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7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40篇
预防医学   84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30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张毅  苏敏  蔡琰 《中国临床康复》2005,9(26):179-181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A2无血清培养条件下分化成神经细胞过程中,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的主要产物-丙二醛和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探讨脂质过氧化反应程度和抗氧化能力与细胞老化的相关性。方法:实验于2004—04/2005—02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神经生物学实验室进行。①建立神经细胞老化实验模型:传代培养的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A2中加入无血清培养液后,在37℃、含体积分数为0.05的CO2的空气中培养,24h后换培养液,以后每隔3d更换培养液;按不同的培养天数分为培养1,7和14d组。各组在培养至相应的天数后终止培养。②评估神经细胞变化的指标检测:采用显微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老化指标脂褐素水平(相对荧光值)反映细胞老化程度;以比色法测定细胞内丙二醛浓度评估细胞脂质过氧化程度,亚硝酸盐比色法得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反映细胞的抗氧化能力。结果:①细胞内脂褐素相对荧光值:培养1,7和14d组分别是(11.55&;#177;0.9)%,(22.41&;#177;1.99)%和(29.51&;#177;4.5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F=478.04,P〈0.01)。②丙二醛浓度:培养1,7和14d组分别是(0.90&;#177;0.20),(1.91&;#177;0.19)和(2.98&;#177;0.20)μmol/L;组间比较差异显著(F=148.31,P〈0.01)。③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培养1,7和14d组分别是(685.30&;#177;107.85),(372.07&;#177;74.35)和(175.04&;#177;29.67)μkat/L:组间比较差异显著(F=66.10,P〈0.01)。结论:①随着无血清培养天数的增加,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A2细胞内脂褐素逐渐增多,细胞在不断衰老。②细胞内丙二醛浓度随细胞老化而不断增加,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却随着细胞老化而下降。说明神经细胞的老化与细胞内脂质过氧化反应呈正相关,与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呈负相关。③体外神经细胞老化实验研究模型是科学和客观的,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2.
苏敏  孙春梅 《新中医》2016,48(11):120-122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中药治疗,共治疗3月,随访期3月。观察血清激素变化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以及随访期中医症状积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FSH水平较治疗前降低,FSH/LH水平降低,E2水平上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前后FSH、FSH/LH、E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症状积分2组患者治疗后均有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随访期,2组间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及随访期治疗组中医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与愈显率均高于对照组,2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与中药配合较纯中药疗法,对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之血海虚寒证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53.
陈巧利  苏敏 《光明中医》2010,25(3):389-390
根据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经验观察,总结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冲任受损,气血运行不畅是本病的基本病机,肾虚、血瘀、痰阻是疾病发展的结果。对于本病的治疗强调"调经为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A)是否逆转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的右心室重构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正常对照组,MCT模型组,CsA低、高剂量组(0.33和1mg·kg-1)。MCT造模后14~21d给CsA(ig,bid)。造模22d右心导管术检测右室收缩压(RVSP);称右室自由壁(RV)及左心室加室间隔(LV+SEP)重,计算右心肥大指数(RVHI=RV/LV+SEP);光镜及电镜观察右室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检查右室心肌细胞PCNA的表达。结果CsA逆转MCT所引起RVSP、RVHI的升高(P<0.05或P<0.01)、右室心肌细胞肥大、线粒体肿胀变性及PCNA抗原的过表达。高剂量CsA作用更明显。结论CsA(1mg·kg-1 ig,bid)能明显逆转MCT诱导的右室重构,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右室后负荷及抑制右室心肌细胞肥大有关。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姜炭对虚寒性出血证大鼠凝血5项指标和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影响.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8组:空白组、模型组、姜炭组和姜炭加模型组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姜炭加模型组均以大黄水煎液ig造成虚寒模型,共10 d.从造模第6天开始,空白组和模型组ig生理盐水,姜炭组ig给与不同剂量的姜炭混悬液(10,20,40 g·kg-1),1次/d,连续5d;模型组和姜炭组采用眼眶放血法造成出血模型.末次给药后1h采血测定凝血5项: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结果:姜炭高、中剂量组能显著缩短虚寒性出血证大鼠的TT(P<0.05),PT(P <0.05),APTT(P <0.05),提高FIB的含量(P<0.01)、减少D-D的含量(P<0.05),提高TXB2(P <0.01)而下调6-keto-PGF1α (P< 0.01)的含量.结论:姜炭可能是通过影响大鼠凝血系统和调节TxB2,6-酮-前列腺素F1α含量来发挥止血、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甲氨喋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滑膜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及其受体整合素αvβ3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CIA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和甲氨喋呤(MTX)组,后者用MTX进行干预治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滑膜组织OPN和整合素αvβ3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血清TNF-α水平.结果 ① CIA模型组和MTX组大鼠的滑膜OPN、整合素αvβ3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大鼠对照组(均为P<0.01);与模型组比较,MTX组OPN和整合素αVβ3的表达减少(均为P<0.01). ②正常对照组和MTX组大鼠血清TNF-α水平显著性低于模型组大鼠(均为P<0.01).结论 滑膜OPN和整合素αvβ3异常表达在CIA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MTX通过下调滑膜OPN和整合素αvβ3的表达,降低血清TNF-α水平从而达到治疗CIA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血管树突状细胞在人主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中的分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血管树突状细胞在人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中的分布模式。方法:人主动脉标本15例主要取自尸检和外科手术,常规连续切片,分别行HE及S100/CD1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光镜下观察S100/CD1a阳性细胞分布情况。结果:15例HE染色标本中,2例正常,13例人动脉血管可见内膜的增厚及泡沫细胞等AS早期病理表现。9例S100/CD1a染色阳性,阳性率为69.2%。S100/CD1a阳性细胞分布在病变的内膜和外膜,外膜的S100/CD1a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滋养血管的周围。结论:在AS早期病变部位有血管树突状细胞的聚集,主要分布在病变血管的内膜和外膜,提示血管树突状细胞可能参与了AS早期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58.
目的从形态学的角度探讨人胎阑尾内CD20阳性B细胞在各胎龄段的发育。方法收集13~28周人胎22例,测量各胎儿顶臀长(CRL)。按Patten法确定胎龄,取其阑尾,经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光镜观察。结果13~16周阑尾上皮已经完全演变成为单层柱状,胎儿阑尾绒毛出现,结构分层逐渐明显,淋巴细胞散在分布,淋巴小结雏形逐渐形成;14周CD20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出现,数量少,单个分布于结缔组织内;17~20周CD20阳性反应细胞增多,成群分布;23—28周粘膜固有层内CD20阳性细胞参与构成淋巴小结。统计学处理证实随胎龄增加,CD20阳性细胞数量逐渐增多(P〈0.01)。结论14周CD20阳性细胞出现,随胎龄增加数量增多,主要参与构成淋巴小结。  相似文献   
59.
苏敏  张映辉  谢振荣  李毅 《吉林医学》2008,29(13):1099-1100
目的:观察普贝生用于延期和过期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将108例超过41孕周、初产单胎头位产妇随机分为普贝生组和硫酸普拉酮钠组,各54例。普贝生组阴道放置普贝生引产,硫酸普拉酮钠组静脉推注硫酸普拉酮钠引产,比较两组产妇的宫颈Bishop评分和分娩情况。结果:普贝生组引产有效率为98%,硫酸普拉酮钠组为1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普贝生组引产时间明显短于硫酸普拉酮钠,P〈0.01;普贝生组的剖宫产率低于硫酸普拉酮钠组,P〈0.01;普贝生组胎心异常和羊水污染发生率与硫酸普拉酮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贝生用于延期和过期妊娠引产较硫酸普拉酮钠引产省时、有效,且能降低剖宫产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0.
病理学与基础、临床多学科整合的双语教学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适应我国医学发展国际化的趋势,各医学院校积极进行医学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病理学是一门基础性、桥梁性的医学课程,对病理学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汕头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在备课、课堂授课、开发病理学网络资源及开放式实践性教学等方面,对病理学与基础、临床多学科有机整合的开放式双语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