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77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目的:探讨眶翼点入路在显露和切除鞍区及其附近部分病灶的优势。方法:经眶翼点入路切除颅底肿瘤14例,其中颅咽管瘤4例,巨大垂体腺瘤4例,海绵窦旁蝶骨嵴脑膜瘤3例,颅眶沟通型神经鞘瘤2例、淋巴瘤1例。结果:全部病灶均获满意显露,实现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6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并发尿崩症4例,动眼神经和外展神经损伤各1例,1例右视力从术前的0.5m指数变为全盲。无颅内感染,无脑脊液漏,无手术死亡。结论:眶翼点入路使翼点入路通道向颅底进一步扩展,脑牵拉小,显著增大了鞍区及周围结构的显露,尤其适宜于鞍上后、鞍旁较大病灶和颅眶沟通性病灶的显露和切除。  相似文献   
202.
侧脑室内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附13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侧脑室内脑膜瘤是脑室内较少见的良性肿瘤 ,肿瘤起源于脑室内脉络丛基质并主要由脉络丛血管供血。因此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 ,对侧脑室内脑膜瘤处理与颅内其它类型脑膜瘤有明显区别。本文就 1992~ 2 0 0 0年我院收治的 13例侧脑室内脑膜瘤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4例 ,女 9例 ;年龄 7.5~ 5 3岁 ,平均37.3岁 ,病程 3~ 4 7个月 ,平均 15 .3个月。1.2 临床症状与体征 :反复或持续头痛 10例 ,不同程度偏瘫2例 ,偏身感觉障碍 1例 ,双侧视乳头水肿 5例 ,共济失调 1例。1.3 影像学检查 :4例行 CT检查 ,其余 9例行 MRI检查…  相似文献   
203.
小骨窗直视下清除高血压性脑出血(附56例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高血压性脑出血起病急,出血量较多时(>30ml)常对周围脑组织造成显著压迫,引起急性颅内压增高、脑疝,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及时有效地清除血肿,解除脑受压是治疗成功的关键。1998年以来,我们采用小骨窗直视下清除血肿法取得了较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4.
野生型p53基因转染对人胃癌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外源性p53基因对人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以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为载体,将人野生型p53基因导入不同p53状态的3种人胃癌细胞系,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3基因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用流式细胞计数、细胞DNA片段化分析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结果在高MOI病毒剂量下,外源p53基因在3种胃癌细胞的胞核中均高效表达,并可使细胞产生明显的G2/M阻滞和凋亡,而且这种作用不依赖细胞内在的p53基因状态。结论无论体外还是体内实验,野生型p53基因转染胃癌细胞后均有明显的生物效应。该实验为进一步开展p53基因治疗的临床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5.
2007年8月至2010年9月广西中医学院一附院神经外科及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神经外科对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现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6.
显微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经额入路行显微视神经减压术辅助药物治疗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疗效,探讨其治疗原则。方法16例患者经额或额颞入路开颅,显微镜下清除骨折或出血,磨开视神经管,剪开视神经鞘行视神经减压;辅以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能量合剂和神经营养药物。结果15例患者随访6个月至1年,10例有效,视力不同程度恢复,1例失访。结论经额或额颞入路开颅行显微视神经减压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有效方法,辅以药物的显微外科治疗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7.
后颅窝骨瓣开颅术较传统咬骨窗开颅术是一次观念和技术的革新,可有效地降低术后颅内感染和切口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的发生,国外颅后窝骨瓣开颅术已广泛开展应用.2005年8月至2006年9月我科对22例桥小脑角区病变行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骨瓣开颅手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8.
目的:构建肿瘤相关抗原MAGE-D4a的原核重组体系,表达、纯化融合蛋白。方法:PCR法从胶质瘤组织cDNA中扩增MAGE-D4a基因全长编码区,连接入原核表达载体pMAL-c2,筛选、鉴定阳性克隆并测序。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Rosetta(DE3)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AmyloseResin亲和层析分离纯化,并且对纯化的融合蛋白进行质谱鉴定。结果:成功扩增了MAGE-D4a基因;重组质粒在Rosetta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出MBP/MAGE-D4a融合蛋白;优化了MAGE-D4a原核表达体系的最适条件;蛋白质谱分析结果显示表达的基因重组蛋白与目的蛋白相符。结论:获得了高效表达、可溶性的MAGE-D4a重组蛋白,为抗体的制备及血清学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9.
精子蛋白Sp32/OY-TES-1基因mRNA表达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精子蛋白Sp32/OY—TES-1基因mRNA的表达特点,研制癌-睾丸抗原(CTA)的肿瘤疫苗。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95例正常人组织及125例人肿瘤组织中Sp32/OY—TES-1 mRNA的表达,随机选取RT-PCR阳性产物12份进行DNA测序;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pa2/OY—TES-1在正常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频率分别为68.4%(65/95)和44.00%(55/125),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4种不同器官的正常组织中,21种表达Sp32/OY—TES—1基因mRNA(87.50%)。DNA测序结果证实,RT-PCR产物为Sp32/OY—TES-1基因。结论Sp32/OY—TES-1基因的mRNA在正常组织中广泛表达,它是否可归为睾丸和肿瘤限制性表达的基因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10.
源于鼻眶或前颅底肿瘤常破坏前颅底结构,造成颅内外沟通,难以仅靠单一颅内或颅外入路予以全切,且切除肿瘤后重建颅底困难,易导致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最近文献资料统计该区域手术并发症趋向降低,主要得益于临床经验积累,现代神经影像学的发展,有效抗生素及改良术式,颅底重建技术的应用。作者自1998年1月至2005年10月,对27例侵犯鼻筛蝶眶及前颅底沟通瘤采用经额鼻筛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并重建缺损前颅底,效果满意。现将手术入路和钛网颅底重建技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