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2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81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148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416篇
内科学   208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69篇
特种医学   158篇
外科学   235篇
综合类   819篇
预防医学   362篇
眼科学   47篇
药学   515篇
  7篇
中国医学   387篇
肿瘤学   96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5 毫秒
71.
目的探讨抗生素和类固醇联合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分组研究方法分成两组,观察组选用阿奇霉素(AZI)、头孢曲松(CTRX)、地塞米松的联合治疗,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AZI)、头孢曲松(CTRX),同时两组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措施对两组治疗后退热时间、喘憋、呼吸困难纠正时间及肺部湿性罗音消失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显效率、缩短退热时间和喘憋、呼吸困难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显效率75.00%,有效率95.87%,对照组显效率37.50%,有效率87.50%;经χ2检验A与B组检验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7.578,P《0.01),有效率A与B组检验差异无显著性(χ2=1.09,P》0.50).结论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情重或病程迁延,肺内外并发症和合并症多,易发生混合感染,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抗生素系列制剂和类固醇联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退热、喘憋呼吸困难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副作用少,提示联合用药有明显优越性,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BAP)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使BAP在临床诊断治疗中降低死亡率 ,提高治愈率。方法 :通过对345例BAP病人进行临床分型诊断 ,判定轻型、重症和可疑重症 ,根据个体病情采取选择性的应用药物及使用联合治疗方法 ,判定是否手术治疗。对于须手术者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期 ,并对术式进行针性性调整。对诊治结果进行评估 ,总结出个体化治疗BAP的原则、方法和意义。结果 :全组死亡12例 ,占3 .5 %。急性轻型胆源性胰腺炎 (MBAP)死亡3例 ,占MBAP组的1. 05 %,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 (SBAP)死亡9例 ,占SBAP组的15 .5 %。MBAP手术组无死亡病例。SBAP手术组死亡75例 ,占手术组的10 .2 %,其中首次手术后死亡3例 ,二次手术后死亡2例 ,三次手术后无死亡 ;SBAP非手术组死亡4例 ,占非手术组44 .4 %。MBAP组死亡主要原因为高龄和 (或 )合并其他内科疾病。SBAP组死亡主要原因为胰周脓肿合并脓毒血症4例 ,ARDS3例 ,肾衰2例 ,循环衰竭3例 ,胰性脑病1例 ,结肠瘘1例。结论 :个体化治疗BAP强调了病例的个案差异 ,治疗加强了针对性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3.
奥沙普秦凝胶剂的体外渗透性及药效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奥沙普秦凝胶剂体外经皮渗透性及体外释药情况,观察其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进行奥沙普秦凝胶剂体外渗透性和释放度实验。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大鼠棉球肉芽肿、醋酸扭体法和甲醛致痛法模型,观察奥沙普秦凝胶剂的抗炎、镇痛作用,同时考察了奥沙普秦凝胶剂皮肤用药的急性毒性、致敏性和刺激性。结果:奥沙普秦凝胶剂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醋酸、甲醛所致小鼠炎症性疼痛有明显抑制作用。急性毒性、致敏性和刺激性实验结果表明奥沙普秦凝胶剂皮肤用药无明显的毒性、致敏性及刺激性。结论:皮肤是奥沙普秦凝胶剂透皮吸收的主要屏障。奥沙普秦凝胶剂具有抗炎镇痛作用,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4.
阿昔莫司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及释放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制凝胶骨架型阿昔莫司缓释片,考察其体外释放度,并对药物的释放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将阿昔莫司制成凝胶骨架型缓释片,考察HPMC种类及用量、填充剂种类及用量和制备工艺等因素对阿昔莫司缓释片体外释放速率的影响。结果:HPMC的种类、用量和片剂表面积对阿昔莫司体外释放速率有明显的影响;填充剂的种类及制备工艺对释放速率基本无影响;篮法、桨法及转速对释放速率基本无影响。阿昔莫司缓释片的释放机制为非纯Fickian扩散(non—Fickian)机制,即为药物扩散和骨架溶蚀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扩散机制起主要支配作用。结论:用高黏度HPMC作为亲水凝胶骨架片基质能达到较好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75.
薢瓜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薢瓜方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采用薢瓜方治疗,对照组(60例)单纯使用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尿酸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血尿酸变化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8%,对照组为93.3%,两组间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用药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薢瓜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6.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加替沙星眼凝胶中加替沙星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玲  李东  聂中越 《中国药师》2005,8(12):1014-1015
目的:建立加替沙星眼凝胶中加替沙星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测定波长292 nm.结果:加替沙星在2.4~6.4μg·m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99.77%,RSD 0.22%.结论:本法操作快速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加替沙星眼凝胶制剂半成品含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阿昔莫司缓释片在家犬体内单剂量和多剂量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测定6只家犬单剂量和多剂量口服缓释片和普通胶囊后的血药浓度。结果阿昔莫司的药-时曲线符合非隔室模型。单剂量给药后,缓释片和普通胶囊的AUC分别为(158±30)和(147±37) μg·h·mL-1Tmax分别为(4.3±0.8)和(2.6±1.3) h;Cmax分别为(29±6)和(42±10) μg·mL-1T1/2分别为(2.3±0.7)和(1.60±0.10) h;MRT分别为(6.0±0.8)和(3.9±0.7) h;Fr为(108±16)%。多剂量给药后,缓释片和普通胶囊的AUC分别为(209±23)和(195±26) μg·h·mL-1Tmax分别为(6.3±0.8)和(3.4±1.5) h;Cmax分别为(27±4)和(36±5) μg·mL-1Cmin分别为(2.2±1.0)和(0.20±0.20) μg·mL-1Cav分别为(8.7±1.0)和(8.1±1.1) μg·mL-1;FI分别为(293±73)%和(448±91)%;Fr为(114±19)%。结论单剂量实验的双单侧检验结果表明:缓释片和普通胶囊生物等效;缓释片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多剂量实验结果表明:缓释片和普通胶囊生物等效;缓释片的波动系数优于普通胶囊。  相似文献   
78.
目的:研究依诺沙星(ENX)的角膜透过性,为其处方设计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体外扩散实验考察在多种渗透促进剂条件下ENX的离体兔眼角膜透过性.结果:1%的泊洛沙姆F68和2%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分别使ENX的表观渗透系数增加1.65和2.05倍,与对照组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而0.5%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与0.05%月桂氮(艹卓)酮(Azone)未能显著增大ENX的表观渗透系数(P>0.05);所有渗透促进剂均未显著改变ENX透过角膜的滞后时间;0.05% Azone和1% F68对眼组织具有刺激性.结论:2% HP-β-CD能够显著增加ENX的表观渗透系数,且对角膜无明显刺激性.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凝胶滴耳剂质量控制和稳定性.方法:建立含量测定的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制剂的性状、pH值和稳定性.结果:最大吸收波长为292 nm,在该波长处,回归方程A=0.087 6C 8×10-4,r=0.999 9(n=5);pH值为5.7,制剂稳定,含量测定不受基质的干扰,平均回收率为100.15%,RSD为0.27%(n=5).结论:该制剂稳定性好,含量测定的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80.
左氧氟沙星为高效和广谱第3代喹诺酮类抗菌药,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临床应用广泛,适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左氧氟沙星注射剂有4种形式:单组分水合物、盐酸盐、乳酸盐和甲磺酸盐.本文综述近年来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43种常用药物的配伍后外观、pH值、含量等变化,为临床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