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4399篇 |
免费 | 6841篇 |
国内免费 | 411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57篇 |
儿科学 | 1077篇 |
妇产科学 | 764篇 |
基础医学 | 5816篇 |
口腔科学 | 1646篇 |
临床医学 | 17873篇 |
内科学 | 10838篇 |
皮肤病学 | 1689篇 |
神经病学 | 2938篇 |
特种医学 | 520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67篇 |
外科学 | 9270篇 |
综合类 | 37743篇 |
预防医学 | 14301篇 |
眼科学 | 1333篇 |
药学 | 14314篇 |
211篇 | |
中国医学 | 15766篇 |
肿瘤学 | 34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05篇 |
2023年 | 2734篇 |
2022年 | 2991篇 |
2021年 | 3635篇 |
2020年 | 3300篇 |
2019年 | 2598篇 |
2018年 | 2632篇 |
2017年 | 1634篇 |
2016年 | 2153篇 |
2015年 | 2204篇 |
2014年 | 6536篇 |
2013年 | 4860篇 |
2012年 | 5462篇 |
2011年 | 6084篇 |
2010年 | 5594篇 |
2009年 | 5706篇 |
2008年 | 5566篇 |
2007年 | 5963篇 |
2006年 | 5987篇 |
2005年 | 6149篇 |
2004年 | 5355篇 |
2003年 | 4902篇 |
2002年 | 4199篇 |
2001年 | 4058篇 |
2000年 | 4466篇 |
1999年 | 4312篇 |
1998年 | 3890篇 |
1997年 | 4033篇 |
1996年 | 4076篇 |
1995年 | 3546篇 |
1994年 | 3208篇 |
1993年 | 2392篇 |
1992年 | 2328篇 |
1991年 | 2022篇 |
1990年 | 1665篇 |
1989年 | 1533篇 |
1988年 | 902篇 |
1987年 | 754篇 |
1986年 | 684篇 |
1985年 | 627篇 |
1984年 | 548篇 |
1983年 | 447篇 |
1982年 | 456篇 |
1981年 | 357篇 |
1980年 | 246篇 |
1979年 | 180篇 |
1978年 | 120篇 |
1977年 | 65篇 |
1965年 | 73篇 |
1964年 | 6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建立了胃蛋白酶原Ⅰ、Ⅱ(PGⅠ、PGⅠ)的酶免疫分析(EIA)方法。将抗PGⅠ单抗PGA4或抗PGⅡ单抗PGC8包被在板条微孔内,制成固相抗体,用过碘酸钠方法将抗PGⅠ单抗PGA7或抗PGⅡ单抗PGC10与辣根过氧化物酶相联结,成为标记抗体,二者与不同量的PGⅠ、Ⅱ标准品在磷酸缓冲液中保温反应后,根据测量数据画出标准曲线。对于PGⅠ、PGⅡBmax/B0分别为72.0和61.5,非特异结合分别小于1.3%和小于1.6%,灵敏度均为0.5ng/mL,批内CV分别为5.5%和6.8%,批间CV分别为12.0%和13.5%,回收率分别为98.5%和97.9%。测定40例胃癌组及40名正常组血清PGⅠ和PGⅡ,结果显示,胃癌血清PGⅠ低于正常组(P<0.001),PGⅡ高于正常组(P<0.01),PGⅠ/PGⅡ比值低于正常组(P<0.001)。新建PGⅠ、ⅡEIA与现行PGⅠ、ⅡIRMA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2.
背景 儿童期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复发率高,多重耐药,且传统化疗方案不良反应较大.近年来随着表观遗传学研究的发展,西达本胺成为研究热点.国内外有少量文献报道应用CDCAG方案(西达本胺、地西他滨、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及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成人AML收获了较好的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目前尚无该方案在儿童中大规模应用的报道.目的 探讨以西达本胺联合地西他滨为主,并阿糖胞苷和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CDCG)的诱导缓解方案对伴感染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3例CDCG方案治疗的伴感染AML患儿.病例1:女,10岁,2020年10月23日入院,以颈部淋巴结肿大起病,应用1个疗程DAE方案化疗后出现肺部感染,随后接受2个疗程CDCG方案化疗.病例2:女,12岁,2020年10月21日入院,以反复发热伴咳嗽起病,入院时即存在肺部感染,第1疗程应用DAE方案化疗后肺部感染加重,并出现腹部感染,第2疗程更换为CDCG方案化疗.病例3:女,12岁,2021年2月18日入院,以鼻窦炎、左侧乳突炎起病,接受1个疗程CDCG方案化疗.结果 3例患儿因合并感染,应用1~3个疗程CDCG方案后复查骨髓形态学或分子生物学均完全缓解(CR),3/4级不良事件为感染及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无其他不良事件.结论 应用西达本胺联合地西他滨为主的诱导化疗方案治疗儿童AML可达到CR,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其他方案低,文献检索共搜集到2篇文献共108例应用CDCAG方案的患者,其中儿童患者占4.6%,所有病例应用CDCAG方案1~2个疗程后,48.15%获得了CR/CRi.推测该方案可成为治疗伴感染儿童AML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3.
84.
目前,我国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患者大多选择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与欧美地区以手术为主的适应证选择存在较大差异。在我国大多数医疗中心,接受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病例数明显高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虽然,近年来日本和韩国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病例数增长迅速,但仍远低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在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在小脑出血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小脑出血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脑室内颅内压监测,根据ICP值调节脱水剂的用量。结果全组死亡5例,其中3例为有严重合并症的老年患者,1例为脑干功能衰竭,1例为再出血,家属放弃治疗。颅内压监测5~14d,平均7.8d,无探头植入引起的颅内大出血,2例发生颅内感染,对症治疗后好转。经过3个月~1年的随访,平均8个月,根据GOS评分:良好7例,中残3例,重残1例。结论小脑出血患者手术后应用持续颅内压监测,可指导降颅压药物的实施,能及早、安全拔除脑室引流,对减少颅内感染的发生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研究静脉rt-PA溶栓治疗对以TIA为临床表现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2013年于天津环湖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以TIA为临床表现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4例经静脉rt-PA溶栓治疗作为试验组,并选择2010年前于我院住院未行溶栓治疗的以TIA为临床表现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溶栓治疗对以TIA为临床表现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影响。结果发病7 d时试验组13例(38.24%)DWI转为阴性,未进展为脑梗死,20例(58.82%)为不可逆性脑梗死,其中4例仍有TIA发作,而对照组5例(15.63%)DWI转为阴性,未进展为脑梗死,27例(84.38%)为不可逆性脑梗死,5例仍有TIA发作。同时将两组患者发病时及发病24 h、7 d、14 d的NIHSS评分进行比较,试验组NIHSS由发病时13.35±1.63分,下降至14 d时2.83±1.12分,对照NIHSS组由发病时13.16±2.07分,下降至14 d时5.36±1.89分。两组梗死体积也有明显差异,试验组梗死体积5.46±1.63 ml,对照组梗死体积9.38±2.16 ml。结论以TIA为临床表现的急性脑梗死应积极考虑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88.
<正>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具有复杂的几何形态结构,无论是手术夹闭还是血管内栓塞治疗难度均较大。我科采用单纯弹簧圈经前交通动脉栓塞治疗对侧复杂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1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女,73岁,因"反复头晕3年余,加重10 d"于2013年6月3日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晕,行走不稳,转头和坐起时症状加重,平躺时缓解,伴恶心、呕吐、耳鸣,无视物不清、听力下降、意识丧失、肢体无力,曾在当地医 相似文献
89.
间充质干细胞的应用是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新技术。骨髓、脐血、脂肪源性的间充质干细胞先后被用于治疗癫癎的实验。在癫癎治疗中,间充质干细胞主要通过旁分泌细胞因子、神经递质和神经营养因子调节癫癎病灶的生化环境和受体功能,也可作为基因工程载体发挥治疗作用。本综述总结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癫癎的实验方法、移植途径和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90.
<正>1病例患者男,67岁。因失眠、烦躁、情绪低落与兴奋话多交替发作1年余,加重1个月第2次住我院治疗。患者于2011年7月因人际关系处理不当,逐渐起病,表现内疚、自责、失眠,晚上入睡困难、早醒,醒后不能继续入睡。情绪低落,对任何事情均不感兴趣,认为活着没有意思。烦躁,有时坐立不安,出虚汗,浑身无力,曾因无力导致摔伤牙齿。急躁时感觉嗓子发哑、耳鸣,饮食差,至发病以来体质量下降近5 kg,怕冷。 相似文献