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70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41.
目的 分析 6 7例肝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 ,探讨磁共振成像 (MRI)对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6 7例病人均应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 1 0T超导MR机 (Impact)行肝脏扫描 ,选用SE序列横断面成像 ,分别施行T1WI、PDWI和T2 WI ,扫描层厚10mm ,间隔 0 2mm。 18例施行了静脉团注Gd -DTPA增强扫描。结果  6 7例病人肝脏MRI共检出 12 7个病灶 ,单发者 47例 ,多发者 2 0例。病灶大小介于 8mm× 6mm~ 110mm× 80mm。全部病灶均呈长T1和明显长T2 信号 ,T2 WI 112个病灶信号均匀 ,15个病灶信号不均 ,后者均大于 6 0mm× 5 0mm。 18例行增强扫描者 ,平扫发现 2 3个病灶 ,增强则发现 2 7个病灶 ,多发现的 4个病灶直径均小于 8mm。肝海绵状血管瘤典型增强表现为自周边向中心强化 ,可持续 2 0分钟以上。结论 MRI是诊断肝脏海绵状血管瘤以及同其它肝脏占位病变鉴别的有效手段。MRI增强扫描对发现肝脏较小海绵状血管瘤更有效。  相似文献   
142.
143.
Budd-Chiari综合征下腔静脉阶段性阻塞介入治疗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udd-Chiari综合征(BCS)下腔静脉(IVC)阶段性阻塞的介入治疗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1-2].1994年3月至2006年3月,本院共收治BCS患者432例, 其中31例为阶段性IVC阻塞,全部实施介入治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4.
进展期胃癌的手术治疗与影像学检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随机抽样的本院122例手术后进展期胃癌调查发现,癌肿的手术切除率很低,为47.5%;原因主要是术前影像学检查做的不全,对癌肿的浸润转移情况了解不足,过多采用剖腹探查,以致开腹后手术难度大,癌肿不能切除所造成。  相似文献   
145.
原发性肝细胞癌癌前病变血液动力学的MR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癌前病变血液动力学的特征。方法用MR灌注扫描(MR perfusion,MRP)的方法对实验诱发大鼠肝脏的HCC癌前病变阶段到癌变阶段的血液动力学进行动态观察。结果在MR T2WI检出并与病理对应良好的46个结节中有9个再生结节(regenerative nodule,RN)、22个HCC癌前病变即发育不良结节(dysplastic nodule,DN)、10个早期HCC和5个HCC。RN、DN、早期HCC和HCC结节及邻近肝实质的平均阳性强化积分值(positiveenhancement integral,PEI)分别为205·67±31·17、161·94±20·74、226·09±34·83、491·86±44·61、204·84±70·19。将结节PEI值和结节旁肝组织PEI值对比,发现9个RN与邻近肝实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5·30,P=0·06),MRP图像的动脉期和门脉期RN均呈等信号;DN较邻近肝实质低,并有统计学意义(t=-3·64,P=0·02),DN的血流灌注曲线于动脉后期较邻近肝实质下降,MRP图像动脉期呈等信号,门脉期为低信号。10个早期HCC中4个结节表现为低灌注,PEI值低于邻近肝实质,动脉期呈稍低信号,门脉期为等信号;6个早期HCC显示为稍高灌注,PEI值稍高于邻近肝实质,动脉期为稍高信号,门脉期呈稍低信号。5个HCC呈典型的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呈相对低信号,结节灌注曲线动脉段较邻近肝实质有明显抬高,结节较邻近肝实质的PEI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4,P=0·02)。结论MRP能反映HCC癌前病变结节演变过程中血流的改变,HCC的血流灌注量较邻近肝实质明显增多;DN的血流灌注量较邻近肝实质减少。  相似文献   
146.
阻塞性黄疸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中胰管显影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阻塞性黄疸(OJ)患者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中造影时胰管显影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7年2月间257例因OJ经经皮经肝胆管造影(PTC)行介入治疗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DSA下胆胰管同时显影者35例,观察胆胰汇合部解剖结构特点,归纳分析胰管显影的原因.结果 35例胰管显影者,确诊为胰胆管合流异常(PBM)31例,另4例考虑与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或解剖缺陷相关.结论 PBM是导致阻塞性黄疸PTCD术中胰管显影的主要因素,探究胰管显影原因,有助于提高对壶腹部结构、功能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7.
将硅胶带、硅胶海绵、人工晶状体、甲基纤维素和硅油置入4只兔的8眼内和眼球周围,探讨其CT和MRI表现。植入物置入后2h内完成CT和MRI。MRI选用SE序列T1WI、PDWI、T2WI和Flash2d序列。结果:3枚硅胶带和2枚人工晶状体CT未显示,MRI呈低信号全部显示;3枚硅胶海绵CT显示低密度,MRI呈低信号,均被检出;玻璃体内硅油CT呈高密度,T1WI和PDWI呈高信号,T2WI和Flash2d序列呈低信号而被检出;眼房和玻璃体内甲基纤维素CT和MRI均未显示。结果提示:CT和MRI均是检出玻璃体内硅油和眶内硅胶海绵的有效方法,检出眶内硅胶带和眼内人工晶状体以MRI为优;CT和MRI难以发现眼内甲基纤维素  相似文献   
148.
目的 评价Pipeline栓塞装置(PED)治疗非颈内动脉瘤(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和椎-基底动脉部位的动脉瘤)相对于颈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和短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采用PED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动脉瘤的部位将患者分为颈内动脉瘤组和非...  相似文献   
149.
150.
【摘要】 目的 分析245例慢性颅内动脉闭塞患者在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下接受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结果。 方法 血浆HbA1c>6.5%定义为高HbA1c。记录分析主要功能指标为不同HbA1c水平下接受血管内开通术后、随访期患者改良Rankin 量表(mRS)评分,次要功能指标为开通成功率,术后、随访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结果 245例患者中85例(34.7%)HbA1c>6.5%,160例(65.3%)≤6.5%。两组患者间术前、术后、随访期NIHSS评分、mR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随访期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HbA1c≤6.5%组开通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优于HbA1c>6.5%组(P<0.05),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仍低于HbA1c>6.5%组(P<0.05)。HbA1c≤6.5%组再通后并发症发生概率较低。 结论 高HbA1c水平可能增加慢性颅内动脉闭塞患者病死率和并发症,更可能导致介入再通术后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