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41.
目的 :研究弥漫性脑损伤 (DBI)及其合并低血压性二次脑损伤 (SBI)后脑皮质第 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m Glu Rs)各亚型变化及意义。方法 :SD大鼠 14 0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假手术、单纯 DBI及 DBI合并SBI组。在 Marm arou DBI模型基础上 ,制成低血压性 SBI模型。伤后 1、3、6、12、2 4、4 8和 72 h进行脑皮质m Glu R2 ,3m RNA原位杂交 ,计数阳性神经元数。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假手术组及单纯低血压组m Glu R2 ,3m RNA表达无明显改变 (P均 >0 .0 5 ) ;单纯 DBI组 m Glu R2 ,3在损伤 12 h后开始减少 ,4 8h降至最低 (P均 <0 .0 5 ) ;DBI合并 SBI组 m Glu R2 ,3m RNA表达伤后 6 h即开始减少 ,2 4 h降至最低 (P均 <0 .0 5 )。结论 :在 DBI及其合并 SBI过程中 ,m Glu R2 ,3m RNA表达降低 ,m Glu R2 ,3参与了 DBI和 SBI的病理生理过程 ,可能与脑保护有关。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SV40早期区域基因编码产物大T抗原(Tag) 表达及与抑癌蛋白p53的相互作用在人脑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共沉淀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43例人脑肿瘤组织及5例正常人脑组织中Tag的表达,并对18例Tag阳性瘤组织检测Tag-p53复合物的存在。结果 Tag在5例室管膜瘤及2例脉络丛乳头状瘤中全部表达,垂体腺瘤(5/6)、星形胶质细胞瘤(7/10)、脑膜瘤(4/6)、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3/5)及髓母细胞瘤(2/5)均有Tag的表达,3例少枝胶质细胞瘤、1例松果体瘤及5例正常人脑组织无Tag表达;检测18例Tag阳性瘤组织均发现Tag与p53形成特异性复合物。结论 在人脑肿瘤组织中Tag广泛表达,Tag可与p53形成特异性复合物,Tag-p53特异性复合物的形成导致p53失活,可能是SV40致人脑肿瘤发生的一个重要机理。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β干扰素基因对人脑胶质瘤的诱导凋亡作用,以及人β干扰素裸DNA治疗人脑胶质瘤的可行性和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裸鼠SHG44胶质瘤模型,用脂质体包埋法将IFN-β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SV2IFNβ注入裸鼠皮下SHG44脑胶质瘤,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并计算肿瘤体积,通过免疫组化、TUNEL染色以及电镜,了解IFN-β基因诱导人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IFN-β在荷瘤裸鼠瘤体内获得表达,裸鼠皮下胶质瘤生长受到抑制,并诱导SHG44胶质瘤细胞凋亡.结论:IFN-β裸DNA能够抑制人脑胶质瘤生长并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该实验为IFN-β基因治疗人脑胶质瘤的应用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硼中子俘获法(BNCT)对体外培养C6细胞的作用并探讨其原理。方法实验分为未照射组(0Gy)、γ射线组(4、8Gy)、反应堆组(3Gy)、BNCT组(4、8Gy)。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照射后144h内各组细胞生长曲线。光镜、荧光显微镜、电镜观察BNCT后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成克隆分析法测定细胞存活分数。结果BNCT组细胞早期即出现凋亡的典型形态学改变。BNCT4、8Gy组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显著强于等剂量的γ射线照射组(P〈0.01)。BNCT4、8Gy组处理后48h凋亡率分别为63.2%、88、3%,显著高于各组(P〈0.01)。BNCT4、8Gy组存活分数均〈0.0001,显著低于各组(P〈0.01)。结论与γ射线照射相比较,BNCT对C6胶质瘤具有较高的相对生物学效应,其作用是通过诱导C6细胞凋亡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45.
自1998年以来,我院对46例重症出血热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6.
王西玲  章翔  黄安炀  费舟  程光  姬西团  梁景文 《肿瘤》2004,24(6):575-577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素D2(cyclin D2)在人脑胶质瘤中的亚细胞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2例人脑胶质瘤及8例正常人脑组织中cyclin D2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正常人脑组织中无cyclin D2表达,而在胶质瘤细胞胞核和胞浆中均发现cyclin D2的阳性表达,并随肿瘤恶性程度增高而表达增强.其中11例(21.2%)出现胞核染色,高恶性度胶质瘤(Ⅲ~Ⅳ级)与低度恶性胶质瘤(Ⅰ~Ⅱ级)标记指数与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胞浆染色阳性率为42.3%(22/52),低、高恶性度组标记指数间差异显著(P<0.05),各相邻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二元相关性检验显示cyclin D2胞浆染色标记指数与PCNA标记指数呈正性相关(r=0.478,P<0.01).结论人脑胶质瘤细胞胞核和胞浆中均存在cyclin D2的表达,其中胞浆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密切相关,提示其可能在肿瘤细胞细胞质中发挥重要正性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7.
长期生存脑恶性胶质瘤患者治疗随访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长期生存脑恶性胶质瘤患者的最佳治疗方式,以提高治愈率,延长生存期。方法对26例生存期达5年以上的脑恶性胶质瘤病例进行回顾分析。26例均进行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治疗,并进行长期随访。全组病例行肿瘤手术显微镜下全切除23例,次全切除3例。术中采用神经导航、神经内镜等先进仪器辅助切除肿瘤。术后病人全部行放疗或X刀与γ-刀治疗,并均经颈动脉注药或静脉给予宁得朗进行化疗。结果全部病人都得到随访,时间5.5~13年,其中5年生存率为100%,10年生存率42.3%。结论最大程度手术切除脑恶性胶质瘤是获得良效的首要条件,也是争取进一步治疗的前提;术后严格随访和放疗与化疗是延长生存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人β-干扰素(IFN-β)基因脂质体pSV2IFN-β对人胶质瘤裸鼠移植模型生长及其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30只裸鼠随机分为3组,以人脑胶质瘤细胞系SHG44建立荷瘤裸鼠动物模型。治疗组隔天给予pSV2IFN-β基因脂质体瘤内注射,对照组瘤内注射同体积的PBS或空载体,观察和比较各组裸鼠肿瘤的体积、重量和肿瘤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在肿瘤细胞种植28d时,裸鼠肿瘤体积:空白对照组(1742.3±354.3)mm3,空载体组(1632.4±358.6)mm3,治疗组(482.6±45.3)mm3;肿瘤重量:空白对照组(6.1±0.6)g,空载体组(6.0±0.5)g,治疗组(2.2±0.5)g;肿瘤MVD:空白对照组51.2±6.4,空载体组49.3±7.0,治疗组26.1±4.3。治疗组裸鼠肿瘤体积、重量和MVD显著小于空白对照组和空载体组(P=0.000),肿瘤的抑制率达72.3%。结论人IFN-β基因脂质体pSV2IFN-β对胶质瘤裸鼠移植模型的肿瘤生长及血管生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9.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下称放疗)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放疗手段,根据肿瘤的立体形状将放射线聚焦在肿瘤靶区内,而使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免受或少受不必要的照射,因此具有定位准确、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恢复快等优点。我们对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的156例食管癌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结果显示,健康教育对放疗的顺利进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将我们在这方面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0.
人IFN-β基因脂质体转染胶质瘤细胞及对其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观察β-干扰素(IFN-β)基因脂质体pSV2IFN-β转染人胶质瘤细胞系SHG44及其对SHG44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ASA)及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脂质体pSV2IFN-β转染后,SHG44细胞IFN-β的表达情况;应用四唑盐比色试验(MTT)检测脂质体pSV2IFN-β转染后转染组与对照组SHG44细胞增殖的差异.结果 IFN-β基因脂质体pSV2IFN-β转染SHG44胶质瘤细胞系后4 d和6 d,对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16.7%和32.7%.ELASA及流式细胞仪蛋白检测均表明转染后胶质瘤细胞具有显著的IFN-β表达(P<0.01),其中在转染后72 h和96 h,IFN-β表达量分别为(35.4±2.7)U/ml和(40.3±3.2)U/ml.免疫组织细胞化学实验也表明转染后的细胞有明显的IFN-β的表达.结论 IFN-β基因脂质体pSV2IFN-β可转染SHG44胶质瘤细胞系,并对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