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hronicmyeloidleukemia,CML)是一种可由慢性期演进至加速期及急变期的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它的临床过程具有明显异质性。CML的主要特点是在 90 %以上患者出现较为恒定的ph′染色体 ,它是该病的一个重要细胞遗传学标志[1] 。对CML骨髓细胞遗传学的分析 ,不仅是白血病诊断MIC(morphology ,immunol ogy,andcytogenetics)分型的一个重要内容 ,而且也对骨髓增殖性疾病的鉴别诊断起关键性作用。我科从 1997年 9月至 2 0 0 2年 11月对 78例CML患者进行了染色体分析 ,现总结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探讨传统外科手术、血管腔内治疗和杂交手术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管重建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接受血管重建手术的197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外科手术77例,血管腔内治疗82例,杂交手术38例.探讨3种血管重建方法的适应证、治疗效果、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结果 外科手术成功率97.4%(75/77),腔内治疗90.24%(74/82),杂交手术81.58%(31/38).随访2~112个月,平均随访46个月,随诊率71%(164/197).远期通畅率在主髂和股腘动脉中外科手术(57%和51%)高丁腔内治疗(48%和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期通畅率在多节段病变和动脉狭窄并血栓形成中杂交手术(54%、26%、28%)明显高于其他方法(48%、23%).并发症在主髂和股腘动脉中外科手术(31%、12%)明显高于血管腔内治疗(31%、11%),在多节段病变(36%)明显高于腔内治疗和杂交手术(12%、15%).外科手术对于主髂和多节段动脉病变的围手术期死亡率分别为1.5%、2.0%,其他部位病变为0%;血管腔内治疗和杂交手术均为0%.结论 对于主髂和股腘动脉,外科于术是长段闭塞性病变、血管腔内治疗是短段非闭塞性病变的首选.杂交手术对多节段病变和动脉狭窄并血栓形成更具优势.对于膝下病变,血管腔内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但远期通畅率不佳.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探讨传统外科手术、血管腔内治疗和杂交手术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管重建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接受血管重建手术的197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外科手术77例,血管腔内治疗82例,杂交手术38例.探讨3种血管重建方法的适应证、治疗效果、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结果 外科手术成功率97.4%(75/77),腔内治疗90.24%(74/82),杂交手术81.58%(31/38).随访2~112个月,平均随访46个月,随诊率71%(164/197).远期通畅率在主髂和股腘动脉中外科手术(57%和51%)高丁腔内治疗(48%和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期通畅率在多节段病变和动脉狭窄并血栓形成中杂交手术(54%、26%、28%)明显高于其他方法(48%、23%).并发症在主髂和股腘动脉中外科手术(31%、12%)明显高于血管腔内治疗(31%、11%),在多节段病变(36%)明显高于腔内治疗和杂交手术(12%、15%).外科手术对于主髂和多节段动脉病变的围手术期死亡率分别为1.5%、2.0%,其他部位病变为0%;血管腔内治疗和杂交手术均为0%.结论 对于主髂和股腘动脉,外科于术是长段闭塞性病变、血管腔内治疗是短段非闭塞性病变的首选.杂交手术对多节段病变和动脉狭窄并血栓形成更具优势.对于膝下病变,血管腔内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但远期通畅率不佳.  相似文献   
134.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对不明原因腹水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7年11月~2010年11月46例不明原因腹水局麻下行腹腔镜探查术。1%利多卡因5 ml局麻,选择脐部或需要穿刺的部位作为穿刺点,做10 mm或5 mm切口,建立CO2气腹(压力<8 mm Hg),置入腹腔镜,根据镜下所见做切口置入5 mm trocar,根据腹水量和操作需要缓慢放腹水500~2000 ml,然后腹腔探查,取材。结果 1例因腹腔内粘连严重腹腔镜探查未成功。活检阳性43例,阳性率95.6%(43/45),其中结核性腹膜炎37例(86.0%,37/43),转移性腺癌3例(7.0%,3/43),腹膜间皮瘤1例(2.3%,1/43),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1例(2.3%,1/43),淋巴瘤1例(2.3%,1/43);未明确诊断3例,阴性率(3/46,6.5%)。所有病人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不明原因腹水患者病因以结核性腹膜炎及恶性肿瘤为主,局麻下腹腔镜检查对不明原因腹水诊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5.
口服滔罗特预防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选择性保胆取石术后口服牛磺熊去氧胆酸(滔罗特)预防胆囊结石复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统计2004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保胆取石治疗胆结石患者共198例,均经微创保胆取石后保留功能良好的胆囊,其中40例术后间歇口服滔罗特;其余158例术后未服用药物。术后随访2年并统计分析以上胆结石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和结石复发率。结果 198例保胆取石术均获成功,口服滔罗特患者2年后胆绞痛、右下腹不适和腹胀症状相比未服药者明显改善(P<0.05),术后2年服药组结石复发明显减少(P<0.05)。结论保胆取石术后患者口服滔罗特对胆囊结石的复发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36.
目的:探讨小肠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复习成人小肠海绵状血管瘤病例,并检索相关文献.结果:小肠血管瘤发生率非常低,常无特征性症状体征,用传统检查方法很难确诊.小肠镜和胶囊内镜的应用不仅可明显提高术前小肠血管瘤的诊断率,而且术中应用具有指导价值.结论:小肠镜和胶囊内镜在小肠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7.
目的 探讨传统外科手术、血管腔内治疗和杂交手术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管重建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接受血管重建手术的197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外科手术77例,血管腔内治疗82例,杂交手术38例.探讨3种血管重建方法的适应证、治疗效果、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结果 外科手术成功率97.4%(75/77),腔内治疗90.24%(74/82),杂交手术81.58%(31/38).随访2~112个月,平均随访46个月,随诊率71%(164/197).远期通畅率在主髂和股腘动脉中外科手术(57%和51%)高丁腔内治疗(48%和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期通畅率在多节段病变和动脉狭窄并血栓形成中杂交手术(54%、26%、28%)明显高于其他方法(48%、23%).并发症在主髂和股腘动脉中外科手术(31%、12%)明显高于血管腔内治疗(31%、11%),在多节段病变(36%)明显高于腔内治疗和杂交手术(12%、15%).外科手术对于主髂和多节段动脉病变的围手术期死亡率分别为1.5%、2.0%,其他部位病变为0%;血管腔内治疗和杂交手术均为0%.结论 对于主髂和股腘动脉,外科于术是长段闭塞性病变、血管腔内治疗是短段非闭塞性病变的首选.杂交手术对多节段病变和动脉狭窄并血栓形成更具优势.对于膝下病变,血管腔内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但远期通畅率不佳.  相似文献   
138.
胰腺损伤的伤情复杂,病死率高,术后并发症多,住院时间长,花费巨大。加速康复外科策略是指应用一系列目前已证实的有益于减少手术应激反应、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速康复进程的措施。在胰腺损伤治疗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策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探讨"桥接法"在闭合性椎前区胰腺损伤合并胰管断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成都军区总医院全军普外中心2008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28例椎前胰腺损伤合并胰管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2012年5月前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或胰肠吻合术的13例患者设为常规手术组,2012年5月后,采用"桥接法"的15例患者设为"桥接法"手术组。观察手术时间、手术相关出血量、胃管拔出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桥接法"手术组与常规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2.6±1.4)h和(5.8±3.9)h;"桥接法"手术组与常规手术组手术相关出血量分别为(147.3±79.2)mL和(160.3±75.6)mL,胃管拔出时间分别为(3.4±1.2)d和(4.2±1.3)d,ICU入住时间分别为(1.2±0.4)d和(2.5±1.1)d,住院时间分别为(8.3±3.3)d和(11.7±5.9)d,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桥接法"手术组与常规手术组术后胰瘘(6.7%vs.7.3%)、腹腔感染(13.3%vs.14.7%),术后出血(13.3%vs.15.3%)、肺部感染(33.3%vs.30.7%),术后腹泻(6.7%vs.8.3%)及糖尿病(5.7%vs.6.7%),上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桥接法"在闭合性椎前区胰腺损伤合并胰管断裂的病例中不增加术后胰瘘、腹腔感染、出血、肺部感染以及随访当中腹泻、糖尿病等胰腺功能减退情况发生率,且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以及缩短胃管拔出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更加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0.
噬血细胞综合征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噬血细胞综合征(H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分析13例HS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资料及转归。结果:1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肝损害,如乳酸脱氢酶及胆红素增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低纤维蛋白原血症以及顽固性低钠血症。检测5例患者的甘油三酯及铁蛋白,其浓度明显增高。使用H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富集涂片作瑞—姬氏染色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发现成熟单核样组织细胞形态和吞噬血小板现象。本组感染相关HS患者死亡一例(1/6,16.6%);非感染相关HS死亡4例(4/5,80%)。结论:HS尤非感染相关HS预后凶险,顽固性低钠血症可能是HS较早期病变特点。多次动态观察外周血及骨随中噬血细胞数量变化以及行外周血白细胞富集涂片检查有利于HS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