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59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头孢曲松治疗大白兔实验感染鼠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头孢曲松对鼠疫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按给不同剂量的头孢曲松(400、150、50mg/kg)分为3组。强毒鼠疫菌141株,37℃培养24 h,将培养物稀释成含菌20亿/ml,在大白兔鼠鼷部皮下接种,每只1 ml。24 h后治疗组按400、150、50 mg/kg静脉注射头孢曲松,每天分2次给药,连续给药9 d。观察4组动物精神状态、食量、饮水、被毛、并测量体温,死亡动物取腺、肝、脾、肺、心做鼠疫细菌学培养。存活动物于停药后第9天心脏采血并处死,进行鼠疫细菌学培养和间接血细胞凝集试验(IHA)。结果对照组动物全部死亡,各脏器细菌学培养均分离到鼠疫菌。治疗组大白兔死亡21只,头孢曲松400、150、50 mg/kg组的治愈率分别为45.16%、80.00%、93.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395,P<0.005)。存活的大白兔在停药后第9天全部处死,各脏器鼠疫细菌学培养阴性,IHA均为阳性,滴度介于1:40~1:20 480。结论头孢曲松可用于鼠疫的临床治疗,但要注意治疗剂量,剂量过高同样会降低治愈率,增加死亡率。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Ⅰ型稳定期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情况以及相关因素。方法纳入我院稳定期双相障碍Ⅰ型患者100例作为患者组,选取100例正常对照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数字符号、数字广度(顺背、倒背、总分)、TMT-A、TMT-B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对受试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患者组的数字符号、数字广度、TMT-A、TMT-B、WSCT测验成绩均显著差于正常对照组(P<0.05);将患者组分为患者1组(有精神病性症状)和患者2组(无精神病性症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LSD检验,结果显示患者1组上述指标均差与对照组(P<0.05),患者2组数字广度(顺背)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显著差于正常对照组(P<0.05);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患者组数字符号、数字广度(倒背、总分)、TMT-A、TMT-B与患者的HAMD和YMRS评分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患者发病年龄、稳定时间和认知功能评分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双相障碍Ⅰ型稳定期患者比较显著的注意、记忆和执行功能的一些损害,双相障碍Ⅰ型稳定期患者的HAMD、YMRS评分与其认知功能情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3.
田涛  李红杰  余鹏飞  陈支红 《新中医》2015,47(1):100-101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常规疗法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1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0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8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观察其清醒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2组轻中度、重度患者清醒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常规疗法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食管裂孔疝(hiatal hernia,HH)内镜下特点及漏诊原因,以提高内镜检出率。方法2017年1—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上海公利医院行胃镜检查共7204例,从中随机抽取513例首次胃镜检查未诊断HH者,结合Hill分级,重新阅胃镜电子影像记录评定有无HH漏诊。进一步对HH抽检阳性检出率、普通胃镜与无痛胃镜HH抽检阳性检出率、不同资历操作者HH抽检阳性检出率进行分析,寻找HH胃镜漏诊原因。结果 513例复核阅片发现33例HH,检出率6.43%。33例中Hill分级Ⅲ级30例,Ⅳ级3例。漏诊原因分析显示:无痛胃镜检查漏诊率为2.20%低于普通胃镜的1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57,P0.001);从事内镜工作≤5年医师的复核检出率为11.27%高于从事内镜工作 5年医师的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91,P0.001)。结论 HH胃镜检查容易漏诊,重视镜下表现尤其是Hill分级,尽可能开展无痛胃镜检查,同时加强内镜检查医师技术能力培训,有助于减少HH胃镜下漏误诊。  相似文献   
95.
目的建立RAPD分子分型技术并将其应用于人源细粒棘球蚴基因分型研究。方法用单因素筛选方法建立PCR-RAPD分析体系,并用建立的RAPD分析方法对分离自宁夏不同地区13例包虫病病人的细粒棘球蚴进行RAPD指纹图谱分析。结果采用20条随机引物对细粒棘球蚴DNA进行扩增,其中11条引物呈现良好的多态性和稳定性,共得到232条片段。根据RAPD指纹图谱将13株人源细粒棘球蚴分为Ⅰ型(53.85%)、Ⅱ型(23.08%)、Ⅲ型(7.69%)和Ⅳ型(15.38%)4个种内基因类群。结论宁夏地区人源细粒棘球蚴之间存在不同的种内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伴发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愈合质量及复发的临床特点。方法随访观察72例T2DM伴发PU患者和74例同期诊断明确的非糖尿病PU患者,并进行对照分析。所有患者均为活动期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胃溃疡(gastric ulcer,GU)和复合性溃疡共96例患者接受8周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odenal ulcer,DU)50例患者接受6周奥美拉唑治疗;同时加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甲硝唑抗H.pylori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1个月和12个月分别进行胃镜检查和H.pylori检测。结果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T2DM组Sc期溃疡愈合率低于非T2DM组(P0.01);H.pylori根除者溃疡高质量愈合率明显高于H.pylori未根除者(P0.01)。治疗结束后12个月随访,T2DM组的溃疡年复发率高于非T2DM组(P0.05);H.pylori根除者溃疡年复发率低于H.pylori未根除者(P0.01)。结论虽然H.pylori根除后溃疡可获得高质量愈合,且溃疡复发率显著降低,但T2DM伴发PU溃疡愈合质量差,溃疡年复发率高。应重视对T2DM伴发PU患者H.pylori和胃镜的随访和复查。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颗粒复位手法(PRM)对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0例PC-BPPV患者进行PRM治疗.结果 经1次PRM治疗后,30例症状消失,首次治疗成功率为75%,其中病程在1周内的21例有19例症状消失.5例经2次PRM治疗,2例经3次PRM治疗后症状也消失,总治疗成功率为92.5%.结论 PRM治疗PC-BPPV安全有效,凡诊断明确均应给予PRM治疗.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分析1981-2008年宁夏黄鼠疫源地鼠疫监测资料及鼠疫流行病学特征,提出防制对策。方法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按照医学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28年间,阿拉善黄鼠疫源地宿主密度为0.31-1.80只/公顷,染蚤率为28.07-66.47%,蚤指数为0.88-3.15,有8个年次监测到动物鼠疫的局部流行。结论宁夏动物鼠疫流行呈周期性、间断性发生。坚持以鼠疫监测、宣传教育、灭鼠灭蚤、区域联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是预防控制鼠疫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9.
患者,男,37岁,因“发现胆囊息肉1年”入院。B超检查见胆囊颈部息肉,直径约1.5cn。遂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腹腔引流术,手术顺利。术后第3d出现腹痛、腹胀及低热,无黄疸,肝功能正常,引流管无液体流出,B超检查提示肝下见5cn&#215;6cm不规则液性暗区,考虑出血,给予止血、抗炎、对症治疗.腹痛、腹胀仍逐渐加重。术后第10d行剖腹探查,术中发现右肝下血凝块约50g,未见胆汁,行血肿清除、缝合止血、腹腔引流术。术后腹腔引流量逐渐减少,4d后再次出现腹痛、腹胀及低热,B超检查提示肝下积液,2d内2次穿刺分别抽出黄绿色腹腔液约350ml,考虑胆汁漏。于B超定位下穿刺留置引流管,引流出胆汁250~400ml/d,腹痛、腹胀及发热减轻。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对比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AF)的患者,控制房颤的心室率(频率控制)与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节律控制)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频率控制组使用阿替洛尔和地高辛控制AF的心室率;节律控制组用胺碘酮或直流电转复并用胺碘酮维持窦性心律,比较3年后两组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生活质量及住院率。结果两组病人的病死率、生活质量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频率控制组的致残率、住院率低于节律控制组(P<0.05)。结论控制AF心室率应列为持续性AF的首选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