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70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椎-基底动脉狭窄是后循环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内科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他汀类药物降血脂治疗和控制血压、血糖等多种干预措施,而椎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由于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近年来也被越来越多地用于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疾病.  相似文献   
92.
静脉全麻下CT导向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肝癌是指癌灶直径≤3cm,病灶数≤3个的肝癌。经皮射频消融(PRFA)术目前被认为是治疗小肝癌有效的微创方法,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为治疗原发性、转移性肝癌的新方法。2008年8月-2009年4月,我病区在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CT导向下行PRFA治疗小肝癌2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其围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3.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47例临床诊断或可疑诊断为主动脉夹层的患者,采用Bolus Tracking自动触发扫描行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利用多种后处理技术进行主动脉全程重建并分析病变。[结果]47例患者中Ⅰ型主动脉夹层9例,Ⅱ型主动脉夹层4例,Ⅲ型主动脉夹层34例。其中21例Ⅲ型主动脉夹层与DSA主动脉造影对照,64层螺旋CT共显示破口52个,DSA显示破口44个。13例行覆膜支架破口封堵术,64层螺旋CT复查发现Ⅰ型内漏4例。[结论]64层螺旋CT以其快速、薄层的容积扫描和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能清晰、真实、全方位、多角度的显示主动脉全程,在对主动脉夹层的确诊、准确分型、治疗方案的选择、术前、术后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是一种安全、无创、快速、准确的检查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胸腔胃-气道痿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人们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胸腔胃-气道痿的临床资料。结果胸腔胃-气道痿主要临床表现为烧灼样刺激性呛咳、发热、顽固性肺部感染、呼吸困难、心动过速等;实验室检查显示水、电解质紊乱,白细胞增高;胸部螺旋CT和胃腔造影显示胸腔胃-气管痿6例、胸腔胃-隆突痿2例、胸腔胃-左主支气管痿10例、胸腔胃-右主支气管痿2例。结论根据特征性临床表现和胃腔造影可以确诊胸腔胃-气道痿。  相似文献   
95.
大鼠肝脏MR弥散、灌注成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目的探讨1.5T双梯度磁共振对大鼠肝脏进行弥散、灌注功能成像的可行性和最佳序列及参数.方法选用不同序列及参数分别对正常及病变大鼠42只进行MR肝脏扫描并与病理对照.结果弥散成像能显示T2WI所显示的所有结节,DWI还能反映大鼠肝脏各叶早期的不均质性改变,即早期肝硬化的表现,表现为相应病变叶的不均匀片状信号增高;肝实质灌注曲线满意;常规形态大鼠肝脏成像质量较文献报道有明显提高,图像信噪比高,可显示1 mm以下病变.结论1.5T双梯度磁共振对大鼠肝脏进行弥散、灌注成像的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6.
Budd-Chiari综合征:下腔静脉闭塞钝性开通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闭塞型Budd-Chiari综合征钝性开通技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96例患者中下腔静脉膜性闭塞63例、下腔静脉节段性闭塞33例,其中15例合并肝静脉狭窄或闭塞。透视下,使用开通导丝开通闭塞段下腔静脉。结果96例技术操作全部成功,下腔静脉开通率100%,未出现心脏压塞、下腔静脉破裂、胸腔出血、腹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钝性破膜开通下腔静脉闭塞段操作简单、安全有效、费用低、无严重并发症,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7.
目的:评价64层容积CT对主动脉夹层术前诊断及介入术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对由彩超提示的8例主动脉夹层Debakey Ⅲ患者,分别于介入术前、术后行彩超、数字减影X线造影(DSA)和64层容积CT扫描,对比分析3种方法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结果:彩超、64层容积CT、DSA均对8名患者做出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和正确分型;3种方法均能清晰显示主动脉腔内撕裂的内膜片.64层容积CT共显示8例患者破口29个,覆膜支架破口封堵术后内漏2个;DSA显示破口20个,介入术后内漏1个;彩超提示10个破口,显示术后内漏1例.结论:64层容积CT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及介入术前、术后评估的价值优于DSA和彩超.  相似文献   
98.
胃癌的X线、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与病理学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相似文献   
99.
目的比较缺血型烟雾病(MMD)和出血型MMD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的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MMD患者,将患者分为缺血型MMD组和出血型MMD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双侧大脑中动脉HR-MRI图像特点,借助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像分析每侧半球颅底烟雾血管的Suzuki分期,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共纳入51例MMD患者,分为缺血型MMD组(36例)和出血型MMD组(15例)。缺血型MMD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总胆固醇、甘油三酯、HDL、纤维蛋白原分别与出血型MM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缺血型MMD组LDL水平低于出血型MM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型MMD组管壁向心性增厚比例与出血型MM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型MMD组增强后延迟期管壁强化比例高于出血型MM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D患者DSA Suzuki分期组间和组内一致性较好(Kappa=0.900、0.967,P<0.001)。双侧大脑中动脉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增厚方式组间和组内一致性较好(Kappa=0.909、0.977,P<0.001)。双侧大脑中动脉高分辨率磁共振血增强后延迟期管壁强化级别组间和组内一致性较好(Kappa=0.896、0.979,P<0.001)。结论缺血型MMD和出血型MMD的HR-MRI特点不同。缺血型MMD增强后延迟期管壁多强化,而出血型MMD增强后延迟期管壁多无强化。  相似文献   
100.
进展期与早期胃癌螺旋CT三期增强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1,自引:4,他引:51  
目的 探讨胃癌的螺旋CT强化特征,评价口服水螺旋CT三期扫描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6例胃癌患者实施胃气钡双对比造影及口服水螺旋CT三增强扫描,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 (1)46例胃癌中,18例正常胃壁呈单层结构,28例正常胃壁在动脉期或门静脉期表现为2-3层结构。(2)2例早期胃癌在动脉及门静脉期明显变化,在平衡期强化程度明显下降。44例进展期胃癌中,32例以门静脉强化程度为著,与动脉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4.226,P<0.05)。(3)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TNM分期的准确怀为81.0%。结论 不同类型的胃癌具有不同的强化特征。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明显高于普通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