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3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中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差异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段建红  张舒  胡三觉 《西北医学教育》2011,19(4):710-711,716
近年来第四军医大学开展了研究生教育改革工作,笔者适逢从美国交流学习归来,结合美国和我校研究生教育中的异同,从教学形式、教学考核、导师队伍和教学理念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指出了目前我校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并提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理念及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揭示神经放电起步点"临界敏感"现象的方向性特征. 方法: 在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模型的放电起步点上,记录A类单纤维放电的峰峰间期(ISIs)序列. 当无钙条件下ISIs序列进入加周期分岔过程后,改变灌流液EGTA(钙离子螯合剂)浓度使其分别稳定于周期阶段、分岔前临界阶段及分岔后临界阶段,观察不同动力学阶段对电场刺激的反应. 结果: 在分岔前临界阶段,一定强度的兴奋性电场刺激可使放电频率显著增加,放电模式发生转化,而同样强度的抑制性电场刺激可使该阶段放电频率平缓减少,放电模式不变;在分岔后临界阶段,一定强度的抑制性电场刺激则使放电频率显著减少,放电模式发生转化,而同样强度的兴奋性电场刺激仅使该阶段放电频率平缓增加,放电模式不变. 结论: 神经放电起步点对电场刺激反应的"临界敏感"现象具有方向性特征.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大鼠背根节(DRG)神经元兴奋性分类的放电特征.方法:在新鲜分散的中、小型大鼠背根节神经元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给予胞内去极化,超极化电流刺激引起细胞放电的特征.结果:根据大鼠背根节神经元的放电特征可将它们区分为两类兴奋性.1类:神经元兴奋性与刺激强度相关,逐渐增强的去极化刺激可引发频率由低到高的动作电位.一般于超极化刺激后不产生反跳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幅值一致,符合"全或无"定律.2类:神经元的兴奋性与去极化刺激强度关系不明显,神经元放电频率比较稳定,不随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增加,放电前后有规律的膜电位振荡.于较弱的超极化刺激后可产生反跳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幅值不一致.结论:大鼠DRG两类兴奋性神经元各具不同的放电特征.  相似文献   
54.
段建红  杨瑞华  胡三觉 《医学争鸣》2005,26(13):1153-1156
目的:研究钠通道失活门抑制剂乌头碱(aconitine)对受损背根节(DRG)神经元不同模式的背景放电的作用.方法:在大鼠DRG慢性压迫模型上记录A类单纤维自发放电,观察和分析乌头碱作用下动作电位峰峰间期序列(isi)的变化及特征.结果:在大鼠L5DRG浸浴乌头碱(10~200μmol/L)后,80%簇放电(bursting)和70%不规则放电(irregular)逐渐转化为持续的周期放电;91%周期放电(period)只表现为放电频率的不断增加,并没有发生放电模式的转化.对于静息的神经元,乌头碱则不能引发放电.结论:在阻断钠通道失活门之后,受损DRG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可以发生模式转化,并且乌头碱对DRG神经元的作用具有活动依赖性.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评估化学性腰交感神经切除术对下肢痛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下肢顽固性痛患者24例.在X线引导穿刺腰2椎体前缘的下1/3处,经造影剂和局麻药测试安全有效后,使用7%苯酚进行腰2交感神经节区域化学切除手术.观察患者化学性腰交感神经切除术的镇痛效果.患者口服镇痛的效果作为对照,将术前口服镇痛药效果与术后效果进行自身比较.结果 患者下肢疼痛症状明显减轻,镇痛效果明确,化学性腰交感神经切除术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口服镇痛药(P<0.05).结论 化学性腰交感神经切除术对于下肢顽同性痛具有明确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56.
一种新的体内血栓形成动物模型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相似文献   
57.
一种新的体内血栓形成动物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58.
应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冠心病的急性并发症,如冠状动脉内膜剥脱、血管破裂、血管急性痉挛性闭塞及晚期再狭窄等均影响其治疗效果。为此,近年来国外设计并试用了多种形式的血管腔内支架用于治疗上述并发症,降低再狭窄的发生率[Richard,A,et al.Circulation 1989;79(2):445]。我们近来自行研制出性能较优的血管支架。  相似文献   
59.
交感神经易化多觉型伤害性感受器的持续放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三觉  朱军 《针刺研究》1989,14(1):100-100
采用神经纤维细束分离技术,分离太鼠尾神经的C类纤维,记录皮肤感受野注射复台致痛剂引起的多觉型伤害性感受器的持续放电(慢性痛放电)。剌激支配感受野的交感神经可使这种单位持续放电数量显增多,部分单位为先易化后抑制。这种交感神经效应时程较长,可以反复激发。局部动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也引起类似效应,结果证实交感神经能够易化多觉型伤害性感受器的持续放电。提示处于持续放电状态的多觉型伤害性感受器对交感神  相似文献   
60.
杨红军  胡三觉  徐晖 《医学争鸣》2001,22(16):1446-1450
目的:研究大鼠慢性压迫背根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的交感-感觉耦联现象。方法:采用单纤维记录神经元自发放电的方法,在DRG慢性压迫模型上,电刺激腰交感神经干,观察交感神经传出兴奋对受损DRG神经元自发放电的的调节作用。结果:57%有自发放电的受损DRG神经元对交感神经刺激有反应,其中反应类型有单纯兴奋,先兴奋后抑制和单纯抑制三种形式,反应的幅度随交感刺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受损DRG神经元对交感刺激的这种反应可被静脉注射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所阻断。53%的受损DRG凶对外源性去甲肾上腺素有元反应,其反应形式与交感刺激引起的反应类似,结论:在慢性压迫DRG神经元上存在交感-感觉耦联现象,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通过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受损DRG神经元的α受体而影响其自发放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