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研究光子氧辐射液体疗法对氯丙咪嗪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副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氯丙咪嗪单用和合用光子氧辐射液体治疗分别对两组抑郁症病人治疗 ,并对其疗效和副作用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两组疗效在第二周末开始出现差异 ,合并组 HAMD分下降更为明显 ,至第四周末又趋一致。两组 TESS总分和副反应出现的种类无明显的差异。结论 光子氧辐射疗法对氯丙咪嗪治疗抑郁症的总体疗效和副作用无明显影响 ,但可以使氯丙咪嗪更快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软双相抑郁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情况.方法 分别测定63例以抑郁为首发的双相障碍者(A组)、63例单相抑郁者(B组)及39例健康体检者(C组)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并进行比较.结果 A、B组初诊时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N2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P3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N2波幅及P3波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A、B两组相对C组N2及P3波幅较低,且A组波幅降低更明显(均P<0.05).结论 软双相与单相抑郁者均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软双相患者相对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利培酮微球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9月我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5例为试验组,同时选择与试验组诊断相同、性别相同、年龄差异≤5岁,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差异≤5分的患者35例为对照组。试验组给予注射用长效利培酮微球25.0 mg或37.5 mg肌肉注射,1次/2周;对照组给予利培酮片1 mg,口服,2次/d,1周内逐步加至3~6 mg/d。观察2组用药剂量、治疗前后PAN-SS评分、有效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2、4、6个月时试验组注射用长效利培酮微球平均剂量分别为(31.2±7.0)mg/2周、(33.8±6.6)mg/2周、(30.2±7.0)mg/2周;对照组利培酮片平均剂量分别为(4.5±1.0)mg/d、(4.1±0.8)mg/d、(4.1±0.9)mg/d。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PAN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53.34,P<0.01);而两组间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间=0.54,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4、6个月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有效31例,有效率为91.2%,无一例复发;对照组有效29例,复发2例,有效率为85.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2,P=0.707)。试验组16例(47.1%)发生不良事件,对照组22例(64.7%)发生不良事件,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5,P>0.05)。结论注射用长效利培酮微球与利培酮片有同等的疗效和安全性,由于长效抗精神病药针剂具有的强制性等先天优点,可以作为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的一种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34.
分离性障碍患者除表现出急骤发生的意识范围狭窄、具有发泄特点的情感爆发、选择性遗忘及自我身份识别障碍[1]外,很多患者常表现出自杀姿势.定义为"自杀姿势"是由于认为患者做出自杀行为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那么具有这种行为的患者其自杀态度究竟如何,本研究对此进行对照研究,以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将8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利培酮加帕罗西汀)和对照组(单用利培酮)。在治疗前,治疗后2、4、8和12周末分别以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阴性因子分在4周末即出现明显下降,且12周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能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不增加副反应。  相似文献   
36.
文拉法辛缓释剂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文拉法辛缓释剂和氯米帕明片对抑郁症患者治疗后的认知功能影响. 方法 70例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 文拉法辛组36例,用文拉法辛缓释片75~300 mg&#8226;d-1;氯米帕明组34例,用氯米帕明片100~225 mg&#8226;d-1,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持续性操作试验(CPT)在治疗前后进行测定,并以普通人群39例作为对照组. 结果 文拉法辛组和氯米帕明组病例在治疗前CPT成绩显著较对照组差. 经过6 周治疗,文拉法辛组和氯米帕明组患者HAMD降分率相似,但CPT成绩差异有显著性,在有效病例中,文拉法辛组的CPT成绩接近于对照组,而氯米帕明组与对照组仍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 文拉法辛缓释剂较氯米帕明能更好地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37.
米氮平治疗抑郁症服药依从性与体重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用米氮平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体重增加与服药依从性的关系。方法:对单一服用米氮平治疗的45例抑郁症患者进行了为期24个月的跟踪门诊随访,要求病人在服药后每3个月进行随访,记录米氮平荆量,同时测体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价抑郁情况,并进行服药依从性相关性分析。结果:35例完成了24个月的观察。从第3个月起,米氮平剂量和HAMD得分变化并不明显,但体重和服药依从性波动较大,在治疗的第3、6个月较明显,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病人服药依从性与体重的相关系数为-0.341(P〈0.01)。结论:米氮平治疗初期可使体重增加.长期治疗体重增加不明显。而体重增加影响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38.
目的 了解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注意功能损害情况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 对68例轻度AD病患者在入组时、入组治疗8周后和100例健康老年人进行了连续操作试验(CPT)测试,以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AD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评定病情,并对测试结果、病程、病情严重度、年龄等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 AD患者的所有CPT指标视觉单目标持续性注意测验(VOT)、视觉连续目标持续性注意测验(VST)、听觉持续性注意测验(ET)的漏答率、误答率、反应时间和变异系数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人组治疗8周后略有好转,但仍比健康人高,人组时CPT结果与病程、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结论 AD患者注意损害广泛而严重,注意损害与病程、精神行为症状有关.  相似文献   
39.
奥氮平合用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奥氮平合用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43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奥氮平合用氯米帕明及单用氯米帕明治疗,以强迫症量表(Y-BOC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奥氮平合用氯米帕明组显效率高于单用组,8周末Y-BOCS评分低于单用组;合用组体重增加数高于单用组。结论:奥氮平合并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0.
分离性障碍患者除表现出急骤发生的意识范围狭窄、具有发泄特点的情感爆发、选择性遗忘及自我身份识别障碍外,很多患者常表现出自杀姿势。定义为“自杀姿势”是由于认为患者做出自杀行为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那么具有这种行为的患者其自杀态度究竟如何,本研究对此进行对照研究,以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