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0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89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31.
葛花总黄酮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MDA、SOD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明  杨芳  孙明  李岱 《临床眼科杂志》2012,20(4):374-376
目的探讨葛花总黄酮(TFF)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抗氧化损伤的作用。方法加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DM)模型组、TFF小剂量组(TFFⅠ)、中剂量组(TFFⅡ)和大剂量组(TFFⅢ)。DM、TFFⅠ、TFFⅡ和TFFⅢ组造模成功后第5周开始给药,给药10周,于第15周测定小鼠血糖和体重,处死小鼠取眼球,测定各组小鼠视网膜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模型组(血糖120.98±5.57mmol/L,体重21.55±1.67g)比较,给予TFF中剂量组血糖(13.51±6.09mmol/L)和大剂量组血糖(9.66±2.86mmol/L)显著下降(P〈0.01),大剂量组(体重24.50±1.58g)可明显改善体重的下降(P〈0.01)。与模型组(MDA含量:12.10±1.06nmol/mgprot,SOD活性:8.45±0.95U/mgprot)相比,TFF小、中、大剂量组MDA含量均明显降低(MDA含量分别为:7.98±0.40、5.75±0.63、5.24±0.48nmol/mgprot,P〈0.01),SOD活性均明显升高(SOD活性分别为:13.10±0.90、17.28±0.94、17.79±1.21U/mgprot,P〈0.01)。结论TFF能增强糖尿病小鼠视网膜抗氧化能力,减轻视网膜的氧化损伤,从而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起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2.
吕臻  艾明  况利  陈建梅  牛雅娟  费立鹏 《重庆医学》2014,(26):3474-3477
目的:了解重庆市大学生中自杀未遂者对自杀的态度以及社会支持状况。方法采用《自杀态度与心理健康状况问卷》,在重庆市随机抽取的11所大学中调查9808名大学生,比较有自杀未遂行为和无自杀行为的大学生在自杀态度和社会支持系统的差异。结果调查显示重庆市大学生自杀未遂的报告率为1.7%。有自杀未遂行为的大学生比无自杀行为的大学生更加肯定自杀的不可预防性、自杀的不可自我控制性、对自杀抱有正性的态度,并认为自杀能改变他人行为。而相对比有自杀未遂行为的大学生而言,无自杀行为的大学生更多的是歧视自杀行为、对自杀行为是负性态度、不认为自杀能改变他人行为及承认自杀的社会重要性。有自杀未遂行为的大学生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及对支持的利用度均比无自杀行为的大学生的评分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自杀未遂行为的大学生,其自杀态度中,自杀的不可预防性、自杀的不可自我控制性、对自杀的正性态度与社会支持总分及社会支持中各维度的分值均呈显著负相关,自杀的社会重要性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的分值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有自杀未遂行为的大学生对自杀更倾向于肯定态度,这部分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较差,提醒高校教育者和社会相关部门应加强自杀相关知识的教育,完善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对有自杀风险的高危学生进行早期干预,以防止自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3.
背景研究表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能调节多种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MMP/TIMP)的表达和平衡,但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中MMP/TIMP的表达与PDGF作用剂量和作用时间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观察PDGF对RPE细胞中MIP-2、MMP-9和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RPE细胞系ARPE-19,将达到70%~80%融合的细胞分为5个组。分别将0、0.1、1、10、50mg/LPDGF加入RPE细胞培养基作用36h,分别采用逆转录PCR(RT—R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RPE细胞中MMP-2、MMP-9和TIMP-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PDGF组采用10mg/LPDGF组PDGF分别刺激RPE细胞24、36和48h,对照组用不含PDGF的培养液培养,采用逆转录PCR(RT—R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RPE细胞中MMP-2、MMP-9和TIMP-1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PDGF质量浓度的增加和刺激时间的延长,RPE细胞生长速度加快,细胞增生明显。PDGF刺激RPE细胞36h,随着PDGF质量浓度的增加,MMP-2 mRNA和MMP-9 mRNA在RPE细胞中表达相对值逐渐增加,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MP-2 mRNA:F=79.304,P=0.000;MMP-9 mRNA:F=8.465,P=0.003),其中1、10、50mg/LPDGF组RPE细胞中MMP-2 mRNA和MMP-9 mRNA表达相对值明显高于0mg/L PDG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PE细胞中MMP-2和MMP-9蛋白表达相对值随着PDGF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MP-2:F=26.550,P=0.000;MMP-9:F=80.993,P=0.000),其中1、10、50mg/LPDGF组RPE细胞中MMP-2和MMP-9蛋白表达相对值明显高于0mg/L PDG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质量浓度PDGF组RPE细胞中TIMP-1 mRNA和蛋白表达相对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143,P=0.962;F=1.955,P=0.178)。随着10mg/L PDGF刺激RPE细胞时间的延长,RPE细胞中MMP-2 mRNA和MMP-9 mRNA表达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MP-2 mRNA:F时间=83.250,P=0.002;MMP-9 mRNA:F时间=6.785,P=0.019);各时间点RPE细胞中MMP-2和MMP-9蛋白表达相对值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MP-2:F时间=11.185,P=0.041;MMP-9:F时间=968.413,P=0.000)。PDGF作用不同时间点对照组与PDGF组间MMP-2、MMP-9 mRNA及蛋白在RPE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组:均P=0.000,时间点:P〈0.05),而各时间点2个组间RPE细胞中TIMP-1表达相对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GF上调PRE细胞中MMP-2和MMP-9的表达,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但对PRE细胞中TIMP-1的表达无明显影响。PDGF导致RPE细胞中MMP/TIMP的平衡失调,从而导致细胞外基质的破坏,促进RPE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134.
张皇  艾明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9):1615-1617
目的:观察角膜板层清创联合无缝线羊膜移植术治疗表浅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2-04/2013-10在我院确诊的表浅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经局部+全身抗真菌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者22例22眼,采用角膜板层清创联合无缝线羊膜移植手术治疗,术中采用生物纤维蛋白粘合剂粘合固定羊膜植片。术后局部抗真菌治疗坚持1~2mo,随访3mo以上,裂隙灯观察角膜愈合、羊膜黏附等情况,共焦显微镜观察羊膜转归、真菌感染复发等。

结果:患者21例术后1~2wk角膜水肿、前房反应逐渐消退,未见羊膜植片脱落、溶解,未见羊膜下积液等; 2wk后羊膜植片逐渐与角膜融为一体,创面逐渐增厚,角膜上皮重建、透明度增加; 4wk后病变区逐渐瘢痕化,荧光素染色阴性; 3mo后角膜创面遗留程度不等的角膜云翳或斑翳,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19例术后4wk羊膜基本或完全吸收。术后1例真菌感染复发,经板层角膜移植后治愈。

结论:角膜板层清创联合无缝线羊膜移植可有效清除炎症病灶,提高局部药效,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反应,促进角膜愈合,是治疗表浅真菌性角膜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5.
重庆市大学生自杀未遂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重庆市大学生自杀未遂的特征、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提供的《自杀态度与心理健康状况问卷(大学版-Ⅳ)》在重庆市随机抽取的11所大学中调查了9808名大学生,了解自杀未遂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大学生自杀未遂报告率为1.7%(169/9808),男女性别构成比为1∶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其危险因素排列为:近一年感到绝望的频率高(OR=4.2,95%CI:3.1~5.9)、一级亲属有过自杀行为(OR=2.8,95%CI:1.7~4.7)、认识的人有过自杀行为(OR=2.8,95%CI:2.1~3.9)、已发生性行为(OR=2.7,95%CI:1.9~3.9)、近1个月心理问题对学习及日常生活的影响(OR=2.5,95%CI:1.8~3.6)、女性(OR=2.5,95%CI:1.8~3.5)、其他血缘关系亲属有自杀行为(OR=2.4,95%CI:1.6~3.4),P值均小于0.001。结论大学生自杀现象并不罕见,应在高校制定和执行有针对性的自杀预防计划。  相似文献   
136.
硅油填充眼下方视网膜脱离氩激光光凝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硅油填充广泛应用于治疗复杂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 ,使不少患者恢复了部分视功能。但硅油填充眼仍可能发生视网膜脱离 ,对于此类患者 ,一般采用硅油下视网膜复位术或硅油置换术等治疗。然而 ,多次手术必然会增加对患眼的损害 ,并且有出现手术并发症的可能。我们对部分硅油填充眼下方视网膜脱离的患者采用氩激光光凝“筑堤”的方法固定视网膜脱离的范围 ,待硅油填充术后 3~ 4个月再行硅油取出术并同时处理下方脱离的视网膜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选择 1998年 9月~ 2 0 0 0年 12月我院收治的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  相似文献   
137.
目的:评估助手照明四切口双手操作玻璃体切割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53例需行双手操作法玻璃体切割手术患者行助手照明下四切口双手操作玻璃体切割手术,术后随访6-16月,平均13.2月,对手术效果及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53例患者中术后视网膜成功复位51例(96.2%),未复位2例(3.8%);53例中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1例(1.9%),术中玻璃体出血8例(15%);53例术中均未发生巩膜切口并发症;视网膜复位的51例中6例发生复发性视网膜脱离(12%),但均与巩膜切口无关。结论:助手照明四切口双手操作玻璃体切割手术术中、术后未发现明显的并发症,且具有较多术中操作优势,故有较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8.
目的 观察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hRPE)在不同程度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患者视网膜下液(subretinal fluid,SRF)作用下细胞增生与c—fos和c—jun的表达。方法 不同程度PVR患者SRF作用于培养的hRPE细胞后利用细胞计数和MTT比色实验观察SRF对培养hRPE细胞的作用,同时采用SP法在不同时间点作兔抗人c—fos多抗和兔抗人c—jun多抗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PVR患者SRF作用组与对照组相比可明显促进培养hRPE细胞的增殖,同时实验组hRPE细胞c—fos和c—jun均表达增高,视网膜下液作用lh后,Fos蛋白抗体染色阳性,细胞核呈明显棕黄色染色;3h表达达高峰,持续约12h;视网膜下液作用lh后,Jun蛋白抗体染色阳性,细胞核呈明显棕黄色染色;6h表达达高峰,持续约48h,对照组hRPE细胞(未经SRF作用仅加入等量PBS)Fos蛋白抗体和Jun蛋白抗体染色均为阴性。结论 PVR患者SRF中含有能诱导c—fos和c—jun等“立早基因”转录的细胞外生长或分化因子;c—fos和c—jun的表达是SRF促进RPE细胞的增殖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早期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139.
例1 戴× 女 2 8岁 双眼视物不清2 0余年。于2 0 0 2年9月16日收入院。1999年2月曾在某医院行主动脉瘤修补术,患者父母及妹妹均无Marfan综合征表现。全身检查:身高184cm ,四肢细长,蜘蛛足样指趾。双眼视力均为0 12 ,矫正0 3 ( 5 0 0D)。双眼角膜透明,虹膜震颤,晶状体均向颞上方半脱位。玻璃体混浊,均伴有增殖玻璃体膜形成,但未见视网膜脱离。眼底呈高度近视改变,周边部视网膜可见格子样变性区。眼压:右眼14 2mmHg ,左眼11 1mmHg。诊断为Marfan综合征。入院后行双眼A、B超检查,眼轴长度:右眼2 7 88mm ,左眼2 7 40mm。双眼分别行…  相似文献   
140.
目的 探讨苦参碱(Mat)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Y79细胞增殖、凋亡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Y79细胞经0.5、1.0、1.5 g/L Mat处理24 h后,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磷酯酰丝氨酸结合蛋白-异硫氢酸荧光素/碘化丙啶(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免疫印迹检测各浓度Mat处理后凋亡相关蛋白Bcl-2及Bax、PI3K/Akt信号通路重要蛋白PI3K p85亚基、Akt及其磷酸化形式p-Akt的蛋白水平。结果 不同浓度Mat作用Y79细胞24 h后,可呈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细胞增殖,增加细胞凋亡率(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Mat可明显增加促凋亡蛋白Bax表达,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水平并可降低PI3K p85α亚基及磷酸化Akt的蛋白水平(P<0.05),对总Akt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 Mat可抑制人视网膜母细胞瘤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可能与抑制PI3K/Akt 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