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5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98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61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298篇
内科学   139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09篇
外科学   129篇
综合类   514篇
预防医学   184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309篇
  5篇
中国医学   225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监测利多卡因在吸脂术脂肪渗出液和脂肪中的浓度,以保证吸脂麻醉术中利多卡因的用量达到安全、无毒副作用。方法:运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对34例吸脂者脂肪渗出液和脂肪中的利多卡因浓度进行测定。结果:34例吸脂者利多卡因给药量为6~27mg·kg^-1,脂肪和脂肪渗出液中的利多卡因含量分别为(5.41±2.78)和(4.60±1.71)μg·ml^-1,术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荧光偏振免疫法简单、灵敏,可用于吸脂术中利多卡因浓度的监测。  相似文献   
92.
中西医结合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德平  王荣 《江西中医药》2007,38(10):47-47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目前已成为肝胆胰疾病有效的诊治方法,随着ERCP的广泛开展,其并发的急性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由于其给患者增加痛苦,增加住院天数及费用,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其发生,成为医学界一个重要的临床研究内容.已有研究表明[1],短时间应用加贝酯或生长抑素不能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那么通过中西医结的方法是否能有效地预防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目前国内外报导尚少,本究研将在这方面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93.
针灸股外侧皮神经炎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外侧皮神经炎又称感觉异常性股痛综合症,其主要症状是大腿前外侧下方2/3部位出现感觉异常,如针刺感,麻木感,蚁行感或疼痛,久坐或久立后加重,患者以肥胖中年男性较多见.也可见于妊娠女性,本病属中医"痹症"范畴.检查可发现大腿前外侧有感觉迟钝或缺失的区域.近10年来资料显示,针灸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疗效显著,以针刺为多,也有用灸法、火罐、梅花针、穴位注射等.多以几种方法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94.
王荣  张青华  宋立  孙亚辉 《职业与健康》2008,24(23):2573-2574
目的为了进一步掌握西安市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特征,从而提高AFP病例的监测工作质量。方法根据AFP病例个案调查表和随访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西安市2007年共报告AFP病例22例,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2.02/10万。病例分布在全市10个区(县)占76.92%,AFP病例中男女比例为1.75:1,其中1—4岁儿童占发病总数22.73%,未全程免疫占病例总数13.64%,60d后随访残麻率为40.91%,全程免疫残麻率31.58%,未全程免疫残麻率为100.00%,AFP病例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0.9%,实验室分离出1例肠道病毒株,未发现有脊灰野病毒病例。结论在进一步提高AFP病例报告的特异性的同时,需对薄弱地区的工作加大力度,消除免疫空白,以确保全市无脊灰病例发生。  相似文献   
95.
庞英  王荣  牛建华 《中国医药》2008,3(2):114-114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占58%,而RSV感染与婴幼儿反复喘息及儿童哮喘的发病密切相关,其中25%~75%可发展为哮喘。近年来,使用抗病毒药物、支气管扩张剂及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取得良好疗效,但资料显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后长时期内可反复发生喘息并可能发展为哮喘。对此我们于2003年10月至2004年12月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并进行随访观察,以了解其对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对病后反复喘息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6.
患儿 男,主因生后发现左腰背部巨大肿物,呻吟、面色发绀2h于2005年12月18日入本院儿科;孕1产0,孕37^+3周;因前置胎盘曾保胎10周,超声示羊水明显减少、胎儿横位而行剖宫产,Apgar评分1min为5分,5min,10min均为10分。生后发现,左侧腹部、腰背部巨大肿物。入院查体:T36C,P120次/min,R68次/min,Bp75mmHg/40mmHg,呻吟、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肠间质细胞(ICC)、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GFR)及一氧化氮合酶(NOS)与先天性巨结肠(HD)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c-kit及NGFR免疫组化法和NADPH黄递酶组化法观察10例HD患者病变结肠及8例对照组结肠ICC,NGFR及NOS的分布.结果:ICC密布于对照组结肠环肌浅表层及肌间神经丛周围并相互交织成网状结构,肠壁内含丰富的NGFR及NOS阳性神经节细胞和神经纤维.HD病变肠壁内ICC数量减少、网状结构破坏,缺乏NGFR及NOS阳性神经节细胞和神经纤维.结论:ICC,NGFR及NOS的异常分布可能与HD无神经节细胞结肠的舒张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98.
目的:总结脾脏肿瘤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5年本院收集的22例脾脏肿瘤临床病例资料. 结果:22例中良性肿瘤8例,恶性肿瘤14例,其中15例行手术切除,无手术死亡.良性肿瘤预后良好,恶性肿瘤预后较差.结论 : 良、恶性脾脏肿瘤鉴别可根据CT、血管造影、病理活检.根治手术和综合治疗是改善脾脏恶性肿瘤预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关爱性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与血清唾液酸(SA)含量的关系.方法选择11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病人均采用万拉法辛系统治疗,同时治疗组病人在口服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关爱性心理护理措施,对照组病人进行一般性护理.疗程8周.两组病人于治疗前及后第2、4、8周末采取静脉血进行血清SA含量测定,并与 30名健康人进行对照,用HAMD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抑郁症患者治疗前血清SA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经过系统的护理及药物治疗,两组病人血清S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治疗组病人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与HAMD量表总分的降低值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抑郁症患者在发病期间血清SA含量明显增高,随关爱性心理护理及药物的治疗,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同时血清SA含量也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00.
周围性面瘫,即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古称“口僻”,以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发病迅速,伴有面部呆滞,患侧额纹消失,眼睑不能完全闭合,鼻唇沟变浅等。多由卫气不固,脉络空虚,风邪乘虚侵袭面部络脉,久则瘀滞经脉,导致经络阻滞,气血痹阻,筋脉失养,筋肉弛缓不收而发病。针灸治疗面瘫,疗效肯定,已得到国际上的广泛认同。田霞主任从事针灸临床近30a,博闻勤勉,爱患如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在近10a中开展了面瘫专科治疗,每日接诊面瘫患者达三四十人次,对针灸治疗面瘫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