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83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国内已有人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性活动进行了观察。发现药物剂量与性活动障碍无关。本文观察了50例男性康复期继续服药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性活动,通过定量分析,发现性活动障碍与抗精神病药物剂量明显相关,与病程,年龄(26~50岁之间)无关,这对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2.
阿普唑仑的临床特性及依赖问题───附病例报告两例北京医科大科研究所李冰,舒良阿普唑仑(Alpragolam)其商品名为佳乐定(Xanax)是近年来新合成的一种抗焦虑药,由于它对焦虑抑郁症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尤其对惊恐障碍治疗的疗效较显著,故目前在精神...  相似文献   
33.
为了观察观苯丙氨基苯乙(BPAA)对喹诺酮类药物与人γ-氨基丁酸A(GABAA)受体的相互作用,本研究首次用重组人类GABAA受体,通过放射配体结合竞争抑制实验方法,依次进行了联苯丁酮酸、BPAA对萘啶喹诺酮抗菌药依诺沙星(enoxaxine)竞争抑制^3H-蝇蕈醇与Sf-9膜表达GABAA受体亚型A2β2γ2s、A2β3γ2s、α3β3γ2s和α5β3γ2s结合的实验。结果发现BPAA能明显增加依诺沙星对^3H-蝇蕈醇与各受体亚型的竞争抑制作用,IC50减小10^4-10^5倍,与BPAA相比,联苯丁酮酸的抑制作用较小,IC50减小10^2倍。本研究直接反映了联苯丁酮酸和BPAA与喹诺酮类药物在体内与GABAA受体的相互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两种药物发生了化学/分子作用,形成一种与GABAA受体有着极高亲和力的新结构。目前,本研究还在继续进行,验证喹诺酮类药物和BPAA之间的这种化学/分子作用。  相似文献   
34.
利培酮治疗复发精神分裂症163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利培酮治疗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在全国各大区近40家医疗机构收集复发精神分裂症病人1633例,以可变剂量利培酮治疗,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临床疗效评定、看护者疗效评定等评定疗效,以不良反应症状量表、合并用药情况,实验室监测评价安全性。结果:根据BPRS总分减分率评定疗效达显著好转或基本痊愈者为87.1%;临床评定疗效达痊愈或显好者为78.1%,看护者评定为很有效者为53.0%。结论:对于不同年龄的复发精神分裂症病人,利培酮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新型抗精神病药,一般剂量≤4mg/d即有明显疗效,主要不良反应为锥体外系症状,病人的服药依从性良好。  相似文献   
35.
电针治疗133例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133例抑郁症患者接受电针百会、印堂穴治疗,与常用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治疗的108例进行双盲法对照。结果:按 Hamilton 抑郁量表评价两组治疗前后均分数变化的比较,电针组与对照组一样,治疗后均分数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两组间治疗后均分数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按中国传统评定疗效标准,电针组与阿米替林组显效率分别为75.2%与66.7%,经 X~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电针组对焦虑躯体化症候群与认知障碍症候群及反应性抑郁症疗效,比阿米替林组好,且副作用少、适应症广。生化与电生理检查结果表明,两组治疗机理可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6.
氯氮平的药代动力学及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相似文献   
37.
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苏允爱$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北京100083 @司天梅$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北京100083 @舒良$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北京100083~~  相似文献   
38.
氯氮平诱发的粒细胞缺乏症——机理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介绍了氯氮平诱发的粒细胞缺乏症的特点,以及在免疫学,细胞毒理学和遗传学方面发生机理的探讨。  相似文献   
39.
人类白细胞抗原和氯氮平诱发的粒细胞缺乏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氯氮平诱发的粒细胞缺乏症(简称为粒缺)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相关关系。方法对2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HLA分型研究。结果29例中7例发生粒缺患者的HLA-DR12(5)抗原频率显著高于22例粒缺未发生的患者,P<0.01。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未发现该抗原频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提示服用氯氮平发生粒缺的患者可能有特异的遗传素质,遗传基础与HLA-DR12(5)基因有关,相对危险性(RR)=38.156,而与疾病自身因素无关。  相似文献   
40.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多中心开放性研究   总被引:71,自引:2,他引:69  
目的 通过利培酮治疗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中心开放性研究,进一步验证利培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组对象为符合DSM—Ⅳ及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213例完成为期8周的观察,其中男性117例,女性96例,平均年龄为30.9±8.6岁。利培酮平均治疗剂量为4.8±1.2mg/d。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及8周分别评定PANSS及CGI量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4及8周评定ESRS量表。结果 利培酮总有效率为74.6%,显效率为17.4%。PANSS总分、阳性症状因子分、阴性症状因子分及一般病理症状分,治疗前后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利培酮起效快,治疗剂量低。利培酮较安全,常见副反应有锥外系副反应(22.5%~15.0%)及失眠(21.6%),而窦性心动过速、ALT(或AST)升高、焦虑、流涎、头昏、头痛等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 利培酮是一种较理想的抗精神病药物,对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均有效,起效快,治疗剂量低,安全性高。患者对该药的耐受性及依从性好。可作为精神分裂症的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