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目的:探讨通腑合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肠屏障功能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5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6)和研究组(n=26)。两组疗程均为10 d,比较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评分,检测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炎症因子、胰酶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APACHE Ⅱ评分优于对照组(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浆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血淀粉酶、血脂肪酶及尿淀粉酶显著降低(均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腑合剂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胃肠动力,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抑制胰酶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健脾活血方联合针刺法方案在胃络瘀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武汉市第一医院2021年11月至2023年3月收治CAG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健脾活血方联合针刺法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病理组织评分、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白细胞介素(IL)-1β]、胃蛋白酶(PG)Ⅰ、PGⅠ/PGⅡ、胃泌素-17(G-17)水平变化及治疗期间药物安全性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35%(41/4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9.07%(34/43),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08,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中医证候主次证积分及总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主次证积分及总分降低更明显(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胃黏膜萎缩、活动性、慢性炎症、肠化生及异... 相似文献
34.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指发生在胃、十二指肠的黏膜缺损超过肌层。有报道统计10%-12%人口一生中患过消化性溃疡,部分溃疡并发出血、穿孔或癌变,预后凶险或不良。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研究高尿酸血症(HUA)大鼠整体代谢谱的改变,筛选与高尿酸血症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通过腺嘌呤和氧嗪酸钾灌胃3周,同时自由进食含10%酵母膏饲料方法建立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MS)的代谢组学方法,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分析比较模型组与正常大鼠血清的代谢谱差异。结果与对照组大鼠相比,在高尿酸模型组大鼠中发现并鉴定出14种潜在生物标志物,分别为尿酸、次黄嘌呤、尿囊素、肌酐、马尿酸、犬尿氨酸、色氨酸、硫酸吲哚酚、硫酸对甲酚、牛磺酸、棕榈酸、硬脂酸、溶血磷脂酰胆碱(LPC)(17∶0)和LPC(18∶0)。提示,高尿酸血症影响大鼠嘌呤代谢、氨基酸代谢、胆汁酸代谢、脂肪酸代谢及菌群代谢。结论本研究筛选出高尿酸模型大鼠血清中的14种差异代谢物,有助于解释高尿酸血症引起的代谢改变,可望为高尿酸血症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7.
38.
<正> 为了培养和提升中医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及毕业后职业水平,201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试行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中医规培”)制度,各层次中医类学生都参与到中医规培中来,然而,如何有效地提升中医临床思维一直困扰着中医规培管理者和参与者[1]。早在临床规培制度实施以前,教学查房已是通过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从而提升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之一,一直是临床专业教学的重要方式。但是,中医教学查房有其特殊性,一方面它结合了西医临床专业传统教学查房模式,另一方面它也结合了传统师承模式的教学方法。在继承两者优点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针对中医学员的中医教学查房模式,不失为提高中医规培学员中医思维能力的良好教学工具。 相似文献
39.
胃癌前病变(PLGC)是胃炎向胃癌(炎癌)转化的中间环节,其中西医诊治体系尚未完善,传统中医辨治多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然PLGC为病理诊断,临床常无症状,单纯的辨证论治不能完全适用,故辨病、辨证、审因、辨症论治缺一不可,即所谓四维辨治模式。辨病论治是基于PLGC的诊断,把握疾病的整体病机及所处阶段,才能药中肯綮,祛除沉疴;辨证论治即结合胃镜、病理像,四诊合参,准确判断PLGC所属证候,调和阴阳,对证施治;审因是审查PLGC的诱因,追溯疾病的根源,祛除病因,正本清源;辨症论治则是对于有临床症状的PLGC患者,辨别疾病发于个体的外在表现,对症下药,缓解症状。只有联合以上四种辨治模式,才能最大化发挥中医特色优势。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旋覆代赭汤含药血清对大鼠胃窦平滑肌细胞(SMC)收缩及钙离子(Ca2+)浓度的影响,探讨其对胃SMC收缩及信号传导的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大鼠单个胃窦SMC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含药血清(5%、10%、20%)和三磷酸肌醇(IP3)受体阻滞剂(肝素),镜下观察含药血清对胃窦SMC收缩作用,检测细胞Ca2+总浓度。[结果]旋覆代赭汤含药血清刺激胃窦SMC,随剂量的增加细胞收缩活动逐渐增强(P0.05),肝素可抑制旋覆代赭汤含药血清对胃窦SMC的收缩作用(P0.05),各剂量组与无钙缓冲液组的细胞内Ca2+总浓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旋覆代赭汤含药血清可使胃窦SMC收缩,其机制可能是通过IP3信号途径来介导细胞内质网释放Ca2+,使细胞内Ca2+升高,引起胃窦SMC收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