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84篇
  免费   812篇
  国内免费   576篇
耳鼻咽喉   105篇
儿科学   176篇
妇产科学   67篇
基础医学   677篇
口腔科学   112篇
临床医学   1788篇
内科学   1109篇
皮肤病学   50篇
神经病学   433篇
特种医学   5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275篇
综合类   4002篇
预防医学   1657篇
眼科学   108篇
药学   1526篇
  11篇
中国医学   1288篇
肿瘤学   368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94篇
  2022年   300篇
  2021年   273篇
  2020年   305篇
  2019年   342篇
  2018年   356篇
  2017年   275篇
  2016年   323篇
  2015年   287篇
  2014年   985篇
  2013年   604篇
  2012年   580篇
  2011年   676篇
  2010年   650篇
  2009年   664篇
  2008年   638篇
  2007年   783篇
  2006年   764篇
  2005年   746篇
  2004年   721篇
  2003年   572篇
  2002年   353篇
  2001年   364篇
  2000年   471篇
  1999年   456篇
  1998年   317篇
  1997年   320篇
  1996年   325篇
  1995年   289篇
  1994年   231篇
  1993年   156篇
  1992年   144篇
  1991年   133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58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4篇
  1965年   4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进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1]。有效教学是教学过程符合规律性、有效果、有效率  相似文献   
32.
早期新生儿黄疸的动态监测及早期干预治疗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出生1周内新生儿黄疸的动态变化、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病因分析及早期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利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对我院产科出生的928例新生儿每日进行同一部位的皮肤测定,根据新生儿不同出生情况对超过胆红素值安全范围的及时给予口服药物或转儿科蓝光治疗。结果928例新生儿因高胆红素血症住院156例,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15.74%,无1例发生胆红素脑病。结论对新生儿黄疸进行监测和早期干预治疗,可大幅度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从而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3.
①目的 探讨现代玻璃体手术对开放性眼外伤玻璃体积血的治疗效果。②方法 对108例开放性眼外伤玻璃体积血的病人,于伤后2~4周施行玻璃体切割置换术(单纯玻璃体切割术24例,联合晶体切割84例,联合视网膜手术76例)。③结果 术后经随访2周~18个月,48例达功能治愈,36例达解剖治愈,总治愈率达77.7%。24例继发青光眼者眼压控制在1.37~2.24kPa。④结论 适时地施行玻璃体切割置换术,可很大程度地改善开放性眼外伤玻璃体积血病人的预后,对有效防治外伤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以及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等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采用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外科切除岩斜区脑膜瘤11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2例.本组无死亡病例,术后昏迷 1 例,新出现暂时性颅神经障碍3例,无脑脊液漏发生.结论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简便、安全,可充分显露岩斜区,有利于提高肿瘤切除程度和术后疗效,是岩斜区脑膜瘤手术治疗的较佳入路,但对术者的手术技巧和经验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伊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组)、伊贝沙坦治疗组(I组).糖尿病大鼠模型经单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成.所有大鼠均给以普通饲料喂养,I组大鼠每天以伊贝沙坦15mg·kg-1·d-1灌胃,C组和D组大鼠每天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第12周末,测体重及血糖,处死大鼠后取骨,应用显微镜观察骨组织显微结构和进行骨组织形态密度计量学分析,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DEXA)测定大鼠股骨骨密度(BMD),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骨组织OPG mRNA及RANKL mRNA的表达.结果 12周末,D组和I组大鼠骨组织光镜下均出现骨质疏松表现,I组骨质疏松程度比D组轻.骨组织定量分析显示,MTVT在D组及I组均显著低于C组(P<0.01),MTPS在D组及I组均显著高于C组(P<0.01).I组与D组大鼠骨组织相比,MTPT显著增加及MTPS显著降低(P<0.01).骨密度的测定结果发现,与C组大鼠比较,D组和I组大鼠骨组织BMD值显著降低(P<0.01);而I组大鼠骨组织BMD值又较D组显著增加(P<0.01).骨组织RT-PCR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D组和I组大鼠骨组织中OPG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RANKL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I组大鼠骨组织中OPG mRNA的表达则明显高于D组(P<0.01).而RANKL mRNA在I组和D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 伊贝沙坦可使糖尿病大鼠骨组织降低的OPG mRNA表达水平得以部分恢复,上调OPG/RANKL比值,这可能与伊贝沙坦的改善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的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36.
自1998年1月以来至2003年6月我院采用钢板内固定、髓内针内固定和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外固定三种手术治疗方法,共收治胫腓骨骨折142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7.
本文建立了苯甲酸咪康唑剂涂剂的薄层色谱扫描测定法。点样后的硅胶GF_(254)薄层板,经正已烷—氯仿—甲醇—二乙胺(42:21:13:5)混合溶剂上行展开后,反射锯齿扫描测定,λ=220um,SX=3,外标一点法定量计算。苯甲酸和硝酸咪康唑测定的线性范围分别2~6μg和12~36μg,方法准确、简便。  相似文献   
38.
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16例,男性13例,女性3例。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52岁。其中外伤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塞11例,动脉硬化性脑梗塞5例。病后均有意识障碍伴一侧肢体瘫痪。病程中意识障碍加深较快,GCS4-8分,一侧瞳孔散大,脑疝形成。动态CT及MRI检查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39.
药对是药物配伍的最基本单位,本文按治法分类,从历代名方中精选了常用的治肝病药对,分为疏肝、清肝、平肝、补肝、温肝五大类,并分析其配伍意义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0.
上消化道出血58例急诊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急诊科的常见急危重症,以腹痛、呕血、便血、休克为主要特征,正确诊断、及时处理是抢救本病成功的关键。我院急诊科近3年收治了5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现将我们的诊治体会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8例,男48例,女10例,年龄最小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