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尿失禁和小便不能自理是临床上常见病症。病人经常躺在被尿液浸湿的床上极易发生褥疮,为此作者精心设计并制作了女性密式接尿器。女性密式接尿器主要由接尿装置,贮尿装置和固定装置组成。根据人体体型及外阴大小分为4种型号。本产品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女性尿失禁或小便不能自理者。该接尿器设计合理、造型独特、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性能可靠、价格低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2.
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抗抑郁剂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72例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8周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MESSS)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HAMD评分和MESSS评分的减分率均较高(P<0.05)。结论 氟西汀可明显改善卒中后抑郁程度并能促进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33.
维脑路通治疗河南省人民医院用太原第二制药厂生产的维脑路通注射液治疗脑血栓形成36例,其中3例合并肺部感染,1例合并泌尿系感染,1例有频发房性早搏,原有冠心病者4例。发病至入院时间最短8小时,最长30天,以3天内来住院者占多数。按发病类  相似文献   
34.
目的 :了解脑梗死患者脑循环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使用MDCBACV -30 0型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仪 ,对 2 7例脑梗死患者和 32例正常人脑血流量、脑血管阻力等血液动力学参数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颈动脉平均血流量、平均流速、最大流速和最小流速都低于对照组 ;脉搏波波速和特性阻抗都大于对照组 ;脑血管阻力和动态阻力增大 ;舒张压与临界压之差减小。治疗后 ,这些异常改变明显好转。结论 :脑梗死患者表现有多项血液动力学参数异常 ,这种异常改变可能在脑梗死发生前就已经存在 ,并且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生 ;这种异常改变是可以纠正的 ,纠正这些异常可能有助于脑梗死的预防  相似文献   
35.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的两大病理特征是老年斑与神经原纤维缠结,这两种病变可导致渐进的神经元变性并与神经元死亡有关,神经原纤维缠结主要是由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所组成:近来的一些理论提出O位N-乙酰葡萄糖胺(O-linked N-acetylglucosamine,O-GlcNAc)糖基化参与调节tau蛋白的磷酸化过程,从而产生了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的相关假设资料来源:应用计箕机检索1987/2003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英文文献,检索词“Alzheimer’s disease、tan,O-GocNAc,hyperphosphorylation,NFT" 资料选择:选择关于O-GlcNAc糖基化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关系的相关文献,以非随机研究原著和没有对照组的研究为纳入标准,未排除非盲法研究,排除重复性文献. 资料提炼:在78篇文献中,内容不同程度重复的有14篇,给予删除;对64篇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其中42篇选用为参考文献。 资料综合:O-GlcNAc广泛分布于各种不同的有机体中,是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具有很高的动力学特性,其活性同时受到多肽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和β-D-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的双重调节,O-GlcNAc糖基化可修饰神经细胞骨架蛋白如tau蛋白的多个位点,与磷酸化竞争性的修饰相同的丝氨酸和/或苏氨酸残基,与磷酸化成负相关性。 结论: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内tau蛋白发生过度磷酸化并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导致大量神经元功能障碍。而O-GlcNAc糖基化可修饰多种微管相关蛋白,并在lau蛋白的多个位点上与磷酸化相互竞争,对磷酸化具有反向作用。O-GlcNAc糖基化水平的降低可允许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升高。因此,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中,O-GlcNAc糖基化的调节作用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6.
背景:核磁共振成像的定量测量已被广泛用于评估多发性硬化症的治疗效果。目的:确定是否干扰素β-1b对多发性硬化脑萎缩的影响能通过MRI测量表达出来。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日本京都宇多野病院神经疾病研究中心。对象:选择1998-01/12在在日本京都宇多野病院神经疾病研究中心收治的188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男55例,女133例,年龄16~59岁,平均(36±11)岁。纳入标准:①按poser再发缓解型诊断标准临床确诊为多发性硬化。②扩展残疾状况评分表得分≤7分。③在过去的1年中至少1次复发,或在就诊之前的2年间有至少2次复发,但就诊前30d无复发,神经系统体征稳定至少1个月,干扰素β-1b皮试阴性。④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纳入患者中,视神经脊髓型148例,经典型50例。方法:①药物治疗:所有患者给予干扰素β-1b注射剂,根据注射剂量不同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n=93)和高剂量组(n=95),分别给予160万U和800万U隔日干扰素β-1b注射剂皮下注射,共使用2年。②磁共振扫描检查:对所有患者包括病灶的部位(视神经、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进行磁共振扫描,T1和T2加权轴面磁共振检查由同一神经病学家评估,T2加权像病灶面积是逐层相加计算出总面积以mm2表示,检查指标为第三脑室、侧脑室宽度、脑宽度进行测量,结果采用萎缩率表示。③神经功能缺损检查:采用Kurtzke扩展残疾状况评分表(从0分到10分,0分为正常,分数越高病情越严重)评估。④相关因素分析:对148例典型多发性硬化患者脑萎缩情况和T2病灶面积和扩展残疾状况评分表得分变化两项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对起始时变量(年龄,病程,复发率,T2病灶面积和扩展残疾状况评分表得分)和脑萎缩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脑萎缩情况比较。②脑萎缩测量相关因素分析。结果:纳入198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患者脑萎缩情况比较结果:高剂量组经典型多发性硬化患者侧脑室宽度、三脑室宽度、脑宽度萎缩率分别是2.84%,3.15%和1.3%,明显低于低剂量组(4.09%,5.36%,1.97%,P<0.01)。高剂量组视神经脊髓型多发性硬化患者侧脑室宽度、三脑室宽度、脑宽度的萎缩率分别是0.9%,1.55%和0.6%,与低剂量组无明显差异(1.65%,1.75%,0.7%,P>0.05)。②经典型多发性硬化患者侧脑室宽度与T2病灶面积和EDSS得分均有明显相关性(r=0.33,0.27,P<0.01),三脑室宽度与T2病灶面积和EDSS得分有明显相关性(r=0.31,0.29,P<0.05),脑宽度与T2病灶面积和EDSS得分也有明显相关性(r=0.11,0.14,P<0.05),起始时EDSS得分和T2病灶面积变化与侧脑室宽度明显相关(r=0.23,0.33,P<0.05),其他起始时的参数未能显示出有意义的关系。结论:干扰素β-1b对脑萎缩的影响是有积极意义的,在高和低剂量组之间,有意义的差别被显示出来。脑萎缩测量提供了一个独立的关于干扰素β-1b治疗多发性硬化的肯定作用和剂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目的:为探讨多发性硬化MRI增强病灶的形态特征、自然寿命、演变规律。方法:对12例临床诊断的多发性硬化患者每月MRI检查1次,6~28个月的长期追踪,获得291个病灶。结果:新增强病灶的大多数在2个月内消失,其半减期为24d;10mm以上的增强病灶,多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强化分别由均匀强化演变为环形、点状强化及不强化四个阶段。10%(29/291)的增强病灶不能被相应的T2加权像所显示。结论:研究表明,新增强病灶出现后,随着时间推移病灶缩小最后消失,未见扩大或病灶相互融合;T1增强像在指示新病灶方面较T2加权像为优。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大鼠脑缺血后损伤体积和水含量的变化。方法给大鼠尾静脉注射孟加拉玫瑰红,经颅骨用激光黄色连续光束照射鼠脑15m in产生部位、大小固定的梗死灶,对梗死灶进行定量分析。先行独立分组,在脑缺血后选择1、4、24、72、168h共5个不同时间点,检测损伤体积的变化和脑组织的水含量。结果诱导缺血后在1~24h内损伤体积迅速扩大135.2%,而在24~168h内则缩小,168h时检测发现损伤较1h时缺血体积大的多,而与4h时差不多。结论组织损害的最大程度在该模型中是在前4h后达到最大,而4 h损伤的扩大是与脑的含水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9.
肠易激综合征的情绪障碍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抗抑郁药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情绪障碍的疗效。方法:分别对28例健康人和28例IBS患者进行Zung’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药的盐酸氟西汀(百忧解)和帕罗西丁(赛乐特)治疗 28例,疗程 8周,治疗后再进行上述量表评分。结果: IBS患者和正常人 SDS、SAS量表评分对比,显示 IBS患者的精神状态与正常人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IBS患者经抗抑郁药治疗8周后,躯体症状明显好转,作上述量表评分,其精神症状亦明显改善(P<0.001)。结论:提示IBS患者普遍存在抑郁和焦虑情绪,用抗抑郁药治疗IBS能显著改善患者精神和躯体方面的症状。  相似文献   
40.
早期康复训练及超声并生物反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早期康复训练及超声波并生物电反馈治疗对脑梗死瘫痪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172例急性发病住院的脑梗死瘫痪患者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86例),均给予脑血管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接受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及超声波并生物电反馈治疗.于发病后3d内开始,按照早期康复流程进行训练,时间3周,2次/d,1h/次,要求家属参与.超声波频率800kHz、声强0.75~1.25w/cm2,1次/d,20min/次,在头部相应标定区进行.生物电反馈治疗强度在病人可耐受范围内的最大强度,连续14d为一疗程,以简式Fug1-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法,Barthel指数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定.结果 治疗组在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显著,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早期康复训练并辅以超声波并生物电反馈治疗对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极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