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雷公藤多甙对大鼠生精细胞及其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连续观察了雄性大鼠服用雷公藤多甙(GTW)30至80d 后睾丸、附睾细胞形态学改变及睾丸 ACP、ALP、3β-HSD、睾丸和附睾生精细胞 LDH-C_4活性的变化;同时注意了药物抗生育作用的可逆性。结果表明:附睾精子先于睾丸生精细胞发生质和量的变化;支持细胞 ACP 活性有增强趋势;睾丸 ALP,LDH-C_4酶活性相对减弱,为生精细胞损伤的结果;用药80d 时,3β-HSD 活性则明显减弱。结果还提示 GTW 引起的不育似有恢复的可能。  相似文献   
82.
绞股蓝总皂苷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绞股蓝总皂苷(Gp)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浆和主动脉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第十周应用放射免疫、内皮细胞铺片和免疫组化法测定血浆内皮素水平和主动脉ET阳性细胞率并定量分析ET的合成。结果高脂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浆ET和主动脉ET阳性细胞率显著增高(P<0.01)。与高脂模型组相比,Gp组中高剂量组血浆ET和主动脉ET阳性细胞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Gp能降低血浆和主动脉ET,减少ET的合成和释放。  相似文献   
83.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男29例,女19例,年龄51岁~87岁,平均年龄69.5岁,均有高血压史。人院时血压最高者达225/180mmHg,一般在195~210mmHg/97~120mmHg。经CT扫描均为内囊-基底节区出血,血肿量20ml~110ml,平均65ml。术前深昏迷19例,浅昏迷18例,嗜睡和朦胧状态7例,昏迷伴脑疝4例。GCS评分:13分~14分4例,9分-12分18例,6分~8分20例,3分~5分6例。行钻颅血肿穿刺引流10例,小骨窗开颅31例,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7例。  相似文献   
84.
中药的药物性肺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到药物的不良反应,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胃损害、肝损害和肾损害,而对于肺损害却知之甚少。据统计,药物性肺损害占全身药物不良反应的5%~8%,有的可造成肺组织永久性损害,严重者会危及生命。药物性肺疾病由呼吸科或放射科医生首先发现,其他各科均有发生药物性肺疾病的可能。20世纪60年代以后,药物更新换代加速,而医生对新药的认识和临床应用经验不足,药物的不良反应逐渐增多,药物性肺疾病诊断比较困难,很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本专辑介绍日本对于药物性肺损害最新的一些研究资料,供我国医务人员参考学习。本专辑选译自《日本匾師仝雑誌》2006年第134卷第11号"薬剤性肺障害をめぐって"专辑。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万献尧教授审校。  相似文献   
85.
背景:研究证实,电刺激可诱发局部肌肉痉挛,从而产生周围神经压迫的过程,能较好地模拟临床患者发病的实际情况。目的:观察不同电刺激参数对大鼠肌肉收缩的影响,以及局部电刺激致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的可能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9/2007—04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及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68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选择8只作为刺激参数的选择,其余60只分为实验组(n=40)、假手术组(n=10)、植入导线组(n=10),以大鼠右侧为实验侧,同时行自身对侧对照。方法:切开大鼠颈后正中表皮,显露脊神经后支皮支及其所支配的颈部后外侧肌群,使用低频脉冲发射器对上述肌肉进行电刺激,发射器的输出范围为:电压0-40v,频率1—111Hz,脉宽0-1000ms。观察局部及全身对各种刺激的反应,同时记录局部肌电变化,确立建立周围神经卡压模型的合适刺激参数。显露大鼠右侧颈后、外侧肌群及颈神经后肢支配区域,将两个电极末端裸露导线部分固定于肌群中,电极缝合于肌肉上,实验组将设定合适刺激参数的电刺激器植入大鼠腹部皮下,电极导线经颈背部皮下隧道连接至颈部,假手术组不植入刺激器,植入导线组植入包有硅胶套管的电极导线。主要观察指标:植入后2,3,4,5周观察动物神经电生理及组织学改变。结果:动物局部及全身反应强度随电刺激脉宽的增加而增加,当脉宽固定时,动物的全身或局部表现随频率变化不明显。肌电幅值随脉宽增加显著上升,而当脉宽固定时,肌电幅值随频率增加,并无升高。结合电刺激时大鼠局部肌肉收缩强度与肌电图测定结果发现,肌电幅值与收缩强度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初步确定了建立动物模型的合适刺激参数为:50Hz、200uS、刺激间隔时间113S、20V。对大鼠电刺激2周后,神经电生理检测可发现失神经电位,此后变化程度随时间增加而逐步加重;组织学检测发现,局部中性细胞聚集,毛细血管扩张,内皮细胞增生,肌细胞萎缩,间隙增大,间质肉芽组织再生等神经卡压的特征性病理改变,其中肌纤维横断面经慢性电刺激后逐渐缩小,局部肌萎缩加重。结论:不同的刺激参数可影响肌肉的收缩状态与强度,在一定的刺激参数作用下,可诱发肌肉进行有效的收缩。  相似文献   
86.
为验证可乐定的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我们选择了160例溃疡性结肠炎(ulecrative colitis,UC)患者,随机分为可乐定组和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治疗结果发现可乐定组的总有效率略高于SASP组,且具有疗程短、不良反应少等特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7.
[摘要]目的 初步研究不同刺激参数对大鼠肌肉收缩的影响,探讨局部电刺激致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的可能性,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各项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1)应用各种模式的电刺激对大鼠的颈项部肌群进行刺激,观察局部及全身对各种刺激的反应;同时记录局部肌电变化。(2)研制微型电脉冲神经肌肉刺激器,设定合适的刺激参数,经预处理后植入成年SD大鼠体内。予以每天8小时间隙电刺激。于植入后的2、3、4、5周观察动物形为改变。行电生理检测后,处死动物后取材行各项组织学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在刺激频率不变的前提下,随脉宽的增加(50-200μs),肌电幅值显著上升。且肌电幅值的变化与大鼠行为改变成正相关。以下参数:50Hz、200μs、刺激间隔时间1/3s、20V十分适合建立颈部肌痉挛动物模型。(2)经颈部局部刺激后,电生理检测可见失神经电位。光镜检测提示存在神经卡压的病理改变。电镜检测示髓鞘变性,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不同的刺激参数可影响肌肉的收缩状态与强度,局部电刺激的方法可用于建立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动物模型。颈神经后支卡压可能为椎孔外卡压综合征产生的启动因素。 [关键词] 慢性颈肩痛 电刺激 刺激参数 椎孔外颈神经卡压 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8.
目的对比观察腧穴的远治与近治疗效。方法将7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牙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针刺近端腧穴,对照组给予针刺远端合谷穴,疗程为4d,对两组疼痛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牙痛近端腧穴作用优于远端腧穴。  相似文献   
89.
目的:优选出双酶水解鹿胎原料效果最佳的生产工艺。方法:以水解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值、酶底比、料液比对蛋白酶酶解鹿胎的影响。结果:双酶水解最佳条件为碱性蛋白酶最佳酶解条件,即分别加入酶底比为1:80的碱性蛋白酶与胰蛋白酶,料液比1:40,pH值为9.0,温度45℃,酶解4h。结论:优选方法稳定,操作简便,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