小腺瘤的术前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0.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近远期随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14例有症状的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接受了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对13例患者进行了3月~5年的随访。每位患者来院复查时行全面神经系统检查及TCD、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随访过程中均行DSA检查1次。结果 13例随访病例在随访期间均无中风发生。除2例患者外,其余均无TIAs。TCD、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DSA检查发现2例再狭窄,其中1例无症状,另1例有TIAs,予内科保守治疗。结论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是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方法。多普勒超声检查是首选的有效的无创检查方法。TCD对病变的诊断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