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95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测定血清可溶性CD44v6含量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定量酶联免疫反应法(ELISA法)测定75例NSCLC患者及30例正常人血清中可溶性CD44v6(sCD44v6)的含量。结果:NSCLC患者血清sCD44v6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0.001);腺癌、鳞癌、鳞腺混合癌3组之间sCD44v6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肺癌分期相关,Ⅲ、Ⅳ期患者血清sCD44v6的含量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01,P<0.01)。结论:血清sCD44v6与肺癌的进展和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NSCLC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并可作为监测病情进展、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恶性肿瘤患者经过手术、放射疗法、化学疗法、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后,多正气亏虚,易并发外感。外感虽属小恙,然而对于恶性肿瘤患者而言,如不能得到及时治疗,甚则误治,极易发展为缠绵难愈之顽症,且不断耗伤正气,导致肿瘤复发。笔者近期治疗1例乳腺癌并发外感,疗效较好,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心力衰竭 (心衰 )是一综合征 ,是各种病因的心脏病发展到终末阶段所致。随着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化 ,治疗模式也在不断转换与完善。在 2 0世纪 5 0~ 80年代 ,一直认为血流动力学异常是心衰发生发展的机制 ,研究多集中在循环病理生理方面 ,如心脏前、后负荷及心肌收缩力如何影响心脏做功等 ,因而治疗亦强调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减轻心脏前后负荷 ,包括 4 0~ 6 0年代应用的洋地黄和利尿剂以及 70~ 80年代血管扩张剂和正性肌力药物的大量应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 ,尽管如上治疗可改善症状 ,但对长期预后却有不利影响 ,如某些儿茶酚胺或氨力农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证型分布特点,及其与免疫功能、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将144例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分为肺脾气虚型、阴虚内热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分析不同手术方式、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和化疗与否对患者的证候分布情况;并对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SIL-2R和VEGF进行检测。结果:术后患者辨证分型以肺脾气虚证最多(68.5%),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的证型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不同病理类型、手术方式和化疗与否对肺癌患者的证型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肺脾气虚型患者的CD3+、CD4+最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CD8+在肺脾气虚型、阴虚内热型和气阴两虚型患者中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肺脾气虚型患者的NK最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肺脾气虚型患者的SIL-2R最低,气阴两虚型患者稍高,阴虚内热型患者最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肺脾气虚型患者的VEGF最低、阴虚内热型患者稍高,气阴两虚型患者最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Ⅰ~Ⅲa期NSCLC术后患者辨证分型以肺脾气虚证最多,与临床分期有关,提示了中医证型的变化与疾病的发展阶段有密切联系;患者的中医证型与免疫功能、细胞因子有一定相关性,可能为肺癌临床辨证治疗提供较为客观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是原发灶或转移灶中的癌细胞播散到循环系统所形成,在肿瘤早期诊断、转移复发监控、疗效评价中都有重要价值,尤其可成为转移干预的重要靶点。CTCs体外培养可为转移干预药物的筛选提供模型以及提高CTCs表型分析的精度。但目前CTCs的体外培养难度较大,成为制约该领域研究的瓶颈。未来本领域研究的首要任务是鉴别出真正导致转移的CTC亚群的分子特征,进而以之构建转移干预药物的体外筛选平台,从而提高转移干预的疗效。本文对CTCs的提取,培养方法,以及体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以期推动该领域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存率的疗效,探索影响晚期NSCLC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中西医结合个体化治疗晚期NSCLC的诊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整理连续性住院的609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从人口学资料、肿瘤特征、治疗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影响因素的采集。运用寿命表法统计患者的1年、2年及3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MST);运用Kaplan-Meier计算进行单因素分析,经Log-rank法检验将有意义的因素纳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晚期NSCLC的预后相关因素。结果:609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5.1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71.7%、50.0%及32.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吸烟指数、病理类型、中医辨证分型、PS评分、艾灸治疗、中药静脉疗程、靶向治疗时机、综合治疗方式为预后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指数、病理类型、PS评分、中药静脉疗程、综合治疗方式是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长期辨证中医药治疗能有效延长晚期NSCLC的生存期;多疗程的中药静脉制剂、艾灸治疗能使患者获益,延长生存期;晚期NSCLC的最佳治疗模式是以中医药贯穿始终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晚期NSCLC患者中不吸烟是预后的保护因素;晚期NSCLC病理类型中以腺癌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转移高危因素。方法:收集70例I-IV期NSCLC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并检测外周血中免疫细胞因子、循环肿瘤细胞的表达水平,并随访无进 展生存期;分析影响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CTC计数与IL-6水平呈正相关(rs = 0.224,P < 0.05);IL-6水平(rs = -0.267,P < 0.05)、sIL-2R水平(rs = -0.252,P < 0.05)与PFS呈负相关;临床分期 (rs = -0.304,P < 0.05)与PFS呈负相关;CTC计数(rs = -0.278,P < 0.05)与PFS呈负相关。根据临床检测指标的 正常值范围,分成不同的亚组,结果显示IIIb-IV期患者PFS为11.00个月,与I期-IIIa期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IL-6高表达组患者PFS为10.00个月,与低表达组和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IL- 2R正常表达组PFS为25.00个月,sIL-2R高表达组患者PFS为8.00个月,三组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TC计数、IL-6、sIL-2R可能是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且 IL-6的表达水平与外周血中CTC计数具有正相关;初步显示外周血中的免疫抑制因素是CTC高表达的原因之 一,而干预CTC将成为阻断转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确定预后因素和中医药治疗的优势人群,为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三科收治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住院患者74例,根据治疗手段分为化疗组19例,中药组21例,中药联合化疗组34例。结果:中药组、化疗组和联合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61、521和769 d,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239、195和245d,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 3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89%、67%和67%,3年生存率分别为27%、16%和37%,5年生存率分别为9%、0%和17%。单因素分析得出中药静脉治疗≥8疗程或口服中药≥6月(P 0. 01,r=0. 48)、靶向治疗时间≥1年(P 0. 01,r=0. 33)和并发症(P 0. 01,r=-0. 28)为预后影响因素。对靶向和化疗进行分层后,仍得出中药干预为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同样得出中药干预(OR=0. 09)和靶向治疗(OR=0. 15)为预后影响的独立因素。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为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群体带来获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基于Transformer模型构建人工智能肺癌方证结合预测系统。方法 选择上海市中医医院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肿瘤科2005年10月19日—2021年4月28日门诊收治的肺癌患者5 994例(就诊8 011例次),使用Transformer模型构建并评价人工智能肺癌方证结合处方预测系统。结果 系统构建提取症状233个,药物350味。出现频次>2 000次的药物,模型的预测准确率77.5%,召回率84.4%,F1值80.8%;出现频次1 001~2 000次的药物,模型准确率66.6%,召回率57.4%,F1值为61.7%;出现频次501~1 000次的药物,模型准确率70.3%,召回率52.1%,F1值59.9%;出现频次201~500次的药物,模型准确率60.7%,召回率42.2%,F1值49.8%;出现频次<200次的药物,模型准确率58.5%,召回率23%,F1值33.2%。模型总体准确率73.7%,召回率68.3%,F1值70.9%,肿瘤临床专家评价平均分8.6分。模型参数提示,脉弦与应用百合具有相关性,化疗与脉弦有相关性,石上柏与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算法得出田建辉主任采用中医药综合治疗宫颈癌的用药规律,从临证药物应用规律探讨田建辉主任治疗宫颈癌的临证经验及诊疗思路。方法收集田建辉主任治疗宫颈癌的有门诊病历记录的中药处方,将157例患者的581张处方进行规范化处理,基于数据挖掘中的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熵聚类分析算法探索治疗宫颈癌的药物规律。结果①纳入的处方中涉及到310味药物。②宫颈癌常见证型为肝肾亏虚证及脾肾阳虚证,均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方,前者配伍蜀羊泉、莪术、金银花、败酱草等药物,后者配伍土茯苓、龙葵、蜀羊泉、山慈菇、夏枯草等品。③基于关联规则算法所得出的核心药物组合为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牡丹皮、黄柏、蜀羊泉及莪术。④熵聚类分析结果得出隐匿于处方中的7个新方。结论从用药规律可推导出田建辉主任治疗宫颈癌处方中注重经络辨证用药、辨证与辨病结合、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对症治疗等特点,数据挖掘技术能有效地总结专家经验,促进中医药经验的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