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探讨创伤性前颅窝底严重粉碎性骨折所致颅底缺损骨性重建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46例颅底缺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23例.观察组术中进行骨性颅底重建及膜性重建,对照组仅进行膜性重建.术后进行为期6个月至1年的临床随访.并行头颅CT或MRI检查,观察有无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及脑膜脑膨出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18例存活患者仅发生1例轻度脑脊液漏,经治疗治愈;对照组17例发生脑脊液漏5例,其中并发颅内感染3例,脑膜脑膨出3例(其中1例3种并发症均有).两组总并发症发生比例分别为1/18、5/1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创伤性前颅窝底严重粉碎性骨折所致颅底缺损患者术中进行骨性颅底重建,可有效防治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及脑膜脑膨出等.  相似文献   
82.
1996年3月~2000年2月我科对所有手术病人需要输血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可疑患者及亲属行抗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查,共检测863例,其中确诊为AIDS病例2例,HIV感染者1例,均经国家及海南省AIDS检测中心确认,占被检病人的0.35%。1临床资料例1,男性,65岁,突发头痛,意识不清伴左侧偏瘫20d,加重5d而在外院就诊。CT示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5ml,入院后行保守治疗,因痰多、气道阻塞急诊行气管切开术,后转入我科ICU,因低氧血症、呼吸衰竭,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加强抗感染治疗。6d后…  相似文献   
83.
CO2激光显微技术治疗蝶鞍区肿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资料与方法本组男 7例 ,女 9例 ,年龄 2 3~ 6 8岁 ,平均 45岁。垂体瘤 6例 ,颅咽管瘤 3例 ,脑膜瘤 6例 ,表皮样囊肿 1例。视力改变 9例 ,内分泌异常 6例 ,颅内压增高 4例。CT或MRI检查 :肿瘤直径 1~ 6cm ,平均 3 8cm。手术方法 :4例鞍内生长型选择经鼻蝶入路 ,其余则开颅手术。术前将激光刀与ZEISS显微镜耦合 ,术中囊性肿瘤先吸出囊液 ,再以激光汽化瘤结节及囊壁 ,实质性肿瘤用小功率凝固肿瘤表面血管或供应动脉 ,再分块切除肿瘤 ,以大功率激光汽化残余肿瘤 ,最大功率不超过30W。二、结果肿瘤全切除 11例 ,次全切除 5…  相似文献   
84.
目的 通过检测亚低温治疗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B蛋白含量的变化来证实亚低温治疗的脑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10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选取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1并分为亚低温治疗组50例和常温治疗组50例,分别于伤后早期(2~6 h)及伤后不同时间(1 d、3 d、5 d、7 d、10 d)采血,检测血清中S-100B蛋白含量,比较其在伤后不同时期的血清S-100B蛋白含量.结果 正常体检者血清S-100B蛋白含量测定结果证实,正常人血清S-100B蛋白含量与年龄、性别无关.亚低温治疗组、常温治疗组患者伤后血清S-100B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伤后1 d、3 d、5 d、7 d、10 d时亚低温治疗组血清S-100B含量明显低于常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S-100B蛋白在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巾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种有效的生化指标.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继发性癫痫的诊断分类及流行病学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1 799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颅脑损伤轻重程度及损伤部位与外伤性癫痫发病特点的相关性,不同类型颅脑损伤在发作时间上的差异,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外伤性癫痫发病的诊断类型及流行病学特点。PTE发病率的显著性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颅脑损伤超早期癫痫发生率高达29.8%,1周、1个月及3个月后分别下降至12.4%、6.7%、5.2%,重型颅脑损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3~8分)癫痫发生率为19.5%,明显高于轻中型颅脑损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9~12分、13~15分)患者。穿通伤、手术及非手术患者癫痫发生率分别为36%、15.9%和2.5%,开放性颅脑损伤癫痫发生率为26.5%,未成年组及成年组外伤性癫痫发生率分别为14.1%、3.5%,癫痫发病患者脑损伤大多位于功能区,如额后叶、顶叶、枕叶及弥漫性脑皮层损伤。 结论颅脑损伤的超早期、早期、晚期,外伤性癫痫的发病率有显著差异;重型颅脑损伤后癫痫发生率明显高于轻中型;穿通及开放性发生率明显高于闭合性颅脑损伤,年龄越小发生癫痫概率越高,功能区脑损伤癫痫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功能区。  相似文献   
86.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prognose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brain injury receiving mild hypothermia and normothermia interventions and evaluate the brain protective effect of mild hypothermia. Methods Seventy-six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d injury (Glaseow Coma Score≤8) were divided into mild hypothermia group (36 cases) and normothermia group (40 cases). The patients in the normothermia group were managed with measures for reducing the intracranial pressure and controlling the hemorrhage and gastric acid, with also administration of neurotrophic treatment and nutritional support. In addition to these conventional interventions, the patients in mild hypothermia group received mild hypothermia treatment administered using a water blanket to reduce the core body temperature and brain temperature to 32-34℃, which was maintained for 3-14 days as needed. Results The patients receiving mild hypothermia therapy had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rognosis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in normothermia group (P<0.05). Conclusion Mild hypothermia treatment has brain protective effect and improves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brain injury.  相似文献   
87.
四例多发伤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救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四例多发伤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救治石小峰史克珊曹作为李正国王国士苏雨江陈漠水陈晓东陈焕雄李瀛林鹏林刚尉禹郭祥自1994年6月~1996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成功救治4例严重多发伤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患者.现报...  相似文献   
88.
我科自1995年9月~1999年6月共收治脑动静脉畸形(AVM)出血患者26例,全部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及C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AVM及出血.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9.
目的比较微创引流术与开颅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疗效及对相关蛋白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年龄60岁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开颅术,观察组实施微创引流术。观察并比较2组病人术后疗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术后血肿残余量及治疗前后Tau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的变化。结果手术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 00%,观察组为92. 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2组术后GOS评分与术前比较显著升高,术后血肿残余量、Tau蛋白、GFAP及NT-proBNP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变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微创引流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可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及再出血情况,降低相关蛋白因子水平,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0.
目的分析"无名氏"患者的特点,总结其救治管理经验。方法统计2007年1月~2011年9月深圳市龙岗区六家医院520例"无名氏"患者资料,分析在救治过程中所面临的法律、经费、人员、伦理困境,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结果 "无名氏"患者多因交通意外、治安事件、突发心脑血管病入院,绝大多数为外来农民工,病死率15.23%,残疾率36.18%。结论早期积极的治疗是降低这类患者病死率的关键环节,我们呼吁社会、政府高度重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