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5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98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61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298篇
内科学   139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09篇
外科学   129篇
综合类   514篇
预防医学   184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309篇
  5篇
中国医学   225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61.
目的 考察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金钱态度、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主观幸福感、金钱态度和心理健康量表对山西高校186名教职工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①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平均水平1.55,处于良好状态;②各人口统计学变量间心理健康状况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③教师金钱态度(r=0.305,P<0.01)及其权利-名望(r=0.285,P<0.01)、焦虑(r=0.270,P<0.01)、不信任因子(r=0.257,P<0.01)与心理健康均呈显著正相关;④总体幸福感(r=-0.294,P<0.01)、正性情绪(r=-0.240,P<0.01)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负性情绪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r=0.536,P<0.01).结论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教师心理健康影响不是很明显.金钱态度、主观幸福感显著影响教师心理健康,其对金钱越持有权利名望、不信任态度,或者越是焦虑,健康状况越差;教师主观幸福感指数越高,健康状况越好.  相似文献   
62.
总结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救治期间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共收治18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共有88例存在或发生皮肤损伤,损伤原因为患儿四肢末梢循环差、尿糖刺激、未及时更换尿不湿、皮肤干燥脆弱、病情危重等.护理重点为做好压力性损伤、会阴部皮肤发红或感染、医源性皮肤损伤、口唇干燥伴皲裂的预防和护理.患儿入院后做好相关预防及护理措施,通过对症治疗和护理,在出院前均好转,平均住院时间(7.5±3.2)d.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TQ)在甲状腺实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VTQ技术测量经病理证实的101例患者共129个甲状腺实性结节及周边甲状腺组织剪切波速度(SWV),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绘制SWV诊断甲状腺实性恶性结节的ROC曲线,获得结节SWV诊断恶性结节的最佳截点。结果 甲状腺实性恶性结节的SWV[(3.15±1.91)m/s]大于良性结节[(2.06±0.54)m/s,P<0.01]。以SWV=2.43 m/s为截点诊断甲状腺实性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7.80%(40/59)、91.43%(64/70)。甲状腺恶性结节与周边甲状腺组织SWV比值(1.56±0.86)大于良性结节与周边甲状腺组织SWV比值(1.00±0.29,P<0.01)。结论 VTQ技术可量化甲状腺结节硬度,对鉴别诊断甲状腺实性结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4.
<正>李遇春教授是全国第三批及第四批名老中医继承指导老师之一,从事临床及教学五十余年,学验颇丰,其中医理论功底深厚,学术造诣精湛,医德高尚,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李老师擅用古方,结合临证经验和具体案例,随证化裁,用药独到,疗效显著。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合剂局方》,方由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甘草、煨姜和薄荷共8味药组成。现将李老师运用逍遥散加减治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症(LA)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90例符合 MRI 诊断标准的 LA 患者(LA组)和9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老年人(NC 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询问病史调查血管危险因素,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定睡眠障碍情况,依据头颅 MRI 表现将 LA 组分为4个等级。结果 LA 组高血压和糖尿病发生率显著高于 NC 组(P <0.05),LA 组 PSQI 评分显著高于NC 组(P <0.01)。LA 组随着 LA 分级升高,PSQI 评分依次增高(P <0.05)。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等与 LA 患者睡眠障碍有关。结论LA 患者存在睡眠障碍,与 LA 病变程度、认知损害、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6.
67.
目的分析绝经前乳腺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后闭经的相关影响因素,了解新辅助化疗相关的闭经(NCRA)与新辅助化疗后肿瘤降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随访观察我院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224例绝经前乳腺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后月经状态的改变及新辅助化疗后彩超下乳房肿瘤的变化情况,分析新辅助化疗时患者年龄、化疗方案、肿瘤病理组织学特征(ER/PR和Her-2)、术后服用他莫昔芬(tamoxifen,TAM)与NCRA及其随后月经恢复的关系,以及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的变化与NCRA的关系。结果 224例患者中有166例(74.11%)患者出现NCRA,其中有15例停经但雌激素水平增高而行卵巢切除或接受戈舍瑞林治疗,余151例NCRA患者中有40例(26.49%)出现月经恢复。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CRA的发生及随后的月经恢复均与患者的年龄有关(P〈0.001,P=0.001);不同化疗方案对NCRA的发生无明显影响(P〉0.05),但是对NCRA后月经恢复有重要影响(P〈0.001);肿瘤的ER/PR和Her-2表达和是否服用TAM对NCRA发生及其随后的月经恢复均无明显影响(P〉0.05)。发生NCRA时的化疗周期数随患者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与NCRA后月经的恢复无关(P〉0.05)。NCRA的发生与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的降期无关(P〉0.05)。结论大多数绝经前乳腺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后会出现闭经,年龄越大的患者越容易发生NCRA,而且发生NCRA时接受化疗的周期数更少;年龄和化疗方案都会影响NCRA后月经的恢复;NCRA的发生未影响新辅助化疗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68.
缺氧诱导因子作为缺氧反应的主要调节因子,调控组织细胞产生一系列对缺氧的代偿反应,在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对于各大器官相关疾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及药物,心血管疾病、肝病及肾病仍然是全球性的健康难题。缺氧诱导因子通路的激活在不同类型的疾病中都发挥调控作用。因此,缺氧诱导因子及其相关途径有望成为治疗各种器官损伤的新型治疗选择。本研究主要总结缺氧及缺氧诱导因子在不同器官系统相关的急、慢性疾病中的作用及功能,旨在为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9.
目的 观察综合性护理在白血病化疗中的作用,探讨降低并发症的有效护理措施,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6年1月入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的98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化学治疗,试验组为综合性护理组,对照组为临床常规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SAS评分、生活质量改善、护理满意度以及感染、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 化疗后SAS评分,对照组(68.47±9.89)分,试验组为(56.11±11.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化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为(71.56±6.41)分,试验组为(80.89±5.98)分,对照组化疗后护理满意度为(6.51±2.31)分,试验组为(8.65±2.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试验组患者化疗后感染和出血发生情况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白血病化疗后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对白血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0.
目的:分析2005—2020年南京市肺结核流行水平及变化趋势,为结核病防控策略的制定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202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登记的南京市肺结核病例数据信息,采用 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南京市活动性肺结核流行变化趋势,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2005—2020年南京市共报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51 624例,报告发病率由71.86/10万降至26.08/10万,年均下降6.47%(AAPC=-6.47,95%CI:-9.84 ~-2.97,P < 0.001)。涂阳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和所占比例总体均呈下降趋势,年均降幅分别为 8.72%(AAPC=-8.72,95%CI:-14.71~-2.32,P=0.008)和 3.37%(AAPC=-3.37,95%CI:-4.60~-2.12,P < 0.001)。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总体变化无统计学意义(AAPC=-6.37, 95%CI:-15.21~3.41,P=0.194),占比则以 2016 年为转折点先降后升。男性和女性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 (AAPC=-6.80,95%CI:-10.13~-3.35,P < 0.001;AAPC=-6.88,95%CI:-8.54~-5.18,P < 0.001),下降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968),但女性占比呈上升趋势(AAPC=0.99,95%CI:0.31~1.67,P=0.008),而男性占比则逐年下降(AAPC=-0.42,95% CI:-0.73~-0.10,P=0.013)。≥30岁各年龄组报告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而0~<15和15~<30岁年龄组报告发病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且15~<30岁年龄组患者占比总体呈上升趋势(AAPC=1.66,95%CI:0.28~3.07,P= 0.019),其余各年龄组患者占比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心城区和非中心城区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总体均呈下降趋势(AAPC=-8.42,95%CI:-15.60~-0.62,P= 0.035;AAPC=-5.37,95%CI:-9.13~-1.46,P < 0.008),下降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8)。中心城区患者占比自2009年之后呈下降趋势(P < 0.001),而非中心城区则呈上升趋势(P < 0.001)。结论:2005—2020年南京市肺结核防控取得显著成效,总体报告发病率下降明显,病原学阳性比例逐年升高,15~<30岁年龄组人群是今后防控工作需重点关注的人群,女性和非中心城区患者占比有上升趋势,应给予一定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