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39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98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35篇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彭元章  黎美芝  薛亮  孟炜  田毅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9):3637-3638,3641
[目的]了解循环系统疾病死因对克拉玛依市居民健康的影响,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国际分类标准ICD-10进行死因分类,以死亡率、死因顺位及平均死亡年龄作为统计指标。[结果]循环系统疾病标化死亡率为117.23/10万,男性高于女性;随年龄增长死亡率明显上升,主要集中于60岁以上老年组人口;前3位主要死因是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和高血压疾病;汉族死亡率为50.90/10万,少数民族为79.14/10万。[结论]本市循环系统疾病死亡水平低于全国水平,老年人死亡水平较高,男性多于女性,少数民族死亡率高于汉族。  相似文献   
22.
田毅 《海峡药学》2009,21(5):127-129
目的探讨脑心通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脑心通组。脑心通组给予口服步长脑心通胶囊3粒,每天3次。疗程为6个月。对照组除了不口服步长脑心通胶囊外.其他治疗同脑心通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的变化,并通过彩超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脑心通组患者血浆hs-CRP和D-二聚体的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后比较发现脑心通组血浆hs-CRP和D-二聚体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脑心通组斑块大小、厚度和IMT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而斑块数量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治疗前后斑块大小、厚度、数量和IMT无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后比较发现脑心通组斑块大小、厚度和IMT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脑心通胶囊对ACS患者具有抗炎和抗血栓作用。能改善血管内斑块的炎症反应。降低颈动脉内膜厚度,减少颈动脉斑块大小,可阻断和逆转颈动脉粥样斑块作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前额叶(prefrontal cortex,PFC)及胼胝体(corpus callosum,CC)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参数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对老年患者早期POC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限期腹腔镜下胃癌或结肠癌根治术患者81例,男50例,女31例,年龄≥65岁,ASAⅢ级,根据术后是否发生POCD将患者分为两组:POCD组(n=21)和非POCD组(n=60)。患者于术前1d及术后7d接受DTI检查及认知功能评估,获得FA及神经心理学结果,根据Z计分法判定是否发生POCD,并借助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术前左、右PFC及CC膝部FA值诊断早期POCD的效能。结果早期POCD发生率为21例(25.93%)。POCD组术前、术后PFC及CC膝部FA值均明显低于非POCD组(P0.05);术前左、右PFC及CC膝部FA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7、0.764、0.698,分别明显高于术后FA值曲线下面积0.691、0.694、0.663(P0.05)。结论早期POCD患者术前PFC及CC膝部FA值明显低于非POCD患者,且诊断效能明显高于术后,术前FA值有助于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早期POCD的预测与评估。  相似文献   
24.
目的评价尼可地尔防治猪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后无再流的作用。方法中华小型猪2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尼可地尔组和假手术组,每组8只。结扎冠状动脉(冠脉)3h、松解1h制备AMI再灌注模型。AMI前后和再灌注后均行血流动力学测定和心肌声学造影(MCE)检查,最终行病理学分析。结果1与AMI前相比,对照组AMI后3h左室收缩压(LVSP)、心排血量(CO)和左室内压最大收缩和舒张变化速率(±dp/dtmax)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左室舒张末压(LVEDP)显著升高(P<0.01);再灌注后1h仅LVSP显著恢复(P<0.05),±dp/dtmax继续显著下降(P均<0.05)。尼可地尔组AMI后3h各项指标变化与对照组相同;但再灌注后1hLVSP、LVEDP、±dp/dtmax和CO均恢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比对照组更显著(P均<0.05)。2对照组MCE和病理染色所测冠脉结扎区心肌范围(LA%)高度一致(P>0.05),再灌注后无再流范围(ANR%)分别为(78.50±4.35)%和(82.30±1.90)%,心肌坏死范围(NA%)为(98.50±1.35)%。尼可地尔组LA%虽与对照组相当(P均>0.05),但两方法所测ANR%和NA%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3对照组再灌注即刻和再灌注后1h冠脉血流量(CBV)仅占AMI前的50.6%和45.8%(P均<0.01);尼可地尔组CBV分别提高到69.4%和67.9%,均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均<0.01)。结论尼可地尔能有效防治AMI再灌注后无再流,改善其心功能,缩小梗死面积。  相似文献   
25.
[摘要]建立并实施门诊处方“三级质量控制(简称质控)点评方案”,考察实施情况对门诊处方优化及合理用药的影响。一级质控由门诊药房的药师从处方前记、正文、后记对处方规范性及用药适宜性等方面进行即时干预;二级质控由临床药师完成,按照“处方质控点评标准”对处方进行评价,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事后干预;三级质控由质控委员会专家小组完成,将每个月考评结果与医师绩效考核挂钩,充分利用行政手段与经济杠杆的调节与引导作用。实践表明,持续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对于保障医疗用药安全、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减少临床不合理用药具有良好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6.
李萍  田毅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9):1176-1177
<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心内科的常见病,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是ACS的病理生理基础[1]。近年来研究发现炎症反应在ACS发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  相似文献   
27.
目的综合康复护理在手烧伤功能障碍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期间对住院的30例(58只手)严重烧伤术后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物理、压力、运动、心理等综合康复护理措施。结果 30例手烧伤功能障碍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评定结果优16例、良10例、中4例,差0例。结论充分利用各种有效手段,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有利于烧伤后手功能障碍的恢复。  相似文献   
28.
病人在较大手术后的几小时内往往发生低氧血症(SaO2<91%),虽然与麻醉方法和时间以及年龄和手术大小有关,但Cattey等报道不同手术之后的早期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可高达45%~55%。而较大腹部或胸部手术后的翌日约41%  相似文献   
29.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护理体会(附三例报告)一汽集团公司职工医院呼吸内科田毅1临床资料本组3例,均为男性,年龄在18~59岁,支气管扩张症2例,左上肺浸润性结核1例,3例均反复咯血,经内科药物治疗后暂时止血,后又复发,故对此3例实施了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  相似文献   
30.
老年TURP术中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CSEA)的麻醉效果。方法80例择期行TURP术患者,随机分硬外膜麻醉(EA)组和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各40例。CSEA组用针内针法于L2-3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2ml与10%葡萄糖1ml混合液2~2.5ml,然后向头置入硬膜外导管。EA组取L2-3,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并置管。麻醉过程常规监测BP、血氧饱和度(SpO2)及心电图,观察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麻醉起效时间CSEA组为(6.0±1.1)min,EA组为(13.2±1.9)min,两组相比,P〈0.01;麻醉效果为优者CSEA组加例(100%),EA组35例(88%),两组相比,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手术开始及结束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SpO2的变化在组内和组间比较,P均〉0.05。术中均无恶心、呕吐、术后头痛等不反应发生。结论老年TURP术中小剂量布比卡因CSEA麻醉效果确切,对呼吸循环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