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张懋植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2):2300-2304
2005年6月19~24日第十三届世界神经外科大会(13th World Congress of Neurological Surgery)在摩洛哥南部城市马拉喀什召开。由世界神经外科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Neurosurgical Societies)组织的世界神经外科大会每四年召开一次,这次大会收到论文1800余篇,近100个国家的4000余名神经外科医师参加了大会。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组织我国将近150名神经外科医生参加了这次盛会。大会讨论内容涉及神经外科学的各个领域,现将主要相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2.
目的总结起源于脑干内神经纤维的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起源于脑干内神经纤维的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头部CT表现为低或混杂密度病变。MRI表现T1加权像为等或低信号,T2加权像为高、低或混杂信号,静脉注射GD-DTPA后,可见明显强化或肿瘤结节样强化。均行手术治疗,根据肿瘤位置选择手术入路,采用远外侧入路6例,后正中入路5例,额颞入路1例。手术切除尽量在肿瘤与周围脑组织分界的界面内进行;如果肿瘤与周围界面不清,或位于重要功能区如延髓,为保证术后病人生存质量,可残留部分肿瘤囊壁。结果肿瘤全切除5例,近全切除7例。病理诊断均为神经鞘瘤。随访2~137个月,平均82.3个月。恢复日常生活及工作10例,生活恢复自理1例,死亡1例。结论起源于脑干内神经纤维的神经鞘瘤术前难以确诊。首选手术治疗,但不易达到肿瘤全切除。即使残留部分肿瘤,多数病人仍可获得较高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3.
延髓海绵状血管瘤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延髓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延髓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术前KPS评分79.4±9.9。未行手术、仅常规对症处理4例;手术治疗14例,其中采用枕下后正中经小脑延髓裂入路13例,远外侧经髁入路1例。结果保守治疗4例;血管瘤全切除12例,近全切除2例。随访12例,时间1~91个月,包括手术治疗10例,术后KPS评分84.1±27.5,生活质量较术前明显改善7例,无变化2例,死亡1例;保守治疗2例,随访时间已达22个月,未见症状加重。结论对延髓海绵状血管瘤,应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预后。  相似文献   
34.
胶质瘤中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RNA水平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胶质瘤恶性程度和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mRNA表达水平的关系,为胶质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法(RT-PCR)和半定量RT-PCR法检测34例胶质瘤和7例正常脑组织中MT1-MMP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正常脑组织和Ⅱ级(低级别)、Ⅲ级、Ⅳ级、高级别(Ⅲ、Ⅳ级)胶质瘤的△△Ct值分别为0.834±0.517,4.063±2.309,6.376±4.023,7.653±4.196和7.072±4.072.半定量RT-PCR法测定结果显示,正常脑组织和Ⅱ级、Ⅲ级、Ⅳ级、高级别胶质瘤的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799±0.156,1.142±0.158,1.538±0.482,1.652±0.376和1.600±0.421.正常脑组织和Ⅱ、Ⅲ、Ⅳ级胶质瘤之间,Ⅱ、Ⅳ级胶质瘤之间,正常脑组织和低、高级别胶质瘤之间,低、高级别胶质瘤之间MT1-MMP基因mRNA表达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胶质瘤中存在MT1-MMP基因mRNA高水平的表达,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MT1-MMP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35.
目的 研究改良颞顶部直切口颞下颅中窝底入路对切除岩斜区和脑干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采用颞顶部直切口替代马蹄形切口的颞下入路的病例资料,记录开关颅时间,病变的病理类型和切除程度,术后并发症.结果 病变全切除29例,近全切除7例.面神经额支功能保存34例(94.4%).术后随访9~24个月,颞肌无明显萎缩,外形美观效果良好.1例病人因术后脑内血肿急诊手术清除,恢复良好.无手术死亡.结论 在安全和有效性方面,颞顶部直切口可替代传统马蹄形切口进行颞下颅中窝底入路切除脑干和岩斜区病变.这一改良可减少对皮肤、肌肉、血管和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36.
颅前窝内外沟通性肿瘤切除术后的颅底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手术切除颅前窝内外沟通性肿瘤后颅底重建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颅底肿瘤切除术后的颅底重建经验。对颅底小缺损(〈1.0cm×1.5cm),行颞肌筋膜修补7例;对颅骨大缺损(≥1.0cm×1.5cm),采用“四步法”行颅底重建:第一步取自体脂肪填塞肿瘤切除后的残腔;第二步用带血管蒂骨膜瓣覆盖颅底骨缺损,边缘严密缝合于周围硬脑膜;第三步用自体骨或钛板等颅骨修补材料修补骨缺损;第四步取自体筋膜修补硬脑膜;本组14例。结果颅底缺损修补均获得满意效果。术后脑脊液漏1例,经腰穿置管引流后痊愈。术后3个月出现局部感染1例,经抗炎治疗后缓解。无局部脑膨出、脑膜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四步法”重建颅底简单易行,能有效预防脑脊液漏、局部脑膨出和脑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7.
学习和应用循证医学提高神经外科诊治水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循证医学的思想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或更早,但是“循证医学”这一概念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的,1992年DavidSackett等对它进行了定义。近十年来,循证医学的理论体系逐渐形成,并在临床医学领域迅速发展,已成为当前国际上临床医学研究中的热点之一。1什么是循证医学循证医学即“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梁万年教授的解释是:“循证医学是指将病人自身的临床征象和通过系统研究所得到的外部临床证据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当前能够获得的最好证据明智地、精确地用于个体病人的照顾和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38.
巨大蛇形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大蛇形动脉瘤是颅内一类特殊的巨大动脉瘤,瘤体内除大部分为机化血栓外,还包含有一迂曲、扩张的血流通道,在血管造影片上呈“异常蛇形血管影”。这类动脉瘤在临床表现、CT及MRI检查等方面,与颅内肿瘤极为相似,而与囊性动脉瘤及梭形动脉瘤明显不同,文章就蛇形动脉瘤的发病部位,发病原因及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9.
患者男,30岁,健康检查时头颅CT发现“左额颞占位病变”,当地医院诊断为“脑膜瘤”,手术探查切开瘤壁时出血汹涌,疑为“动脉瘤”,止血后未作进一步处理,2周后转来我院。患者近两年来曾出现左侧额颞部间歇性头痛,偶伴恶心,呕吐;查体:左侧额纹变浅,双侧轻度视乳头水肿,其余未见异常。头颅CT及MRI成像见左额、颞及鞍旁混杂信号占位病变,类圆形边界清楚,周边可见水肿征象,增强成像见不均强化,病变与脑膜关系密切,T2加权像可清楚地显示病灶周围水肿。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及三维CT血管造影显示左额颞区两条扩张的血…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儿童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27例手术治疗的儿童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的临床资料.采用KPS评分对手术前后及随访状况进行评估,比较手术前后与随访KPS评分的差异.结果 全切除26例,部分切除1例,手术前后平均KPS评分分别为(71.85±15.20)、(68.15 ±7.86);随访27例,时间为12-138个月,随访平均KPS评分为(87.78±9.34),均无再次出血.手术前后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6),随访KPS评分较术后明显增高(P<0.01).结论 手术治疗对儿童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有积极作用,长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