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成了必然的趋势。老年痴呆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变的疾病,主要发生于老年人,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因此,老年痴呆的研究、防治及护理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2.
目的:总结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27例甲减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26例患者好转出院,住院期间未发生其它并发症,1例死亡。结论:在甲减的疾病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保证了疾病的治疗,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肛周深部脓肿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肛周深部脓肿患者10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改良VSD加中药保留灌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等各项指标,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详细记录患者治疗后脓肿复发率和继发肛瘘率。分别检测术前、术后5、10 d时血常规:包括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0%(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5.58±1.69)min、(30.24±1.77)min;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45.78±1.01)d、(48.59±1.53)d;住院时间分别为(14.10±0.19)d、(16.89±1.0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脓肿复发率2%和继发肛瘘率为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和20%(P0.05)。两组患者治疗5 d及10 d后,血常规指标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于肛周深部脓肿患者而言,应用改良VSD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相比较传统的方式具有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恢复快、手术时间短以及安全性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黄连素联合顺铂对A549/DDP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以A549/DDP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加入12μg/m L的顺铂、浓度为20μmol/L、40μmol/L、80μmol/L的黄连素+12μg/m L的顺铂,设置空白对照孔(PBS孔),分别用药物干预24 h、48 h、72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各组用药干预48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3、Caspase-9、Bax、Bcl-2的蛋白表达情况,Real-time PCR法检测Caspase-3、Caspase-9、Bax、Bcl-2的m RNA表达水平。结果黄连素联合顺铂能够抑制A549/DDP细胞增殖(P0.01),并具有一定的时间-浓度依赖性。黄连素联合顺铂能够诱导耐药细胞A549/DDP凋亡(P0.01),且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不同浓度的黄连素联合顺铂使促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Caspase-9、Bax在蛋白和m RNA水平表达上调(P0.05),而抗凋亡基因Bcl-2在蛋白和m RNA水平表达下调(P0.05)。结论黄连素联合顺铂抑制A549/DDP细胞增殖和促凋亡的分子机制可能是上调促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Caspase-9、Bax的表达,下调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  相似文献   
25.
长期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后,下丘脑垂体分泌ACTH功能被抑制,继发肾上腺皮质萎缩,致突然停药或减量过程中可因外伤、感染等诱发本症。现报告3例,2例为肾病综合症,1例为胰头癌,均在激素治疗中减量或骤停时出现下列症状:(1)血压下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RNA干扰介导甲基CpG结合蛋白2(methyl-CpG-binding protein 2,MeCP2)基因沉默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根据MeCP2的碱基序列设计并合成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到HSC-T6细胞内,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转染效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HSC-T6细胞增殖变化;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检测α-SMA、MeCP2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HSC-T6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α-SMA、MeCP2蛋白的表达。结果将MeCP2-siRNA转染进HSC-T6细胞内,MeCP2基因及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同时α-SMAmRNA及α-SMA蛋白的表达水平亦明显降低;靶向封闭MeCP2基因的表达可明显抑制HSC-T6细胞的活化增殖。结论靶向封闭MeCP2的表达可明显抑制HSC-T6细胞活化增殖,MeCP2可能是潜在的肝纤维化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外泌体PD-L1 (ePD-L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82例NSCLC患者和同期20例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应用超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并用透射电镜及径粒检测法鉴定外泌体;提取外泌体总蛋白,并用Western-Blot法检测外泌体中PD-L1的蛋白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中ePD-L1水平;同时采用ePD-L1与外泌体总蛋白的比值校正ePD-L1 (ePD-L1/pro)浓度。结果 NSCLC患者血清中存在ePD-L1,肿瘤患者血清ePD-L1的蛋白表达及表达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者。血清ePD-L1表达在性别、病理类型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但在年龄、吸烟、肿瘤大小(T分期)、淋巴结转移(N分期)、远处转移(M分期)及肿瘤INM分期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血清ePD-L1/pro表达在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及吸烟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在T分期、N分期、M分期及肿瘤INM分期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相似文献   
28.
骨肉瘤是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是最常见的原发于骨的恶性肿瘤,好发于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单纯依靠手术治疗效果差,容易复发和转移.化疗和手术的结合是骨肉瘤的重要治疗手段,而多药耐药的发生是导致骨肉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自噬对化疗耐药的影响主要认为其是骨肿瘤细胞逃避凋亡的一种重要机制,抑制自噬则可以显著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本文主要探讨骨肉瘤化疗耐药与自噬相关因子的关系、相关机制和最新研究.  相似文献   
29.
小儿支气管异物因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和多变性,易误诊误治;又因其自然咳出率低,晚期并发症严重,故误诊误治预后不良。本文综合新乡医学院一附院耳鼻喉科及江西景德镇第一医院儿科入院前误诊为肺部炎性疾患的26例患者(新乡医学院16例,景德镇第一医院10例)经支气管镜检确诊的支气管植物性异物进行分析,以引起大家注意。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26例中男21例,女5例,年龄8个月—5岁。均为误吸植物性异物。二、吸入方式及吸入后就诊时间:13例为进食时哭、笑而误吸,2例为进食时摔倒后误吸,11例不明原因(异物吸入史不能记忆)。吸入后就诊时间在10~42天之间。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选取7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实验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 T ),明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并在发病72 h内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7水平,同时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检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试验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试验组内大梗死组血清炎症因子高于中、小梗死组(P<0.05),中梗死组高于小梗死组(P<0.05);试验组的易损斑块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P<0.05),稳定斑块组高于无斑块组(P<0.05)。结论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检测能及时提示急性脑梗死的病灶大小和颈动脉硬化斑块性质,可利用炎性生物分子标志物协助对缺血性卒中进行早期诊断、治疗,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