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8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硬膜外血肿的部位、出血来源与颅骨骨折的部位、类型密切相关。本文收集我科自1986年1月至1994年1月收治的伴有急性硬膜外血肿的60例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以探讨急性硬脑膜外血肿与颅骨骨折部位及类型的相关性。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2.
经海绵窦颅神经与颈内动脉关系的应用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海绵窦区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对15例(30侧)成人尸头标本海绵窦内颅神经位置、走行及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毗邻关系进行观测。结果海绵窦入口平面从上到下可见第Ⅲ、Ⅳ颅神经以及第Ⅴ颅神经第1、2分支,颈内动脉在海绵窦内分为5段,第Ⅲ、Ⅳ、Ⅴ1、Ⅵ颅神经在海绵窦内长度分别为(9.33±3.75)m m、(10.59±3.95)m m、(15.45±4.69)m m和(18.12±5.98)m m;滑车神经变异较大;滑车神经下缘与三叉神经眼支下缘组成Parkinson三角是经海绵窦外侧壁入路手术开颅最常用的间隙。结论掌握经海绵窦的颅神经的显微解剖对海绵窦的直接手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3.
垂体腺瘤显微手术治疗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PRL瘤14例,GH瘤8例,ACTH瘤5例,多分泌腺瘤10例,无功能瘤13例;经翼点入路48例,2例经右眉上锁孔入路。结果 全切除肿瘤35例,大部分切除9例,部分切除6例。MRI随诊3个月~2年,4例有复发。结论 翼点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是治疗垂体腺瘤及复发垂体腺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4.
X—刀治疗颅内病变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X-刀治疗颅内病变并发症的发病特点,研究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选择自1997年6月至1999年3月X-刀治疗的130例病人中发生并发症7例,分析并发症发病时间、类型以及与病变性质的关系等,研究治疗方法与结果。结果本组病例资料,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38%,以水肿反应最为明显(70%)。并多见于晚期。而出血反应以早期和亚急性期为主(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最高为脑膜瘤,达28.6%(2/7),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正常对照组和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进行血清GG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并分析检测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清LDL-C、hs-CRP和GGT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P<0.01),后者血清3项指标水平虽较正常对照组有所升高,但仅hs-CRP有差异(P<0.01)。血清LDL-C、hs-CRP和GGT水平随病变程度的加重呈升高趋势。结论联合检测血清GGT、hs-CRP和LDL-C水平,可同时了解患者体内抗氧化能力、炎性状态和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水平,有助于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和严重程度评估。  相似文献   
26.
脑肿瘤切除术中急性脑膨出是临床上较少见的现象,远较颅脑损伤少见,但如不能及时诊断与处理,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病人生命。现回顾我院近10年来脑内肿瘤切除术中急性脑膨出20例病人临床资料,分析其形成原因及防治方法,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7.
电解铂金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中并发症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电解铂金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囊状动脉瘤术中并发症及防治。方法对162例患者171枚颅内动脉瘤栓塞中出现9例并发症,其中5例动脉瘤破裂出血,立即中和肝素继续栓塞,2例GDC脱出动脉瘤立即手术取出,动脉瘤夹闭,2例血栓形成,术中溶栓,术后均采用腰穿置管持续引流,解痉及对症处理。结果5例恢复良好,2例永久性轻度功能障碍,2例死亡。结论GDC栓塞颅内动脉瘤术中发生并发症与手术操作,动脉瘤患者血管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和研究颅内核团射频毁损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效果、术后并发症与反应等有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一年来收治的104例帕金森病,应用CT解剖定位和微电极电生理记录细胞定位方法,行丘脑腹外侧核或/和苍白球腹后内侧部射频毁损治疗,术前、术后3月,半年和一年采用Webster记分,0为无效,改善在1%-19%为有改善,20%-49%为有效,60%以上为明显有效。结果:104例患者中,术后3月内改善者98例,总有效率达94.2%。6例症状改善不明显,67例随访6月至12月,症状改善54例,有效率79%。16例出现一过性嗜睡,呃逆;2例出现一过性偏瘫,5例出现颅内少量出血,其中2例术后立即发生毁损点少量出血,3例术后6天内出现针道周围出血,1例术后3月因肺部感染死亡。结论:微电极电生理定位,协助核团毁损治疗帕金森病,是安全的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应注意掌握适应证,精确定位,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9.
颅底骨折脑血管并发症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我院近3年共收治颅底骨折脑血管并发症患者57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男36例,女21例,年龄4~79岁,平均39岁;多为交通事故所致,共31例(54.4%)  相似文献   
30.
胡军民 《检验医学》2007,22(4):389-389,393
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发病机制的研究中,肿瘤基因的异常表达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研究测定了慢性CHF患者血清卵巢癌相关糖类抗原(CA)125水平,以探讨其与慢陛CHF患者心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