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经动脉局部灌注尼莫地平防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可行性,以减少CVS的发生,降低致残率、病死率。方法 33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7例常规静脉及口服尼莫地平治疗,同时栓塞治疗术后保留动脉鞘,利用单弯导管分别经双侧颈内动脉灌注尼莫地平,总量20mg,持续20h。对照组16例常规静脉及口服尼莫地平治疗。利用TCD探测2组患者栓塞术前及术后1d、3d、7d、14d5个时间点双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MCA),以了解脑血管痉挛情况。结果 2组病人在术后1d、3d、7d探测的Vm-MCA具有显著差异,经动脉局部灌注尼莫地平治疗组CV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Hunt-Hess分级Ⅲ级、Ⅳ级,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重症患者,经动脉局部灌注尼莫地平对降低aSAH后CVS的发生率有效。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颅底CT三维重建与颅底骨折的外科治疗之间的关系.方法 26例颅底骨折患者应用Philips 16排或东芝AquilionONE320排螺旋CT机行颅底薄层扫描及三维重建,根据结果指导外科临床治疗.结果 颅底CT三维重建明显提高颅底骨折影像诊断的准确率,26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节约治疗费用,创造良好社会效益.结论 通过颅底CT三维重建,可提高颅底骨折影像诊断的阳性率,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些积极的干预措施,提高疗效,取得良好效果,并能有效判断预后,对外科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3.
目的 通过研究依达拉奉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外周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依达拉奉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入选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除不加用依达拉奉外其他治疗方法同治疗组.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3、5、7 d清晨7时抽取外周静脉血测NSE水平.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NSE水平分别为(48.73±30.46)μg/L和(40.86±22.05)μg/L,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5、7 d,两组NSE水平分别为(34.16±15.08)、(29.86±12.61)、(29.93±14.77)μg/L和(27.42±10.07)、(22.33±8.93)、(21.17±9.67)μg/L,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NSE水平进行性下降.两组用药期间未见有任何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外周血NSE表达的影响非常显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用药安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观察经外侧裂入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方法 我院2009-01-2012-01应用经外侧裂入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34例(观察组),与同期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清除术治疗的30例患者作对照,对比2组患者术后2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顶后评分(GOS),观察2组再出血情况.结果 2组术后2周GCS评分及术后6个月GO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再出血率8.8%(3/34),对照组为16.7%(5/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侧裂入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创伤小,患者恢复快,血肿清除彻底,术后患者再出血率低,疗效优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免疫抑制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黏附功能的变化及规律,为今后临床病情判定、预后的预测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脑出血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进行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RFER)、红细胞免疫抑制因子(RFIR)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测定,并比较两组结果的差异。此外,将患病组进行神经功能的损伤程度分层比较。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RBC-C3bRR、RBC-ICR、RFER及RFI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按照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分层后比较,不同损伤程度RBC-C3bRR、RBC-ICR、RFER及RFIR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与对照组CD3+、CD4+、CD8+及CD4/CD8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照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分层后比较,不同损伤程度CD3+、CD4+、CD8+及CD4/CD8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出血患者的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免疫抑制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较为低下,检测这些细胞学指标对判断病情,预后的预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6.
患者 男,30岁。因反复头痛,呕吐4个月,不省人事3天入院。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以双侧颞部为甚,伴性格改变,表情淡漠,有喷射性呕吐数次和癫痫发作,以后左侧肢体出现活动不灵且逐渐加重。3天前出现剧烈头痛,不省人事,在外院CT平扫示右额颞部多发占位性病变,灶周水肿明显。予脱水降颅压治疗,症状未见好转而转入我院。既往史;半年前曾有三个月的“发烧”史。一年前曾有尿道口流脓,均自服药物治疗。1989年去国外生活1年。入院时体温37℃,脉搏11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8/11kPa。消瘦、出…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颅脑创伤后继发性癫痫的发病特点,探讨预防性抗癫痫用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 799例(对照组)及前瞻性研究675例(研究组)颅脑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比2组发病特点及预防性用药的疗效。结果对照组颅脑损伤超早期癫痫发生530例,高达29.5%,1周、1个月及3个月分别下降至12.4%、6.7%、5.2%,研究组分别为28.1%、7.8%、4.2%、3.3%;对照组重、中、轻型颅脑损伤癫痫发生率为18.6%、4.5%、1.9%,研究组分别为8.5%、3.4%、1.4%,手术患者及未成年年龄段2组癫痫发生率有显著差异。结论发病越早、颅脑损伤越重、年龄越小以及手术患者,颅脑创伤后继发性癫痫的发病率越高,预防性抗癫痫药物治疗能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58.
鞍区锁孔手术入路的颅底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鞍区病变锁孔手术入路的相关颅底解剖,为选择合适的锁孔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取成人干性颅骨标本67个(134侧),观察额窦开放情况和眶顶板上骨嵴(大脑轭)的形状,游标卡尺测量每例标本双侧大脑轭(眶顶板上的骨嵴)的最高高度。在15个颅骨标本上分别模拟眶上、额外侧、翼点、颞下锁孔手术入路,测量锁孔中心到达前、后床突的手术距离和相关的手术角度,并进行比较。结果额窦开放52侧(38.8%)。大脑轭的形状以多尖形和斜梁多尖形为主,高度≤2.50 mm者36侧(26.9%),≥2.51 mm者98侧(73.1%)。四种手术入路中,锁孔中心与同侧前、后床突的距离颞下入路[(4.87±0.47)cm、(4.93±0.45)cm]最短,额外侧入路[(6.45±0.30)cm、(7.83±0.54)cm]和眶上入路[(6.47±0.28)cm、(8.31±0.34)cm]最长。锁孔骨窗中心与颅底矢状面的夹角中,额外侧入路[(40.83±1.11)°、(37.86±1.37)°]〉眶上入路[(10.23±0.90)°、(12.29±0.86)°);锁孔骨窗中心与颅底横断面的夹角中,颞下入路[(21.21±0.45)°、(20.10±0.63)°]〉翼点入路[(5.49±0.30)°、(9.84±0.58)°]。结论额窦的大小、大脑轭的形状和高度、手术操作的深度以及手术平面与颅底平面的角度对于鞍区不同部位病变的锁孔微创手术入路术前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CO2激光显微手术在切除脑膜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0月-2000年9月间应用手术显微镜及CO2显微激光仪手术切除的53例脑膜瘤的临床效果。结果:44例达SimpsonⅠ、Ⅱ级全切除,Ⅲ级切除4例。无死亡或重度残废。其中33例随访6个月-5年,肿瘤消失26例,残瘤静止4例,复发3例。结论:CO2激光显微手术切除脑膜瘤适用硬而切除之脑膜瘤,具有手术对骨窗及术野要求不大,手术精度高,对脑重要结构侵优小,术后反应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60.
CO_2激光显微手术切除脑膜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CO2 激光显微手术在切除脑膜瘤中的应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5年 10月~ 2 0 0 0年 9月间应用手术显微镜及 CO2 显微激光仪手术切除的 5 3例脑膜瘤的临床效果。 结果  44例达 Simpson 、 级全切除 , 级切除 4例。无死亡或重度残废。其中 33例随访 6个月~ 5年 ,肿瘤消失 2 6例 ,残瘤静止 4例 ,复发 3例。 结论 CO2 激光显微手术切除脑膜瘤适用硬而难以切除之脑膜瘤 ,具有手术对骨窗及术野要求不大 ,手术精度高 ,对脑重要结构侵扰小 ,术后反应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