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4 2 调节其它神经递质系统平衡 由于黑质纹状体系统DA显著降低 ,使得Ach作用相对亢进。另外 ,研究证实PD病人脑内的其他神经递质和神经肽的含量和功能也有改变。综合调节这些递质系统的平衡有利于改善病人的症状 ,调节其他神经递质系统的平衡是治疗PD的补充点。常用药物 :4 2 1 抗胆碱能药物 :该药一方面对抗失衡后过多的Ach作用 ,也抑制突触间隙中DA再摄取 ,从而使DA作用加强。这类药物对震颤有效 ,但对肌强直和少动的作用甚微。对辅助复方多巴的治疗有所裨益。常用药物有 :苯海索 (tri -hexyphenidl)、…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观察Caspase-3蛋白在体外培养大鼠皮质神经元氧、糖剥夺预处理(OGD) 后表达的变化.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皮质神经元,培养至10~12d时.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n=6);B组,单纯预处理组(n=6);C组,预处理缺血组(n=6);D组,致死缺血组(n=6).观察TUNEL染色和免疫组化(SP)法Caspase-3蛋白在不同时期的表达.结果 缺血预处理后出现TUNEL阳性细胞;Caspase-3表达在A组、B组和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1);D组Caspase-3表达较A、B和C组有显著增高(P>0.01).缺血预处理后TUNEL阳性细胞和Caspase-3的表达呈正相关(r=0.44 ,(P<0.01)).结论 预处理能够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Caspase-3的表达,抗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3.
盐酸氟西汀治疗卒中后病理性哭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盐酸氟西汀对卒中后病理性哭笑的治疗作用。方法 前瞻性研究18例卒中后病理性哭笑病人的临床特点,以及盐酸西汀治疗前后病理性哭笑的程度、频率变化。结果 治疗7d、2周、3周时分别有6例、8例、8例病人发作完全消失;平均每日发作次数迅速减少>50%,第2周、第3周达到高峰;治疗过程中病人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盐酸氟西汀治疗病理性哭笑起效快、疗效好、耐受性高。  相似文献   
74.
赵建华  索爱琴 《临床荟萃》2003,18(9):528-529
过去轻型或不典型的脊髓空洞 (syringomyelia ,SM)常被误诊 ,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 ,近年来磁共振成像 (MRI)技术对本病及其并发畸形的定位、定性诊断有明显帮助。现对2 0例S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旨在提高SM的诊断和治疗水平。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均系我科门诊患者。男 8例 ,女 1 2例。年龄2 5~ 48岁 ,平均 (30 .2± 8.0 )岁。病程 5个月至 1 2年 ,平均6 .2年。均经MRI证实 ,其中 8例手术证实。均无明显诱因。1 .2 临床表现 ①首发症状 :以感觉障碍起病 1 4例 (70 % ,1 4 / 2 0 ) ,多为痛觉减退…  相似文献   
75.
1982年以来,我们采用吡喹酮肛栓治疗脑囊虫病患者312侧,随访142例。其中男性123例,女性19例,年龄在10~62岁之间。一、本组合并皮下肌肉型囊虫病120例(占84.5%);治前有癫痫发作史者128例(占90.1%),有高颅压者78例(占55%),余为头痛、头晕、复视和精神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二、所用毗喹酮原粉由南京制药厂供应,经郑州化学制药厂加工制成吡喹酮肛栓。三、脑囊虫患者全部住院,分组进行治疗,第一组59例,采用毗喹酮0.5g的肛栓,连用8g为一疗程;第二组23例,用吡喹酮0.25g的肛栓,连用10g为一疗程;第三组60例,采用内含吡喹酮0.5g的肛栓,连用5g为一疗程。(三组均为每天早晚各一粒纳入肛门。)用药间隔时间均为2~3个月,一般用  相似文献   
76.
李玮  王新高  矫黎东  索爱琴  张健 《临床荟萃》2006,21(19):1394-1396
轻度认知损害(MCI)是介于正常衰老和痴呆之间的一种认知功能损害状态。是指有轻度记忆或认知障碍但并未发生痴呆,其发病与患者当时神经、精神及内科疾患无关。流行病学研究,Johnson等报道MCI2年后有40%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AD),McKelvey等报道3年后是53%;Krasuki等报道4.5年后是100%,而相同年龄的正常个体每年发生AD的几率为1%~2%,因此许多学者认为MCI代表AD的极早期阶段。早期确诊MCI,可预防或推迟AD的发生。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叶酸和维生素B12与tau蛋白磷酸化的关系,及叶酸和维生素B12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s,AD)的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用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和比较2个月龄和40个月龄大鼠海马中tau蛋白的磷酸化情况,以及用叶酸和维生素B12处理后的40个月龄大鼠海马中tau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发现40个月龄老年大鼠脑中tau蛋白Ser396/404位点磷酸化水平比2个月龄大鼠高97%。同时发现用叶酸和维生素B12处理后,40个月龄大鼠海马中tau蛋白Ser396/404位点的过度磷酸化水平降低了27%。结论叶酸和维生素B12对神经骨架蛋白tau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8.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系统了解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性研究,对5052例抑郁症患者(单纯抑郁症4683例,伴发躯体疾病161例,伴发强迫症112例,双相抑郁96例)进行可变剂量西酞普兰治疗,剂量为10~80mg/d,共观察8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4,6,8周末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总分减分率评价疗效,描述性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8周末,HAMD总分平均减分率达(81.1±16.8)%。5052例中3697例(73.18%)的患者达到临床痊愈标准。伴发躯体疾病、伴发强迫症及双相抑郁患者的病情均获显著改善,后两者第8周的平均治疗剂量[(28.5±10.9)mg/d,(26.9±11.7)mg/d]均明显高于单纯抑郁症患者[(24.5±9.1)mg/d],而伴发躯体疾病患者[(22.4±7.8)mg/d]的平均治疗剂量则低于单纯抑郁症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短、首次发作及年龄<45岁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及≥45岁患者。治疗过程中西酞普兰的主要不良反应为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反应,症状轻微,多出现于治疗早期。结论西酞普兰安全有效,可用于治疗抑郁症或其他疾病伴发的抑郁症。  相似文献   
79.
结核性脑膜炎86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年来住院初治结核性脑膜炎(TM)患者86例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脑脊液压力升高发生率82.1%,细胞计数升高发生率94.2%,糖降低发生率73.3%,氧化物降低率72.1%,蛋白升高率89.5%,脑CT异常率65.7%,胸部X线阳性率45.3%,误诊率高达29.1%;复发5例,占5.81%。20世纪80年代44例TM患者用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钠等三联治疗;20世纪90年代以后42例TM患者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四联治疗,两组转归无明显差别(P=0.38),但前者总疗程为18~24个月,后者为12个月;84.9%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结论: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复杂,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高;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和肺外结核感染是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重要线索;早期正规抗结核治疗和激素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0.
肝豆状核变性32例临床、颅脑CT与MRI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亦称Wilson病(WD),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致的肝硬化和基底节为主的脑部变性疾病。我科1995-01~2002-08间收治WD32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WD32例,其中门诊12例、病房20例;男18例、女14例;发病年龄10~21岁,平均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