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总结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临床经验。方法:胸主动脉夹层8例,男6例,女2例,平均年龄(54.2±10.6)岁。经CT增强扫描或磁共振成像确诊。切开右或左侧股动脉置入带膜血管内支架,封堵原发破口。置入后重复造影检查。随访行胸部X线平片与电子束CT检查。结果:支架置入全部成功,术后即刻造影7例无内漏,1例见少量内漏。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真腔均明显扩大,远端降主动脉及分支供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随访: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真腔扩大,术后造影1例有内漏者,无加重,其余患者近端夹层动脉瘤消失,夹层近端假腔内均有血栓形成。结论: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胸主动脉夹层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2.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微创伤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微创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本组73例中,45例患者采用单侧侧脑室+腰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外引流术;28例患者采用双侧侧脑室+腰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外引流术治疗。结果 术后评定,Ⅰ级4例,Ⅱ级28例,Ⅲ级20例,Ⅳ级11例,Ⅴ级9例。结论 单、双侧侧脑室+腰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外引流微创手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3.
目的:对比丙烯酸胶原微球(TAGM)与聚乙烯醇颗粒(PVA)两种不同栓塞剂治疗子宫肌瘤的术后反应及安全性.方法:26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在知情同意下被随机分成两组行子宫动脉栓塞(UAE)术,A组(12例)栓塞剂采用丙烯酸胶原微球(Embosphere,500~700μm),B组(14例)采用PVA颗粒(500~700μ...  相似文献   
54.
报告背部靶样含铁血黄素沉积性血管瘤1例。患者男,76岁。背部皮肤红斑20年余伴中央肿物5年,逐渐增大。皮肤科检查:背部可见一靶样皮损,中央紫红色斑块约4.0 cm×2.0 cm大,表面凹凸不平,质地较韧,未见破溃出血,围绕斑块周边见红色斑片,形状不规则,边界较清晰。皮肤组织病理检查:表皮无明显异常,真皮浅中层可见多个血管小团块,血管内皮细胞呈鞋钉样向管腔凸起,间质内较多含铁血黄素沉积。免疫组化结果:WT1(-)、细胞增殖标记(Ki)-67阳性率约8%、CD31(+)、人疱疹病毒(HHV)-8(-)、ERG(+)、D2-40(-)、平滑肌肌动蛋白(SMA)(+)。诊断为靶样含铁血黄素沉积性血管瘤。治疗上予以手术切除中央肿物,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55.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SE)是指颅脑损伤后有大量脑脊液积聚于硬膜下腔,引起脑局部受压的一种病理状态,亦称水瘤[1]。现对我院1997年2月~1999年3月诊治的56例TSE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56例,男38例,女18例,年龄5~81岁。受伤原因:车祸19例,坠落伤15例,打击伤10例,跌伤9例,其他3例。积液部位:额部21例,额颞部16例,额颞顶11例,颞顶7例,顶枕1例。积液量:100ml以上7例,20~80ml28例,20ml以下21例。积液颜色:清亮、黄色和血性。诊断主要以CT与手术证实。二、伴随…  相似文献   
56.
王露平  陈旭东  窦永充   《放射学实践》2012,27(2):212-214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的病理性囊性膨出,其发病原因尚未十分明确.动脉瘤的形成、发展、破裂等问题一直饱受争议,但学者们公认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是其发生、发展机制中十分重要的因素.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液体动力学( compub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及3D数字减影技术的应用,使血流动力学的数字模型建立、血流方向及形式的判断、数据的搜集和统计等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并使血流动力学因素在动脉瘤发生、发展、稳定或破裂中所起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重视.  相似文献   
57.
颈动脉体瘤的综合影像诊断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劲动脉体瘤的超声、CT、MRI、血管造影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9例颈本瘤中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4例经血管造影证实,其中2例为双侧。回顾性分析颈动脉体瘤的各种影像学表现,评价其临床价值。结果:各种检查均可显示肿瘤部位及其形态,颈动脉体瘤的B超超声特点为中等低实质回声,大于3.0cm的肿瘤可见管道结构,但肿瘤上级观察欠清,2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瘤内网状血管,CT增强显示为富血管  相似文献   
58.
59.
摘 要 目的: 以壳聚糖、四角蛤蜊多糖(MVPS)作为复合载体材料,以盐酸二甲双胍为模型药物,采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制备盐酸二甲双胍复合微球。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得出了载药复合微球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扫描电镜,粒度分析仪以及X射线扫描仪对微球的微观结构和粒度以及物相进行了表征。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入口温度110 ℃,空气流量667 m3·h-1,材药比3∶1,进料速度2.7 ml·min-1结论: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最佳工艺条件下的收率、载药量、包封率分别为(75.07±248)%、(22.31±0.38)%、(89.22±1.53)%,复合载药微球表面较为光滑,平均粒径为4.84 μm,粒度分布范围较窄,呈正态分布;形成微球后药物以分子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60.
用经皮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并栓塞技术(肝动脉栓塞化疗,以下简称HACE)治疗肝癌开始于70年代末期,现已被公认为不可手术切除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最佳治疗手段。国内从80年代初至今,接受这种治疗的患者估计已逾万例,1000人次以上的医院至少在10家以上,其技术日臻完善、经验日趋丰富、疗效不断提高,对中晚期肝癌的治疗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凭心反思,近几年来,该治疗领域内的确存在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如:病例选择的随意性不断扩大;过份强调HACE的作用,忽视合理及时的序贯治疗、综合治疗;满足于回顾性总结,疏于严格的前瞻性对比研究等。面对这种局面,笔者认为有必要对HACE的有关问题开展讨论,进行科学客观地评价,以便更充分地发挥该治疗手段在整个肝癌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