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7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92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5篇
  2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赵晓亮  章莹 《中国临床康复》2011,(42):7915-7922
背景: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移植物的选择。目的:对用于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移植材料的种类、材料性质、相关实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回顾分析。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85/2009PubMed数据及万方数据库有关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移植材料如自体韧带、同种异体韧带、人工韧带、组织工程韧带、异种韧带等方面的文献。结果与结论:目前国内外修复前交叉韧带损伤可供选择的移植物有自体组织替代物、同种异体韧带、人工韧带、生物组织工程韧带等。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生物材料如异种韧带等,目前还处于实验探索及研究阶段。人工合成材料与组织工程韧带近几年研究较多,但其制作工艺复杂,价格昂贵,很难满足临床移植的需要。随着越来越多去抗原处理技术的出现,有效去除异种韧带的免疫原性,提高其组织相容性已不是没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异种韧带来源广泛,获取方便、价格低廉、适用性广等优势得以凸显。  相似文献   
42.
背景:牛皮质骨作为异种皮质骨材料应用最为广泛,但其免疫原性反应严重,从而可能导致内固定失败.目的:观察3种不同皮质骨螺钉在动物体内的转归,及不同材料骨钉的生物力学性能以及免疫原性反应差异.方法:脱脂、脱细胞、灭菌及诱导活性修饰处理制备牛皮质骨生物界面螺钉及普通方式处理后的消毒牛骨钉及消毒羊骨钉.再将3种骨钉植入健康18只山羊股骨中段进行生物学性能观察.结果与结论:Lane组织学评分生物界面骨螺钉>消毒羊骨钉>消毒牛骨钉(P < 0.01).生物力学实验行初始界面刚度载荷及界面刚度比较,3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12周时,生物界面骨螺钉>两组消毒钉(P < 0.05);24周时,生物界面骨螺钉>消毒羊骨钉>消毒牛骨钉(P < 0.01).提示,生物界面骨螺钉的初始力学性能不低于消毒牛骨,且能较长时间保持稳定的力学性能;生物界面骨螺钉具有一定的成骨作用,与宿主骨组织结合后,产生了更强的界面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微血管改变与中医瘀血疼痛的关系.方法 18例股骨头颈标本(1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术者及4例中青年外伤性粉碎性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术者作对照)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老年组骨微血管变形、狭窄、萎缩甚至断裂,并在骨小梁断端观察到游离红细胞,骨小梁稀疏、变细、穿孔,小梁间隙增大,骨板层排列紊乱、松散、残缺,显微骨折以及微骨裂明显增多.结论 微血管改变是瘀血证的病理基础;瘀血是引起骨质疏松性骨痛的重要机制之一,可能与其引起血供减少、微循环障碍,不能正常营养骨组织及神经,致成骨减少、骨量降低、纤微骨折增加、骨小梁超微结构改变以及骨内压增高等相关.  相似文献   
44.
江晓玲  雷莹  章莹  张正刚  赵光 《实用全科医学》2011,(11):1761-1762,1773
目的调查大学生就业心理,以便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教育。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116名本科生的就业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总体就业压力平均分为56.87530±12.79005,大四学生就业压力平均分高于大三(P〈0.05),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P〈0.05)。由于就业压力,1.7%的学生抽烟喝酒;19.8%沉迷于网络;13.0%与室友或恋人关系变差;4.3%想到过自杀;6.8%出现过暴力行为。多数学生毕业后倾向于考研、考公务员等稳定性的工作。良好的学习成绩有利于就业(P〈0.05),综合素质与就业压力负相关,rs=-0.317。经济压力与就业压力正相关,rs=0.387。结论大学生普遍存在就业压力,且应对方式不良,应以高年级学生、非独生子女和经济条件不良的学生为重点对象,开展就业指导。  相似文献   
45.
背景:异种松质骨具有天然多孔结构,有利于新骨长入,经处理可完全消除抗原性,不引起免疫排斥反应,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能。目的:评价异种骨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36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均分3组,制作单侧15mm桡骨节段性骨缺损模型,实验组植入生物型异种骨,对照组植入深冻兔异体骨,空白组未植骨。术后4,8,12周进行一般情况、大体解剖、X射线及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术后4,8,12周实验组与对照组骨缺损逐步修复,空白组骨缺损未修复,实验组与对照组影像学和组织学评分均高于空白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影像学和组织学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生物型异种骨可较好修复骨缺损,修复效果与异体骨相当。  相似文献   
46.
魏冀荣  章莹 《中国临床康复》2012,(47):8880-8884
背景:骨移植是治疗骨缺损的重要方法,骨移植支架材料一直是骨科学的研究热点。目的:综述骨移植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至2009年CNKI(医学版)数据库和外文生物医学期刊整合系统中有关骨移植支架材料与骨缺损修复方面的文献。结果与结论:理想的骨移植支架材料应具备的条件包括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多孔三维立体结构、可塑性和一定的机械强度、骨诱导性、易消毒性。目前常见的骨移植支架材料基本归为自体骨、异体骨、异种骨、人工骨4类,重组合异种骨、组织工程骨等可归为异种骨及人工骨的衍生物。一些衍生物还可以复合抗生素等其他物质。尽管各类骨移植材料品类繁多,但各有优点与不足。临床治疗骨缺损,尤其大量或节段性骨缺损,迫切需要一种适宜的填充材料,作为最有潜力的异种骨移植,尚需进一步研究来评价其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47.
目的调查当前研究生的应对行为及睡眠质量,并且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177名某医科大学研究生,采用自制调查表及匹兹堡睡眠质量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10.7%的研究生有睡眠质量问题,不同性别研究生的睡眠质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级的增高睡眠质量下降,但这种趋势没有统计学意义。当遇到挫折时,研究生多数选择通过上网来缓解压力,同学关系、恋人关系较多受到影响。有"通过过度上网缓解压力"、"恋人关系恶化"、"暴力行为"的研究生睡眠质量较差,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t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杀倾向"是影响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通过调查学生的睡眠质量,有针对性地改善研究生的应对行为及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芪参益气滴丸联合盐酸地尔硫(艹卓)片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2月—2020年9月在开封市中心医院治疗9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住院序号的奇偶性分成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地尔硫(艹卓)片,30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饭后口服芪参益气滴丸,0.5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经4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血清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活性氧自由基(ROS)、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人白三烯B4(LTB4)和心肌营养素1(CT-1)水平,及SAQ、Gensini和GQOLI-74评分。结果 经治疗,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97.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持续时间均显著减少(P<0.05),且治疗组减少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VCAM-1、ROS、sCD40L、LTB4、CT-1水平均明显降低,而TGF-β1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这些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AQ和GQOLI-74评分显著升高,而Gensini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芪参益气滴丸联合盐酸地尔硫(艹卓)片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胸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改善冠状动脉受损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探讨血清黑色素浓缩激素(MCH)与2型糖尿病(T2DM)和超重/肥胖的相关性。方法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4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门诊及住院的T2DM患者及同期于该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测量研究对象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 检测其MCH、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瘦素, 并计算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根据研究对象BMI及糖代谢状态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BMI<25 kg/m2, 糖代谢状态正常)、超重/肥胖组(BMI≥25 kg/m2, 糖代谢状态正常)、T2DM体重正常组(BMI<25 kg/m2)、T2DM合并超重/肥胖组(BMI≥25 kg/m2)。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H检验或χ2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MCH与各变量间的相关性, 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究MCH与超重/肥胖和T2DM之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T2DM患者236例、健康体检者244例。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