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9 毫秒
41.
胃间质瘤的内镜早期诊断及腹腔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镜、超声内镜、腹腔镜联合应用在小胃间质瘤(直径<2 cm)发现、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2004-08/2008-09我院胃镜发现的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患者23例,进行超声内镜检查,初步诊断胃间质瘤16例(直径0.89-1.95 cm,平均1.42 cm).随后在胃镜辅助定位下,行腹腔镜胃部分切除术.术后长期随访,有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45-90(平均60)min,无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8-36(平均28)h,住院时间3-7(平均4)d.术后病理诊断间质瘤15例,术前诊断符合率93.8%,神经鞘瘤1例.15例胃间质瘤患者术后随访3-52(平均27)mo,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和转移.结论:胃镜联合超声内镜有助于发现及诊断小胃间质瘤,并可在术前初步判定危险度.在胃镜辅助定位下,行腹腔镜胃部分切除术治疗小胃间质瘤安全、有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2.
目的 了解长宁区外来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和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为有效地在城市外来务工人员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长宁区一个建筑工地,所有务工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匿名自填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艾滋病防治核心知识、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以及国家有关政策的了解。结果 艾滋病核心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1.40%,知晓程度较高的人群为男性(OR=2.92,95%CI:1.73~4.93)、“有配偶/性伴”(OR=3.19,95%CI:2.08~4.90)、“四川户籍”(与“浙江户籍”相比,OR=2.03,95%CI:1.14~3.59),知晓程度较低的人群为“31~岁”年龄组(与“51~岁”年龄组相比,OR=0.47,95%CI:0.23~0.97)、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和“初中”的人群(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相比,OR小学及以下=0.50,95%CI:0.27~0.91;OR初中=0.36,95%CI:0.21~0.61)。对艾滋病的经性、血液、共用针具和母婴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81.16%,88.02%,80.35%和68.49%;对“蚊虫叮咬”、“共用牙刷、剃须刀”,“一起吃饭”和“共用游泳池、浴缸”等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非传播途径存在一定误区,回答正确率分别为30.81%,51.05%,59.77%和43.95%。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现象普遍存在,55.70%的对象不愿意和艾滋病患者继续交往,62.33%的对象对艾滋病患者感到恐惧,不同知识知晓程度对患者的歧视程度不同(P<0.05)。结论 外来务工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较低,尤其对日常生活接触的非传播途径;对艾滋病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歧视。应结合外来务工人员特点,开展针对性宣传,提高知晓率,降低歧视。  相似文献   
43.
经鼻给药具备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入脑效率高及非侵入性等优点。但复杂的鼻腔微环境,如黏膜屏障、纤毛运动、低pH值的黏液层及酶降解等因素,为鼻腔药物研发带来了诸多挑战。尽管大量动物试验方法已经为鼻腔药物的研发提供了研究手段,但物种间的差异、高额的费用及较长的周期等因素限制了这些方法在研发中的应用,特别是在新药临床前的化合物及处方早期筛选阶段。因此,选择一种具备良好体内外相关性的鼻腔细胞模型用于指导药物的临床前研发成为了关键。基于鼻腔给药途径,无论经鼻入脑或是经鼻入血,上皮细胞的屏障作用均直接决定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与药效。此外,鼻腔药物黏膜刺激性等毒理评价也是研发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归纳了现阶段基于鼻腔上皮细胞构建的体外鼻腔模型在鼻用制剂研发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44.
E钙粘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E 钙粘素 (E cad)在肝细胞癌 (HCC)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细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48例肝细胞癌石蜡包埋标本中E cad的表达情况。结果 :48例中E cad的异常表达率为 62 1% ,E cad的异常表达率在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 0 1)。E cad异常表达率在有癌栓形成、无包膜组显著高于无癌栓、有胞膜组 (P <0 0 5 )。结论 :E cad异常表达与肝细胞癌的恶性程度有关 ,可以作为检测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良好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45.
目的:β-连环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6例乳腺癌中β-连环蛋白的表达。结果:116例中β-连环蛋白的阴性表达(表达减弱和消失)率为62.1%,β-连环蛋白在病理分级Ⅰ、Ⅱ、Ⅲ级肿瘤中的阴性表达率为33.3%、55.9%、89.1%,β-连环蛋白的阴性表达率在病理分级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β-连环蛋白在Ⅰ、Ⅱ期组和Ⅲ、Ⅳ期组的阴性表达率为35.4%、80.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β-连环蛋白阴性表达与乳腺癌恶性程度有关,可以作为检测乳腺癌分期、分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6.
补阳还五汤加西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震宇 《四川中医》2005,23(8):40-4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对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入选病例66例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治疗组(n=33)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吡拉西坦、尼莫地平治疗,对照组(n=33)采用单纯西药吡拉西坦、尼莫地平治疗,疗程45天。治疗前后分别评定患者MMSE、HDS-R计分,并计算各组的总有效率。结果:与对照组比,治疗组积分明显改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西药常规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评估急诊内镜下针状刀括约肌切开术在治疗十二指肠乳头结石嵌顿所致急性重型胆管炎(ACST)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90例因十二指肠乳头结石嵌顿所致ACST入天津市南开医院行急诊内镜下针状刀括约肌切开术的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完成情况、平均治疗时间、嵌顿结石清除率、实验室检查指标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 结果 90例患者均成功行急诊内镜下针状刀括约肌切开术治疗,治疗成功率为100.0%,治疗时间为(25.2±11.7)min,嵌顿结石清除率为95.6%(86/9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6%(5/90),包括十二指肠乳头出血3例、术后胰腺炎2例,无治疗相关死亡病例。术后第2天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水平均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均<0.001)。 结论 急诊内镜下针状刀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结石嵌顿所致的ACST安全、有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
本文对56例老年血管性痴呆病人进行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样本来自我院2007-01~2009-10住院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以Hachinski缺血评分量表>分及长谷川智能量表(HDS)<24分者为老年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1],病程≥3个月;由照料者或知情者提供信息,意识清晰,检查合作,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痴呆,入组56例,男31例,女25例,年龄62~76岁,平均(78.2±15.3)岁;其中有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史34例(62.7%),反复卒中进入痴呆38例(32.6%),1次卒中起病7例(8.1%),糖尿病26例(40.7%),高血脂19例(22.1%).  相似文献   
49.
通过《黄帝内经》中对老年颤证的相关论述,从生理、病理方面进一步探析老年颤证的病因病机,从而寻找本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揭示《黄帝内经》蕴含的丰富深邃思想,为其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观察灸药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缬沙坦胶囊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艾灸《神应经》治水四穴及口服升阳祛浊通络方.治疗前后进行肾损害相关指标和相关炎症因子的检测,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