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74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脑血栓形成血中Zn、Cu、Se含量及其对TXB_2、6-keto-PGF_(1α)的影响罗玉敏,张德英,周卓,刘玮琳(第二临床学院神经内科,沈阳11003)(第二临床学院神经内科实验室)关键词脑血栓形成;微量元素;血栓素;前列环素血栓素A2(TXA2...  相似文献   
82.
人重复肢体缺血对血压、心率及组织氧饱和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远程缺血预适应(remote Isehemie Precondition,HPC)”对远隔脏器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L/R)损伤的保护作用逐渐受到重视。重复肢体缺血(Repetitive Limb Ischemia,Ru)是近年建立人rIPC的方法,其简便易行,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本研究检测重复肢体缺血全过程中健康受试者血压、心率及组织氧饱和度的变化,了解该方法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3.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患者,女,36岁,主因反复头痛伴呕吐22d,加重伴视物成双11d,于2008年5月19日收入院。患者于22d前因劳累受凉后出现额部头痛,头沉,颈痛,6h后出现恶心,呕吐,无视物模糊,视物成双,无意识丧失,无二便障碍,遂到某医院就诊。给予芬必得无缓解,予以泰诺林头痛完全缓解,颈痛仍存在。  相似文献   
84.
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及复发率高的特点,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占45.5%~75.9%.因此,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已成为医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目前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主要集中在改善脑血流,抢救缺血半暗带和神经功能保护方面.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DF)评价活体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制作成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分析。方法:10只体重280-310 g的雄性SD大鼠用传统线栓法制作单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神经功能评分,LDF监测插栓前后大鼠脑血流动态变化。于缺血2 h和再灌注24 h断头取脑,TTC染色检测脑片梗死灶体积。结果:基线血流均值为 (224.99±75.00) PU,局灶神经功能障碍评分0分。插栓成功MCAO模型,缺血2 h血流均值为 (67.23±6.90) PU,与基线血流差值为157.76PU,降幅约为70%(P<0.01),差异显著。拔拴后血流均值为 (216.01±7.30) PU,与缺血2 h血流差值为148.78PU(P<0.01),差异显著;与基线血流差值为-8.98 PU(P>0.05),无显著差异。再灌注24 h后,局灶神经功能障碍评分10.35分,脑片TTC染色显示梗死及水肿灶。插栓不成功模型LDF监测显示仍有血流通过,降幅少于基线的50%,再灌注24 h后,局灶神经功能障碍评分0分,TTC染色未见梗死灶。结论:LDF对大鼠脑血流的监测是除神经功能评分以外另一种判断活体大鼠MCAO模型制作成功的可靠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远隔缺血后适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存在于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中的淀粉样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β-APP)的影响。方法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缺血模型,缺血即刻和再灌注即刻分别给予肢体缺血后适应。应用双侧股动脉夹闭10 min/放开10 min,反复3次进行肢体缺血后适应。实验分为7组:假手术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4 h、24 h组),缺血再灌注+缺血即刻远隔缺血后适应组(4、24 h组),缺血再灌注+再灌注即刻远隔缺血后适应组(4 h、24 h组),每组4只大鼠。采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β-APP蛋白表达的部位;采用免疫印迹方法研究β-APP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脑缺血组大鼠缺血脑组织β-APP蛋白表达在缺血后不同时间点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可以看出β-APP在大鼠缺血后4 h无升高,缺血后24 h开始升高。给予远隔缺血后适应组与单纯缺血组比较,24 h时缺血即刻给予远隔后适应组,β-APP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远隔缺血后适应可能会通过降低脑缺血后β-APP蛋白表达水平,从而减轻脑缺血损伤。  相似文献   
87.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患者,女,36岁,主因反复头痛伴呕吐22 d,加重伴视物成双11 d,于2008年5月19日收入院.患者于22 d 前因劳累受凉后出现额部头痛,头沉,颈痛,6 h后出现恶心,呕吐,无视物模糊,视物成双,无意识丧失,无二便障碍,遂到某医院就诊.给予芬必得无缓解,予以泰诺林头痛完全缓解,颈痛仍存在.第2天行血常规未见异常,头颅CT示“右顶部局部颅板缺如,可见引流管,余未见明显异常”.患者于5月8日出现视物模糊,逐渐发展至视物成双,呈持续性,伴耳呜,轻微头痛,无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5月12日又到某医院就诊,给予甘露醇后好转,5月14日腰椎穿刺压力>330 mmH2O(1mmH2O=0.0098 kPa),细胞数,蛋白,糖,氯化物均正常,且头痛转为持续性,5月15日再次出现呕吐,至就诊上述症状无缓解,甘露醇疗效差,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饮食差,多睡,二便正常.  相似文献   
88.
特发性颅高压是一种原因未明的高颅压综合征,可引起严重的头痛及视力障碍。作者系统性回顾了特发性颅高压发病机制中的静脉系统流出通路受阻机制,即静脉窦狭窄与颅高压的相互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回顾了腔内介入治疗特发性颅高压的相关文献,认为对于合并静脉窦狭窄的特发性颅高压患者,行静脉窦狭窄的腔内支架治疗成功率及症状缓解率较高,再治疗率较低,并总结了介入治疗方面仍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9.
EPO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4kDa的糖蛋白激素.天然生成的EPO分两种:α型和β型.α型含34%的糖类, β型含26%的糖类.两种类型在生物学特性、抗原性及临床应用效果上均相同.  相似文献   
90.
我国每年新发卒中200多万例,其中绝大部分由脑血管狭窄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狭窄的主要原因,有效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能明显降低卒中的发病率.然而,目前有关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治疗并不规范,文章就近年来有关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治疗方法做一综述,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治疗规范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