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0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调查江西省城乡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服药率及控制率,了解高血压患者降压药服用及血压控制现状。方法 于2013年11月—2014年8月在江西省随机抽取8个地区,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每个地区抽取2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抽取3个村/居委会,选取15 364例年龄≥15岁且在该地区居住≥6个月的意识清晰者。通过问卷调查记录高血压患病及服药情况,并进行血压测量等体格检查,计算高血压患病率、高血压知晓率、降压药服用率、高血压总体控制率、服药后血压控制率。结果 江西省≥15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9.0%(4 436/15 296),标准化率(2010年中国人口标化)为14.1%,高血压知晓率为64.8%(2 874/4 436),降压药服用率为27.6%(1 223/4 436),高血压总体控制率为12.6%(561/4 436),服药后血压控制率为45.9%(561/1 223)。城市高血压患病率、高血压知晓率、降压药服用率、高血压总体控制率均高于农村,服药后血压控制率低于农村(P<0.05)。高血压患者中服药者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均低于未服药者(P<0.05)。高血压患者中,单一用药者占75.1%(918/1 223),两药联合者占12.7%(155/1 223);不同服药方式的高血压患者服药后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92,P=0.611);农村两药联合者服药后血压控制率高于城市(χ2=4.262,P=0.039)。单一用药患者中,服用钙拮抗剂(CCB)者占76.1%(699/918),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者占18.6%(171/918);服用不同药物的单一用药患者服药后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779,P=0.148)。单一服用CCB类患者中,服用尼群地平者占39.9%(279/699),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者占24.7%(173/699);服用不同CCB类降压药者服药后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995,P=0.407)。单一服用ACEI类患者中,服用卡托普利者占76.6%(131/171),服用依那普利者占12.9%(22/171);服用不同ACEI类降压药者服药后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41,P=0.524)。结论 江西省高血压患者以短效降压药治疗为主,高血压总体控制率和服药率较低;城乡高血压患者就医服药意识有待提高,政府应加大投入改善服药需求。  相似文献   
52.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在肾损害人群中发生的比率不断增高。探讨肾损害人群中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以及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他汀类药物有效的降脂作用和广泛的非降脂效应确立了其在一般人群中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地位。随着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的深入 ,不断积累的证据正逐步地向人们证明他汀在肾损害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文就他汀对肾损害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3.
目的 研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一氧化氮(NO)缺乏性高血压肾损害大鼠中的作用.方法 持续给予大鼠NO合酶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Nω-Nitro-L-Argininemethyl easter,L-NAME)造成高血压性肾损害大鼠模型(高血压组,n=10),同时选择正常大鼠作对照组(n=10).8周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变化;观察24 h尿蛋白、尿β2微球蛋白,血清肌酐(Cr),血清和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MCP-1蛋白在肾脏表达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8周时高血压组24 h尿蛋白、尿β2微球蛋白,血清肌酐明显增加;普通病理分析发现肾小球硬化指数、间质纤维化指数明显升高;肾脏局部AngⅡ(96.2±18.3 vs 45.3±14.6,P<0.01)、MCP-1水平(3.68± 0.25 vs 1.76±0.34,P<0.05)明显升高.结论 MCP-1 在NO缺乏所致的高血压性肾损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ngⅡ-MCP-1-细胞外基质(ECM)有关.  相似文献   
54.
 摘要:目的 分析缺血复合冷应激对大鼠心肌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干预对这种复合应激下心肌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以永久性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术+4℃冷刺激(8小时/天,4天)建立心肌缺血复合冷应激大鼠模型,复合应激前3天及后4天给以阿托伐他汀灌胃(20mg.kg-1.d-1)。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肌p-PI3K、p-GSK3β、Bim、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心肌缺血复合冷应激使心功能恶化、梗死面积增大(P<0.01);阿托伐他汀干预后心功能改善、梗死面积缩小(P<0.01), p-PI3K、p-GSK3β表达上调(P<0.01),Bim、Caspase3表达下降(P<0.01)。结论 心肌缺血复合冷应激加重心肌损伤,阿托伐他汀干预能部分减弱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GSK3β通路及下调Bim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5.
背景:研究发现多种microRNA在心肌缺血缺氧时表达明显异常,它们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目的:介绍近5年来microRNA对心肌缺血损伤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可能的治疗方案。 方法:分别以“microRNA、心肌、缺血、缺氧”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数据库和ISI Web of Knowledge平台检索近5年有关文章,排除与研究目的无关和内容重复者,保留42篇文献做进一步分析。 结果与结论:microRNA是一类具有转录后调节活性的内源性小分子RNA,通过与靶mRNA的3`端非编码区结合负性调控基因的表达而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目前研究表明microRNA参与了心肌缺血、缺血后心脏重塑、心肌梗死后继发性心律失常等相关的病理过程,人工干预microRNA的表达可以加剧或预防心肌缺血缺氧损伤的进展。microRNA可能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靶向分子。  相似文献   
56.
目的 心房颤动(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CBCA)操作简单、肺静脉狭窄及血栓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低,是AF有效治疗方法。本文总结CBCA治疗AF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10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CBCA治疗的AF患者12例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 术中1例患者肺静脉隔离后AF终止,1例患者出现右侧膈神经麻痹。围术期患者均无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腹股沟并发症以及心脏压塞、肺静脉狭窄等。12例患者3、6个月动态心电图复查无阵发性AF发生,2例心悸发作时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结论 CBCA治疗AF安全有效,但其长期效果及预后需大样本、长时间随访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57.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家族是一类分布广泛的细胞生长因子,从蠕虫类到哺乳动物,几乎所有细胞包括均可合成TGF-β并表达相关受体;参与了细胞的生长分化,组织器官的胚胎发育,损伤的修复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特别是在器官胶原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外基质(ECM)的聚集或降解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导致器官纤维化的一类重要生物分子。人体内  相似文献   
58.
缺血性心肌病心肌瘢痕及其边缘区是其室性心律失常的病理学及电学基质。心脏磁共振对心肌瘢痕区进行解剖学检测,可以有效地界定其瘢痕区及关键峡部,从而易化电生理标测及射频消融治疗过程,并可有效地对此类患者的猝死风险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59.
近年来,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迅速发展,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ive cardiomyopathy,HOCM)的介入治疗也取得了较快进展,其中双腔(DDD)起搏治疗以其安全、简便、能较快缓解病人症状而较为常用.然而,长期疗效的报告较少.我们于1994年6月为1例患者安置了DDD起搏器,随访6a,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0.
临床医生是转化医学发展中的关键角色,是临床问题的发现者、科学问题的凝炼者、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合作者,及研究成果的实践者,发挥临床医生在转化医学发展中的角色作用,有利于促进转化医学的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