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3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171篇
内科学   103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301篇
预防医学   116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49篇
  4篇
中国医学   117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分析手术室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特征,为预防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来源于医院院感中心质管部的2015—2019年手术室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发生血源性暴露的手术室医护人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5—2019年北京市某医院共报告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医护人员126例,各年依次为32、28、29、23、14例,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手术室医护人员例数逐年减少。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手术室医护人员以女性为主,占66.67%。年龄20~53岁,以20~39岁为主,占57.94%。以医师为主,占70.63%。大专学历的医护人员所占比例最大,为43.65%,只有32.54%的医护人员有参加过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培训,病原体以乙肝病毒为主,占53.97%,其次为丙肝病毒,占31.75%,苍白密螺旋体占5.56%。暴露发生环节以术中缝合、传递手术器械以及协助操作为主,共占总暴露病例的71.43%。结论北京市某医院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情况逐年减少,但仍有发生,院感防控任务仍较重,标准预防需要加强,需健全手术室安全教育培训,增强预防职业暴露能力,以降低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  相似文献   
12.
1996年以来,用高频电灼治疗鼻深部严重鼻出血44例,男40例,女4例。最小22岁,最大78岁。出血部位:下鼻道中1/3或后1/3下甲附着处21例,下鼻甲前端下鼻道内缘1例,下鼻道后端下甲附着处3例,中隔后上出血7例;鼻前顶部1例,中隔前上出血3例,中鼻道后部出血8例。其中,曾行前鼻  相似文献   
13.
脂肪肝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典籍中虽没有脂肪肝病名,但根据其发病特点和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认为本病可属于中医的“积证”、“积聚”、“胁痛”、“痰浊”、“肥气”、“臌胀”、“肝癖”等范畴。多数中医学者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是饮食不节,嗜食肥甘或饮酒无度,在内则责于脾失健运,肝失疏泄,湿热蕴积脾胃,痰浊(湿)内  相似文献   
14.
王菲 《中国医刊》2006,41(6):46-46
患儿,男,1岁1个月.因“反复咳喘半年,再发2天”入院,患儿入院前半年(生后6个月余),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咳嗽、气促,反复发作,平均1次/月.先后因“呼吸道感染”在外院住院5次,均经抗炎、对症治疗好转出院.入院前2天,患儿再次出现咳嗽,伴痰鸣、轻喘.入院前半天,患儿出现发热,体温38.5℃,就诊于本院,拍胸片示“右肺气肿”,以“肺气肿”收入院.患儿病后,精神反应可,无青紫,水肿表现,进食减少,大小便正常.否认异物吸入史及结核病接触史.出生史无异常,家族史无特殊.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维拉帕米在血管钙化时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钙化组、维拉帕米组和对照组。5周后测定主动脉ALP、OC、ET水平及钙含量,Von Kossa染色行组织学观察。结果钙化组主动脉ALP、OC、ET水平及钙含量明显增高(P<0.01),主动脉组织中膜弹力纤维间可见大量钙沉积;经维拉帕米治疗后上述指标显著降低(P<0.05),钙沉积减少。结论维拉帕米可能通过抑制内皮素的生成减轻血管钙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蔡晓庆  张汉平  王菲 《心脏杂志》2014,26(1):121-122
<正>心房颤动(房颤)是当前临床发病率最高的心律失常,其中绝大多数为60岁以上老年人[1],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和影响生活质量。导管消融作为当前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一线手段,具有微创治疗、定向消融、风险较小等特点,较之传统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优势明显。但鉴于老年人心房电重构和解剖学重构更为严重,加之并发症多,出血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危重症孕产妇临床抢救护理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抢救的40例急危重症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抢救护理过程及效果,总结抢救护理有效措施。结果:急危重症孕产妇主要症状有产科出血、子宫破裂、妊娠期高血压、羊水栓塞等,其中产科出血发生率42.5%,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27.5%。此外,40例孕产妇抢救成功39例,成功率97.5%,抢救无效死亡1例,死亡率2.5%。结论:危急重症孕产妇出诊要迅速,并根据不同症状采取针对性的抢救方案,全面提高医护人员专业素养,从而提高急危重症孕产妇临床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MIG)对慢性肝病患者实验室指标改善的价值。方法 66例应用MIG注射液(150mg/日)和129例应用非甘草酸类(非-MIG)如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注射液(80mg/日)单独或合并应用其他保肝药物治疗,观察治疗1周和2周时患者血常规、血电解质和血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与非-MIG治疗组比,MIG治疗1周时能升高白细胞(P=0.01),ALT、AST、ALP和GGT降低非常明显(P<0.01)。MIG开始治疗时患者ALT、AST、ALP和GGT水平分别是非-MIG治疗组患者的5倍(P<0.01)、2.94倍(P<0.01)、2.41倍(P<0.01)和1.63倍(P<0.01),治疗2周后MIG治疗组这些指标分别下降到非-MIG治疗组的1.53倍(P=0.03)、1.04倍(P=0.79)、1.29倍(P=0.26)和1.1倍(P=0.33);治疗2周后,MIG组和非-MIG治疗组患者TP、ALB、Hb均有所下降,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IG对慢性肝损伤的治疗安全有效,血清酶学恢复迅速,未见明显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护士进修杂志》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护理科技期刊,由全国护理界精英担任编委,根据高等院校护理系教学大纲组编稿件,以指导临床实践、进修提高、知识更新、新颖实用为宗旨,主要以各级护理人员及护理院校师生为读者对象。创刊以来,曾多次被评为国家及省优秀科技期刊,并连续被国家权威机构确定为我国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领域的中文核心期刊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期刊;国家新闻出版署"双效期刊";被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妇幼保健中母乳喂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接收的所有孕妇中随机选取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又给予了母乳喂养护理,然后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予以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妇幼保健中实施母乳喂养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母乳喂养情况,提高母婴的安全,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