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研究丙泊酚和咪达唑仑靶控输注清醒镇静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40例Hunt-Hess 0-Ⅱ级的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每组20例。术中分别采用丙泊酚和咪达唑仑实施靶控输注观察清醒镇静。记录清醒镇静评价(OAA/S)评分不同时相应的MAP、HR、SpO2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以及两种药物的靶浓度(Ct)和效应室浓度(Ce)。结果随着OAA/S评分下降,MAP、HR和SpO2均明显下降(P〈0.05);随着Ct、Ce的增加,镇静逐渐加深,OAA/S评分降低,BIS明显下降(P〈0.05);P组镇静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均短于M组(P〈0.05)。结论丙泊酚和咪达唑仑TCI清醒镇静均可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但丙泊酚安全性更高,患者合作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3.
作者于1990年来将小儿硬膜外阻滞与静脉全麻联合麻醉应用于小儿麻醉25例,体会到此种联合麻醉有较多的优越性,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观察骨科外用过氧化氢液对家犬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杂种犬10只,随机均分为 A、B 两组,分别用10和20 ml 的过氧化氢液一次性倒入伤口,上覆纱布。冲洗前后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观察和测量犬的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取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应用 IA-3001影像分析系统测定每个视野中脂肪微粒所占百分比。结果 A 组仅表现为冲洗后 HR 减慢(P<0.05);B 组冲洗后 HR 减慢、射血分数(EF)降低、每搏量(SV)减少(P<0.05),且2例发生了气体栓塞。B 组肺组织可见明显的脂肪颗粒。结论骨科外用过氧化氢液可使心率减慢,过量时致心功能损害,甚至发生气体栓塞或脂肪栓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帝视观察用内窥镜(discopo,DSC)应用于困难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困难气管患者采用DSC插管,采用静脉诱导麻醉,记录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开始时(T1)、气管插管完成时(T2)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等常规指标,记录插管次数、操作时间和并发症等.结果:T1时MAP、HR与T0时比较明显下降,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2时基本达到T0水平.SpO2在T0-T2 3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一次插管成功,成功率为100.0%.插管时间(28.91±4.35)s.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咽喉不适.结论:DSC在处理困难气管插管时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插管成功率高,使用方便,患者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丙泊酚用于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丙泊酚在麻醉诱导、麻醉维持以及在ICU镇静中的使用日益广泛,我们也将其试用于血管内治疗的神经安定麻醉,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40例成年病人,神志清晰,均为脑或脊髓动静脉畸形及颅内动脉瘤的住院病人,ASA分级Ⅰ~Ⅱ级。术前常规禁饮食8h,入导管室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1g。在左上肢开放静脉通路,常规留置导尿。入导管室室后,用奈普特公司生产的NPB-4000/4000C监护仪监测心电图、无创血压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病人入导管室静卧10min后测定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SpO2作为基础值,鼻导管… 相似文献
17.
探讨无创血压在下肢的可行性、实用性并分析其与上肢血压的关系。方法:100 位受试者于平卧下接受试验:以宽13cm 、长65cm 充气袖套分次测量上臂、大腿、小腿三处血压,并测量各处周径。以均值记录周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压(MAP),同时询问受试者测试时的感觉。结果:小腿与上臂周径近似,而大腿明显粗于上臂、小腿,大腿处SBP、MAP高于上臂(P< 0.01),小腿与上臂SBP、DBP、MHP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且相关性更好。在小腿测压受试者无不适感,而在大腿和上臂测压均有不同程度胀痛。结论:平卧时,在袖套与测试部位周径比例合适的情况下,上下肢血压在数值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影响手术室效率的常见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方法 收集并分析某军区总医院手术室2009-2010年各个专科手术患者人手术室时间、麻醉开始时间、手术开始时间、各专科手术接台时间以及手术室日均利用能力等.结果 大部分手术都在早上9:30以后开始,手术间隔时间较长,日均手术能力2.38例/台.结论 手术开始时间与手术间隔时间是制约手术室效率的核心环节,可通过强制手术开始时间、设置麻醉准备间或麻醉恢复室等提高手术室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喉罩(LMA)全麻术中唤醒麻醉用于神经外科血管内介入治疗患者的可行性。方法3 例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6例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择期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全麻患者,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诱导和维持麻醉,术中根据手术需要进行唤醒并拔出LMA,完成必要的指令后重新诱导并置入LMA,术毕常规拔管。记录麻醉前(T1)、诱导后(T2)、插入喉罩后3min(T3)、手术开始时(T4)、手术开始后30min(T5)、拔除LMA(T6)、重新置入LMA后3min(T7)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气道峰压(Ppeak),以及术中唤醒时苏醒时间和术毕苏醒时间。结果患者T2时点MAP、HR和BIS值均低于T1(P0.05或P0.01),T3和T7时MAP和HR均上升至T1水平(P0.05),BIS值略有上升但与T2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4时MAP、HR和BIS均维持在T2水平。T2时点及其后SpO2均较T1明显上升(P0.05),术中无SpO2下降、CO2蓄积和Ppeak升高现象。术中唤醒及术后停药后平均苏醒时间分别为(8.60±1.14)min和(9.00±1.22)min。结论 LMA全麻唤醒麻醉可以安全用于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的麻醉;其麻醉平稳,患者清醒快。 相似文献
20.
不同剂量盐酸艾司洛尔用于预防气管内插管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择期手术患者75例,ASAⅠ~Ⅱ级,静注芬太尼2μg/kg,5分钟后A组取艾司洛尔1mg/kg、B组艾司洛尔2mg/kg、C组生理盐水10ml静脉内1分钟注完。随即静注25%硫喷妥钠4~5mg/kg和琥珀胆碱15mg/kg,1分钟后行气管内插管,插管后接麻醉机并吸入1%~15%安氟醚加深麻醉,同时静注维库溴铵008~01mg/kg。结果示A、B两组静注艾司洛尔后,HR均有明显下降,以B组为甚(组内比较P<005),B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插管后1~3分钟内,HR虽有升高,但B组的上升幅度小于A组(表1)。除B组用药后有14例、A组有8例的HR一过性慢于6…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