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41.
背景与目的:颅内小病灶手术的关键在于术中的精确定位。本研究主要总结和分析Photoshop简易定位法切除颅内占位病灶的经验。方法:应用Photoshop简易定位法确定肿瘤的位置,经影像资料再次比较定位标记物与肿瘤的实际位置的关系,确定手术切口,切除颅内病灶。其中脑脓肿1例,脑转移瘤2例,脑膜瘤15例。结果:标记物与肿瘤误差为0.8~1.0cm,经验证后重新确定肿瘤中心,术中验证其误差为0.2~0.5cm,均于显微镜下行全切术,术后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Photoshop简易定位法手术治疗颅内位置表浅小病灶准确、安全。  相似文献   
42.
目的 采用前瞻性的纵向研究设计,探讨人口学和专科资料以及社会心理因素对老年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不同治疗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就诊于我院门诊的137例AM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治疗后1、3、6个月3个时间点,采用问卷调查对其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进行测评.结果 治疗后3个月的生存质量最差,为(54.25±13.37)分,治疗后1个月生存质量最好,为(62.10±15.86)分,且3个不同治疗期的生存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518,P=0.000).对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治疗手段(P<0.01)、文化程度(P<0.01)、婚姻状况(P<0.01)、焦虑(P<0.01)、抑郁(P<0.05)、自我效能(P<0.01)、社会支持(P<0.05)和积极应对(P<0.01)是AMD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AMD患者治疗后6个月中的不同阶段其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是动态变化的,为护理人员精准制订多阶段、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
唐爱珠  苏君  史成勤 《临床医学》2010,30(11):43-44
目的探讨微量激素联合黛力新对更年期妇女焦虑和抑郁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予以乙烯雌酚联合黛力新及乙烯雌酚口服治疗,疗程结束后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量激素联合黛力新治疗更年期妇女焦虑和抑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4.
胶质瘤耐药现象的存在是胶质瘤化疗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对其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是当前的热点和难点。研究发现胶质瘤耐药的分子机制异常复杂.胶质瘤肿瘤细胞内耐药基因及其相关蛋白的异常表达,脑肿瘤干细胞与多药耐药以及DNA损伤修复能力的异常与耐药密切相关,本文对胶质瘤这些耐药的分子机制和相关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5.
肿瘤的侵袭过程是瘤细胞从原发瘤脱落到周围组织并和细胞外基质(ECM)相互作用的过程。ECM由胶原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组成,包括基底膜和间隙基质,具有连接、保护、支持细胞的作用,并影响细胞形态、调控细胞正常代谢、迁移增殖、分化和信息传递,与肿瘤侵袭性密切相关。肿瘤的侵袭过程涉及多个步骤:瘤细胞通过细胞膜表面受体识别并黏附细胞外基质的层黏连蛋白;多种蛋白酶对细胞外基质进行降解;瘤细胞通过基底膜向周围组织迁移,增殖并诱导血管生成。此过程涉及到黏附分子、多种酶类、细胞因子、信号传递和基因调控多个环节,彼此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复杂多变的网络系统,共同作用于脑胶质瘤的侵袭性。本文就脑胶质细胞瘤的侵袭性过程及相关因素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对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46.
一般化工厂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酸、碱及含有酸、碱成份的液体。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管道的跑、冒、滴、漏;违反操作规程等各种原因,常会发生酸、碱烧伤。对于大面积、重烧伤我们在彻底冲洗保护好创面以后及时地转往医院。对于小面积的酸、碱烧伤,特别是溅在身体各处散在的烧伤,我们采用了彻底冲洗,暴露创面的治疗方法,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一、彻底冲洗,做到二个立即: 1.立即脱去患者被污染的衣服,以减少衣服的酸、碱溶液继续留在创面上。衣服不易脱掉时,应用剪刀剪开,保护好创面。 2.立即冲洗。酸性溶液烧伤应用4%小苏打水;碱性溶液烧伤应用5%硼酸永,如当时不具备上述溶液,也可用自来水,立即冲洗创面。如溅在眼内应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并注意将上脸穹窿部  相似文献   
47.
目的 研究含双启动子表达载体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活性。方法 构建分别含有CMV及CMV-SV40启动子的pC-LacZ及pCS-LacZ真核表达载体。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将其转染至TJ905真核细胞中,对转染后24~72h的细胞提取物进行β-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并与转染标准pSV-gal载体的细胞提取物的酶活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J905细胞中转染CS-LacZ的β-半乳糖苷 酶活性明显高于其它两种载体(P〈0.05)。且转染后48h是酶活性达高峰的时间。结论 两种启动子同时启动的基因表达效率较高。这为今后基因治疗中提高外源基因表达效率提供了一条有益的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48.
胶质瘤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始于80年代末。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和肿瘤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将胶质瘤在突变补偿、分子化疗和遗传性免疫增强三方面的研究情况加以综述。1突变补偿目前对肿瘤的病因学研究发现,肿瘤的发生与癌...  相似文献   
49.
体外循环(CPB)下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易出现程度不同的神经精神系统症状,如苏醒延迟、大面积脑梗死等。奥拉西坦是一种新型神经营养药,目前国内将其用于CPB手术的有关报道较少。2008年1月~2009年6月,我们观察了CPB手术转机期间使用奥拉西坦对患者脑损伤特异性生化指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0.
背景基因治疗是国内外对于脑胶质瘤生物学治疗的研究热点.目的应用已克隆并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R3-TK,探讨HSV-TK/ACV系统对人脑胶质瘤细胞抑制生长和杀伤作用研究.设计以细胞为研究对象的实验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神经外科、肿瘤内科.对象实验于2004-01/04在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所用的真核表达载体pCR3-TK由作者构建,TJ905细胞株由天津神经病学研究所浦佩玉教授惠赠.选择未转染和转染空载体的细胞作为对照组.方法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将pCR3-Uni及含HSV-TK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R3-TK转染至人脑胶质瘤细胞株TJ905中,筛选出阳性克隆,阳性细胞克隆给予ACV(50 mg/L),72 h后,收集玻片,进行AgNOR染色.主要观察指标对未转染和转染不同载体的TJ905细胞ACV作用后银染颗粒进行记数.结果转染HSV-TK基因的细胞,在给予ACV后,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转染pCR3-Uni和pCR3-TK细胞克隆的AgNOR颗粒数分别为14.33和6.67(P<0.01).结论AgNOR计数是一种操作简便、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的方法,为研究HSV-TK/ACV系统的抗肿瘤机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