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视网膜色素变性rd小鼠外核层细胞和视网膜光感受器外段的病理、超微结构、凋亡和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葛根素对rd小鼠的干预作用和干预机制。方法rd新生小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小鼠从出生时腹腔注射葛根素80mg.kg-1,每天2次,至生后35d,对照组同时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用药后当日和3、7、14、21、28、35d取眼球,固定后,常规病理和电镜观察。用TUNEL方法检测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的凋亡,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Bcl-2在视网膜的表达。结果病理结果显示,经葛根素治疗后14、21、28、35d,rd小鼠光感受器细胞层数与未用药的对照组相比较明显增加,P<0.01。电镜结果显示,葛根素可减缓rd小鼠光感受器细胞及其外段盘膜部位线粒体的病变,减少盘膜和外界膜的破坏。rd小鼠经葛根素药物治疗后d7、14、21、28、35,光感受器细胞的凋亡率比未用药的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d3、7、14、21、28、35,Bcl-2在视网膜外核层及光感受器细胞外段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或P<0.01。结论葛根素可延缓rd小鼠视网膜外核层细胞和视网膜光感受器外段损伤。  相似文献   
12.
90例高度近视先证者中核心蛋白聚糖基因突变筛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定位于12q23的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基因与高度近视的关系。方法:惧高度近视先证者90例,制备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应用PCR法分别扩增核心蛋白聚糖基因8个外显子及其邻近含子,然后用异源双链-SSCR法分析PCR产物,寻找可能的变异。结果:分析90例高度近视先证者核心蛋白聚糖基因全部8个外显子及其邻近内含自子,未发现任何变异。结论:核心蛋白聚糖基因突变可能与本组高度近视无关。decorin基因与人类疾病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常染色体显性视网膜色素变性NRL基因的突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对中国人常染色体显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P)NRL基因的突变现状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120例RP先证者的静脉血提取DNA。行NRL基因的引物设计合成,PCR扩增,琼脂糖电泳鉴定,异源双连-SSCP电泳。结果 120例散发型RP患者未发现NRL基因突变。结论 中国人RP NRL基因的突变频率很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小儿视锥细胞和视锥杆细胞营养不良的临床特点及其候选基因变异情况。方法连续收集分析18例年龄4个月至8岁的视锥细胞和视锥杆细胞营养不良先证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异源双链单链构像多态法分析锥杆同源异形盒基因(cone-rod homeobox gene,CRX)全部3个外显子、GUCY2D基因(retinal-specific guanylate cyclase gene)外显子2和8,寻找可能的变异。结果18例患儿因家人发现其有明显视觉障碍来诊。 其中13例有眼球震颤,8例有畏光,7例有轻微、不典型眼底改变。11例眼底正常。4例可测 定视力者视力均低于0.3,14例小于3岁者无法测定视力。视锥细胞营养不良与视锥杆细胞营养不良的临床症状和眼部表现相互重叠。均未发现CRX基因和GUCY2D基因突变。结论小儿视锥细胞和视锥杆细胞营养不良视觉障碍明显,眼球震颤较多见。多数眼底正常,少数有眼底改变但不典型。本组病例可能与CRX基因和GUCY2D基因外显子2、8突变无关。(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293-295)  相似文献   
15.
89例频繁瞬目儿童眼部检查结果报道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频繁瞬目儿童眼部的有关疾患,探讨眼部疾患与频繁瞬目的可能原因,以便制定相应的诊疗措施。方法:随机收集频繁瞬目儿童患者,详细询问病史后,进行视力测定,不合作者作电子计算机折射镜(Computerized Photorefracteror,CPR),聚光手电筒、裂隙灯、直接眼底镜检查,必要时散瞳详查眼底、验光检影。结果:结膜炎以及与之伴发的结膜结石和结膜滤泡特别是位于上睑者,在频繁瞬目儿童中最为多见,其他尚有多发性霰粒肿、内翻倒睫、角膜炎、屈光不正。结论:与结膜炎伴发的上睑结膜结石和结膜滤泡可能与儿童频繁瞬目有关,但多数儿童患者因难以合作进行翻转眼皮的检查,上睑结膜结石和滤泡极易漏诊,值得临床小儿眼科医师注意。  相似文献   
16.
线粒体DNA11778突变所致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外显率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分析携带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mtDNA)11778突变者视神经病变的外显率。方法 对经基因诊断确定为mtDNA11778突变的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家系进行分析。确定mtDNA11778突变携带者及患者。结果 16个家系中mtDNA11778突变携带者130人,其中男65人,女65人,130人突变携带者中43人患病,外显率33.1%。男性患者34人,男性外显率52.3%,女性患者9人,女性外显率13.8%,男女患病比率3.8:1,患者中男性占79%。结论 携带纯合性mtDNA11778位点突变的中国人,LHON外显率近1/3。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ds小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抗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rds新生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小鼠从出生时开始,ip盐酸葛根素80mg/kg,每天2次,至生后35 d,对照组同时ip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用药后0、3、7、14、21、28、35d取眼球,立即经10%中性甲醛固定,常规病理切片.另取眼球经2.5%戊二醛溶液固定,电镜观察.用TUNEL,方法检测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的凋亡,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Bcl-2在视网膜的表达.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经葛根素治疗后14、21、28、35 d,rds小鼠光感受器细胞层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P<0.01).电镜结果显示,葛根素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7、14、21、28、35 d可减轻rds小鼠光感受器细胞及其外段盘膜部位的线粒体、盘膜和外界膜的破坏.rds小鼠经葛根素药物治疗后3、7、14、21、28、35 d,光感受器细胞的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1);在7、14、21、28、35 d,Bcl-2在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基质及其内外段的表达明显增强(P<0.01).结论 葛根素可减轻rds小鼠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的病变,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及其内外段Bcl-2的表达延缓rds小鼠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8.
比较MSP PCR、SSCP、RFLP在检测Leber s视神经萎缩 (LHON)线粒体DNA (mt DNA) 11778突变中的优缺点。 77例受试者 ,分别用MSP PCR、SSCP、RFLP法检测mt DNA11778突变。被MSP PCR检出的 48例阳性者同时也被SSCP检出 ,另外SSCP还检出 6例杂合性突变 ;MSP PCR和SSCP检测阳性的 9例患者 ,再用RFLP (MaeⅢ )检测也得出一致结果。表明多条件SSCP在mt DNA未知突变筛查中具有优势 ,而MSP PCR有助于确定突变的性质。  相似文献   
19.
锥细胞营养不良与Leber氏黑矇的色觉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红、绿色觉基因变异是否与锥细胞营养不良、Leber氏黑Mong有关。方法 收集锥细胞营养不良20例,Leber氏黑Mong8例。应用PCR-异源双链-SSCP法分析这些患者的红、绿色觉基因,序列分析确定点突变。结果 2例锥细胞营养不良患者仅有单个红-绿杂种基因而缺失正常的红、绿色觉基因,这种色觉基因变异类型与先天性红、绿色觉异常相同。结论 该组锥细胞营养不良和Leber氏黑Mong不是由色觉基因变异所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国人开角型青光眼及 Rieger综合征中 RIEG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收集无血源关系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15例、先天性青光眼 8例、Rieger综合征 4例。制备全体患者的血白细胞基因组 DNA。应用 PCR法扩增所有样品中 RIEG基因全部编码区(共 6对引物 ) ,然后分别用异源双链 - SSCP法筛查基因突变。结果 所分析的 2 7例患者基因组 DNA中均未检测到 RIEG突变。结论  RIEG基因变异可能不是本组病例的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