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评价利用导丝经右颈内静脉临时导管置入涤纶环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22例次利用导丝经右颈内静脉临时导管置入涤纶环导管(A组)和24例次新穿刺右颈内静脉留置涤纶环导管(B组)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A组和B组导管中位使用寿命分别为19、21个月,导管使用寿命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P=0.82)。A组和B组插管处皮肤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O.13±0.01)、(0.15±0.02)次/100导管日,导管引起的全身感染发生率分别为(O.31±0.03)、(0.32±0.02)次/100导管日,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插管时局部出血或血肿发生率[40.91%(9/22)比45.83%(11/24)]、使用导管透析时血流量[(230.53±28.27)ml/min比(238.71±25.94)ml/min]和导管血栓形成率[31.82%(7/22)比33.33%(8/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纤维鞘形成和颈内静脉狭窄发生。结论利用导丝经右颈内静脉临时导管置入涤纶环导管可避免再次穿刺颈内静脉,同时不增加导管相关并发症,可作为留置涤纶环导管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患者 ,男 ,2 3岁。因肢体无力 4个月于 1 999年5月 5日收治入院。 5个月前出现活动后肢体无力 ,吞咽困难 ,诊为“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 ( MG)”即行胸腺切除术 ,术后肌无力症状改善。术后第 3天出现肌无力危象及血液三系减少。予人工呼吸、泼尼松、CTX( 0 .4,Bid,总量 2 .0 )、惠尔血治疗 ,危象纠正 ,血象略有回升 ,但一直未能恢复正常。体检 :神志清楚 ,脑 N( - )。抬头肌力 度 ,双上肢肌力 度 ,双下肢肌力 度 ,四肢腱反射活跃 ,病理征阴性 ,深浅感觉正常。实验室检查 :血象 :WBC 1 .2×1 0 9/L,N0 .1 5 ,L 0 .85 ,RBC2 .85× 1 0 …  相似文献   
13.
14.
15.
摘要: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庆大霉素损伤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 传代培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分为对照组、损伤组(2 mg/ml庆大霉素)、治疗组A(2 mg/ml庆大霉素+160 U/ml乌司他丁)、B(2 mg/ml庆大霉素+320 U/ml乌司他丁)和C(2 mg/ml庆大霉素+640 U/ml乌司他丁),观察各组细胞增殖能力、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细胞凋亡率、ET-1和NO含量、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以及ET-1、eNOS和iNOS mRNA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损伤组细胞增殖能力下降,LDH、细胞凋亡率、ET-1、ET-1 mRNA、NO、iNOS和iNOS mRNA表达均增多(P均<0.05)。与损伤组相比,治疗组细胞增殖能力增高,LDH、细胞凋亡率、ET-1、ET-1 mRNA、NO、iNOS和iNOS mRNA表达均减少;这些改变随剂量增加而明显(P均<0.05)。eNOS活性和mRNA表达在5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乌司他丁通过抑制ET-1、NO和iNOS减轻庆大霉素损伤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这些作用在一定范围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6.
进展性脑梗死的早期预测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早期预测因素和发病机制。方法:检测进展性脑梗死与非进展性脑梗死患48小时内的血压、体温、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和血清铁蛋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进展性脑梗死患高血糖和血清铁蛋白水平增高的发生率高,平均动脉压较低,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结论:血清铁蛋白、血糖、纤维蛋白原、平均动脉压可预测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疾病的进展与缺血加重和再灌注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7.
小儿泄泻的辨证施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泄泻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尤以夏秋季发病率为最高.本病主要症状为大便次数增多,排出稀水样或蛋花样大便,有时夹有黏液或食物残渣.病情严重者,可致伤阴、伤阳和阴阳两衰,如病情迁延不愈,可致营养不良而成疳症.  相似文献   
18.
卒中后癫痫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后癫痫临床特点的分析,初步探讨癫痫发作的机理。方法:对84例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对癫痫发生率,发作类型,发作时间和癫痫发作与病灶及病变性质之间关系进行统计描述。结果:卒中后癫痫发生率为5.4%-6.8%,以部分性发作多见,部分患者以癫痫为首发症状,早期癫痫多发生在卒中后7天内(88.9%),以出血性卒中多见,常可自行缓解,迟发性癫痫多在卒中后4-12个月发生(66.7%),与病变性质无关,癫痫发作与病灶大小无明显相关,但以皮质病变多见。结论:卒中后早期癫痫发作与脑水肿有关,迟发性癫痫患者脑内形成致痫灶,需长期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 ,HCY)水平与脑卒中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健康人与脑卒中患者的血浆HCY水平 ,统计高HCY卒中患者与正常HCY卒中患者伴随的脑卒中危险因素状况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脑卒中组HCY水平(2 8 2 4± 6 62 ) μmol/L ,对照组 (9 16± 2 3 4) μmol/L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脑卒中组高HCY血症发生率 3 8% ,对照组 5 %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高HCY卒中患者与正常HCY卒中患者伴随的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及高血脂症的状况无显著性差异 (χ2 =0 3 8,0 0 8,0 47,1 0 8;P >0 0 5 )。结论 脑卒中患者血浆HCY水平升高 ,高HCY血症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